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最难借的东风——运气(4)
第37章最难借的东风——运气(4)
第二个层次是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的自我暗示。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通过口头语言,还可以通过形体动作和表情这种语言进行。如果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挥拳头,这个动作表明恫吓和威胁。例如,领导皱眉,表明对下属的怀疑和不满;舞者在表演时,观众不断地欢呼与鼓掌,这是表示喜欢和赞扬,通过这些外界因素,会使人信心倍增……此种肢体语言的暗示比比皆是。
经研究发现,人们通过环臂抱着双肩、双手放在兜里、蜷缩……这些肢体动作得到一些安全感。这些动作,也正是一种防御性的自我暗示。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最需要学会的一种身体语言就是微笑,微笑是一个良好的暗示,微笑的表情给人带来好的心情和好的运气,微笑是“良药”,微笑是健康的“通行证”,微笑是世界上最廉价的“滋补品”。哪怕摆一个微笑的姿势,心中压力也会得到舒缓。
第三个层次是环境语言的自我暗示。
著名的霍桑实验表明,生产效率的高低除受一定外部因素的影响之外,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士气的高低。人们经常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即用某种语言和行为来刺激人的心态,从而达到调节士气的目的,用以纠正自己的行为。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把握好一个人生航向,选择正确的环境,为自己制造获得正面自我暗示的大环境亦是十分必要的。
自我暗示具有神奇的力量,那么我们该如何操控它,获得这种超能力,进而驾驭人生呢?
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拥有巨大潜能的能量柱。而在竞争激烈的年代里,低调成了一种宣扬的风度,人们常常把自己看得很低,甚至妄自菲薄,并主观地为自己下定论: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事实并非如此,是人们自己把自己低估了。每个人都有强大的、尚待被开发的潜能。一旦遇到适当的激励,这些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而引燃潜能的介质正是对自我的心理暗示。
美国一名心理学家曾系统地研究了一些历史名人的成功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水平地承认自己,相信自己具有超常的创造力,是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而那些所谓超常的创造力,是一般人都应该具有的。
一般水平下,人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所发挥的潜力,只占到全部潜力的3%-10%。那么,当人们学会并掌控了自我暗示这种力量,就能使埋藏在心底的潜能重见天日,照亮前程,成为一个永不落败的“富翁”。
墨菲定律:越怕出错,越会出错
【人们总是习惯为还没发生的事情,在思想的疆域先行设定了悲剧的趋势或结局。】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不带伞时,偏偏下雨;带了伞时,偏不下雨!在门外,电话铃音一直响个不停,进了门,就不响了!等了半天的公交,挤得满满的,刚坐上出租车,发现后面紧跟着一辆空车。
随之心生感慨:人生,何其无奈!
《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好的不灵坏的灵!”这是一条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普遍真理。对于这样的事,人们无可奈何,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是常有。许多人便根据自己的经验验证了这条邪乎的定理。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最早是由一个叫爱德华·墨菲的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提出来的,他搜集了战斗中许多琐碎的经验,诸如:“如果你让敌人太难攻进来,那么你也将很难逃出去”之类。
其实,不仅仅是在战斗中,人们在生活中也一次次验证墨菲定律。谣言往往在可能造成最大伤害的地方流传得最快,想要守住的秘密偏偏最不巧的被你最防范的人知晓,重大事情越是到了最关键时期,越是容易出错!有时候,会让人忍不住,大喊:“why?”
每一次事件的发生答案各有不同,可一件这样糟糕的事情就构成了这条不讲道理的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告诉人们,千万不要随便认为什么事情无关紧要。明明天气预报说可能有雨,可是早上出门时看到阳光灿烂就不带雨具,结果等到被淋成“落汤鸡”时才后悔莫及。
做生意时一心只想到生意成功后利润多么丰厚,却没有预料到万一出了岔子自己就会血本无归。如果你犯过这些错误,你就是遭到了墨菲定律的报复了!
“为什么总是这样倒霉?”这是许多人抓狂的质问声,从自己或者周围人的口中经常能听到。
墨菲定律清晰地指出,倒霉时永远不要如此恼怒反复地问为什么,一件事如果可能被弄错,那就一定会弄错,坏事如果认为可能发生,它就一定会发生,并且会最大限度地造成破坏。所以,为了事情不至于如此糟糕,请控制情绪。错误既已发生,防止糟糕扩大化,是唯一能掌控的。亡羊补牢,是识时务者的明举。
墨菲定律,虽然是不经意间说出的玩笑,其实蕴涵着很深的道理,因为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不信这个邪!”他们把墨菲定律中的现象每条信息逐一进行分析,并动用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概率论等来检验分析。从一件事的源头开始层层分析,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在形成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这种糟糕的自我心理暗示,随之,身体机能会产生强烈反应,心跳加速,精神分散,手心出汗,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才会摔跤、才会做错事情、才会说错心中强调了数次禁忌说出口的话。
这样逐一解释,大多还算说得通,但当生活中的倒霉事件如此众多而频繁地出现时,人们又不得不承认墨菲定律和我们的生活太亲密,像是一种精神器官,亲密到我们无法忽视其存在。墨菲定律直指人们的尴尬,点出的也正是人们共同的弱点。甚至有人怀疑,墨菲定律是上帝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