第96章建议老朱把驸马剥皮实草
自从沈辰在御膳房一展厨艺,
不仅征服了御膳房上下所有厨师的味蕾,
更让朱元璋对他刮目相看。
沈辰的聪慧与见识,
在一次次与朱元璋的闲聊中逐渐显露,
使得这位大明帝国的皇帝愈发觉得沈辰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每当朝政之余,朱元璋便爱往后厨这边来,寻沈辰聊天解闷。
沈辰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对时局提出见解,让朱元璋耳目一新。
在沈辰的陪伴下,那些繁琐的国事似乎也变得不那么沉重了。
两人一边品尝着沈辰亲手烹制的佳肴,一边畅谈天下大事,这成了朱元璋每日最期待的时光。
一日,
几杯酒下肚,朱元璋的脸色微醺,他的话题不经意间转到了自己的女婿身上。
原来,朱元璋的女婿近来涉嫌贩卖军马,贪腐成风,此事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朱元璋虽贵为天子,但在处理此事时却颇感棘手。
一来,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恐引起皇室内部动荡;
二来,他也担心自己女孩和马皇后还有众皇子的感受。
因此,此事一拖再拖,朱元璋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沈辰见状,心中暗自盘算。
他知道,这正是自己让大明乱起来的最佳时机之一。
于是,他故作轻松地端起酒杯,向朱元璋敬道:
“皇上,人生如酒,有苦有甜,品酒如同品人生。今日,臣斗胆,愿与皇上共饮此杯,共解心中之忧。”
朱元璋闻言,哈哈一笑,举杯与沈辰对饮。
酒过三巡,沈辰见时机成熟,便缓缓开口:
“皇上,自古贤明的君王,对待违法的臣子与百姓,皆一视同仁。更有皇亲国戚犯法,罪加一等之说。今日皇上所忧之事,正应以此为鉴。”
朱元璋听后,眼神一亮,显然被沈辰的话触动了心弦。
他沉吟片刻,道:“沈辰,你所言极是。但此事关乎皇室颜面,处理起来需谨慎啊。”
沈辰微微一笑,继续道:
“皇上所言极是,但臣以为,正因如此,更应严惩不贷,以儆效尤。皇上不妨想想,若此事处置得当,不仅能彰显皇恩浩荡,更能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岂不是一举两得?”
朱元璋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沈辰见状,知道火候已到,便再次举杯,道:
“皇上,臣有一计,或可解皇上之忧。”
朱元璋闻言,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哦?快说来听听。”
沈辰故作神秘地凑近朱元璋,低声道:
“皇上,若驸马之罪确凿,死罪自是难免。但皇上何不让他死得其所,为大明尽最后一份力呢?”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皱,不解其意。
沈辰见状,解释道:
“皇上,臣建议,可将驸马剥皮实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朝堂之外,以示警戒。这样一来,既能彰显皇威,又能震慑那些贪污腐化之徒,岂不是一举两得?”
朱元璋听后,先是一愣,随即拍案而起,苦笑道:
“好!好!沈辰,你厨艺不错,这人更狠!”
说完朱元璋随即离开。
朱元璋离开后厨,心中波澜起伏。
他回到书房,独自坐在书桌前,反复思考着沈辰的话。
驸马贩卖军马,贪腐之事确实严重,若不严惩,难以服众。
但另一方面,马皇后和皇子们的压力也让他犹豫不决。
夜深人静,朱元璋在烛光下翻阅着古籍,试图从中找到处理此事的依据所在。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史记》中的一段话上: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看到这里朱元璋一咬牙。
次日清晨,
朱元璋召见了几位心腹大臣,将沈辰的建议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