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约见神秘的“潜意识”(1)
第11章约见神秘的“潜意识”(1)
恐惧是人们最大的敌人,它能够导致失败、疾病,甚至使原本脆弱的人际关系恶化。人们害怕的事情很多,有的人害怕过去,害怕未来,害怕衰老,害怕死亡。然而,恐惧只是人们心里的一个想法,令我们每个人感到害怕的只是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害怕的东西,其实只是自己心里许多可怕阴影的集合,而阴影本身并不存在。
明白了这个道理,消除心中的恐惧绝非难事,去做你害怕做的事,那么,可以肯定,你的恐惧感会消失。如果你十分坚信地对自己说:“我要掌控这种恐惧感!”那么,你就能做到。
突破局限:恐惧对生命力的削弱
【停止“我不行”“我害怕”等自我否定,勇敢地大声喊出“我能行”“我一定行”“我肯定行”,用潜意识的神奇力量把它排除于你的思想,此时,你会发现恐惧只是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不足为惧。】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用“害怕”这个显得颇为口语话的词语来代替恐惧。恐惧的根源来自犹豫和怀疑,犹豫是恐惧的雏形,当犹豫发展成为怀疑的时候,两者一拍即合,就形成了恐惧。最基本的恐惧有六种——对贫穷的恐惧、对病痛的恐惧、对年老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批评的恐惧和对失去美好东西的恐惧。
恐惧贫穷的外在表象是冷漠、犹豫、怀疑、过分谨慎、忧虑、拖延;恐惧批评的外在表现为难为情、不镇定、缺乏个性、自卑、被动、缺乏抱负、挥霍无度;对病痛的恐惧表现为消极的自我暗示、想象病,缺乏锻炼、自我溺爱、放纵;对于失去美好东西的恐惧表现为嫉妒、挑剔、沉沦、赌博。
恐惧只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仅此而已,它是完全可以被控制和指引的。没有人类思想的冲动,世界无法变得热闹与繁荣,人的思想能够转化成为有形的物质,人们完全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心智。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思想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事啊!
恐惧是生命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必须去面对。不同时期,恐惧会戴上不同的面具,从人类出生直至死亡。很早之前,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摆脱恐惧。由最初的各种巫术,到宗教,最后到用科学的方法来克服、减缓、战胜恐惧。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容忍恐惧的存在,甚至可以战胜它,使之成为促进成长的有利因素。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摆脱恐惧,痛快地度过一生。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是活着就无法不忧不惧,因此,我们能够做的,是用希望、勇气、信任、信仰、爱……等诸多美好的品质来武装自己,为的是能与恐惧一决高下,甚至奋战到底。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有的文化特色,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人和人更是各不相同,虽然存在了这么多的不相同,恐惧也不会因为这些因素的印象而发生变化,它是一个顽固分子。
恐惧挡在所有人进步的路上。它是导致失败、悲伤和不快乐的诱因。种族会因恐惧束缚自己,个人会因恐惧变成自己的“奴隶”。除非消除恐惧,否则种族和个人不会取得任何进步。当一个人允许恐惧进入他的内心,他就会吸引所有恐惧的东西。恐惧像一块威力无比的磁石,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此外,它还会削弱一个人的努力和力量,阻碍他做一些原本很容易完成的事情。
尼克是一家铁路公司的调车人员,他工作相当认真,做事也很尽职,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
有一天,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大家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由于疏忽,尼克不小心被关在一辆冰柜车里。尼克在冰柜车里拼命地敲打、叫喊,公司的里人都离开了,根本没有人会听得到尼克的呼喊。尼克的手掌敲得通红,喉咙也已经沙哑了,没人理睬他,最后,尼克只能绝望地坐在车板上喘息。
尼克越想越怕,冰柜里的温度在零下20c,甚至更低,如果再不出去,自己一定会被冻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找来纸笔,写下遗书。
第二天早上,公司里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车,发现尼克倒在里面。同事们将尼克送去急救,但他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大家都很惊讶,冰柜车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这巨大的冰柜里也有足够的氧气,然而,尼克竟然被“冻”死了!
很显然,尼克并非死于冰柜的低温,他是死于自己心中的冰点。他根本不敢想,一向不会轻易停冻的这辆冰柜车,这一天恰巧因为要维修而未启动制冷系统。他的恐惧使他连试一试的念头都没有产生,最终丢了性命。
恐惧是我们心中的冰点。许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外界的困难,而是心中的恐惧。没有人能够完全不怯懦和畏惧,即使是幸运的人有时也不免会懦弱胆小、畏缩不前。但他们知道,如果让恐惧成为一种习惯,让自己过于谨慎、小心翼翼、犹豫不决,在心中还没有确定目标之时,就已经含有浓郁的恐惧意味,在稍有挫折时便退缩不前,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对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下,盗墓题材的小说较为流行。在一本小说里,书中的主人公被他的好友设计,困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好友不顾他的安危,狡诈地说:“你要小心,千万不要想一些你害怕的东西。”
他不说还好,说完这话,主人公竟然不自觉地想到,平日里对那些滑溜溜的“冷血动物”十分惧怕,当他暗自后悔的时候,狭小的空间里竟然真的有一条蛇。如果主人公心中没有害怕的东西,好朋友的诡计必定无法成功。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人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是在说习惯决定命运。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决定了人们的命运。习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它会帮助人们轻松地获得快乐的人生;相反,如果错误地使用,它则会让人们的努力付诸东流,产生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能不能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就是能否获取人生幸福的关键。
习惯属于潜意识功能的范畴。比如,学习游戏、跳舞或开车,是在意识的指导下一次次地进行重复动作,直到在潜意识中留下深深的“印迹”。然后,潜意识会为我们产生自动的习惯动作。没有任何东西更能像习惯这样证实潜意识的神奇力量。习惯就像一根拴住人们的绳子,当人们每天重复这种行为时,这根绳子就会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控制住你,让你无法挣脱。所以习惯又被人们称为第二天性,它是潜意识对言行的自动反应。
习惯是意识选择的结果。你选择了做某件事,并且不断地重复去做,你的潜意识就认为你想做那件事情,于是,潜意识就让它变成你的习惯。每到一定的时刻,潜意识就提醒你该做那件事了,而潜意识提醒你的方式是强迫,是毫无道理可讲的。
有人喜欢吸烟,对于烟瘾的形成,可以在潜意识的层面解释。首先,你选择了吸烟,并开始吸烟,然后不断地重复这件事情,这在潜意识中留下深深的“印迹”,此时,你的潜意识认为你想吸烟,于是,它就将吸烟变成你的一种习惯,在此之后,潜意识用强迫的方式随时提醒你该吸烟了,这种说法已经在医学上被证明,当不吸烟的时候,潜意识让大脑停止分泌内啡肽,此时,你会浑身乏力,感觉疲倦,只有通过吸烟才能缓解不适的症状,让大脑重新分泌出内啡肽。这就是很多人无法顺利戒烟的重要原因之一。
习惯的形成是有意识选择的结果,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有意识地选择来改掉它。每天晚上睡觉前和第二天早上起床时,闭上眼睛,通过呼吸动作让自己放松,放松以后,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不要吸烟,我一定能够戒烟。然后再想象:如果戒了烟,周围的空气将会是多么的清新,整个人都会清爽起来,嘴也不像原来那样臭臭的了,大家也都愿意和我聊天。
在戒烟的第一个星期最难,只要慢慢克制,长时间地不吸烟,潜意识就会认为自己真的不想吸了,它接受了你改变吸烟这个习惯的要求,于是,大脑开始正常分泌内啡肽,身体也不会有任何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