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
婚嫁
初冬,降了第一场雪。
姜怀书躺在床上,并没有睡。隐约听见外头有雨声,见纳珠不在房里,歇了要起床的心思。
“咚咚。”
听见敲门声,姜怀书才动了动身子。
周妈妈打开门,说道:“姑娘,四娘来看你了。”
姜怀书连忙起身行礼道:“四姐姐怎么来了。”
姜如嫣坐在一旁,脸色不太好,等人下去才后,才看向姜怀书道:“六妹妹,我活不下去了,还请妹妹帮帮姐姐吧!”
姜怀书微微蹙眉,她不明白姜如嫣话里的意思。
姜如嫣心一沉,把这段时间的事说了出来。
因姜玄的事牵连到了她与协律郎家的婚事。
如今满城风雨,都在议论姜如嫣被协律郎的退了亲。
如今姜如嫣想找一门好婚事怕是难了。
姜怀书与姜如嫣关系并不好,两人之前也闹过矛盾,但姜如嫣若非走投无路也不会找到她这里。
“四姐姐,我能帮你什么呢?”
姜如嫣咬了咬唇,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知道妹妹向来聪慧,如今盛京关于我的风言风语颇多。”
“我只求妹妹能替我在外头散播些消息,就说……就说我身子不好,需得静养,不宜谈婚论嫁。”姜如嫣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是已到了绝境,不得不放下身段来求这个平日里并不亲近的妹妹。
姜怀书闻言,目光在姜如嫣脸上停留了片刻,心中暗自思量。这法子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姜如嫣的困境,但至少能暂时平息那些流言蜚语,给她争取一些喘息的时间。
“四姐姐此计虽可缓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且若被有心人察觉,恐会适得其反。”姜怀书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慎重。
姜如嫣闻言,眼眶微红,却也知姜怀书所言非虚,只得强忍泪水,哽咽道:“我知此事难为妹妹,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妹妹若能相助,我姜如嫣此生定当铭记大恩。”
姜怀书轻叹一声,心中五味杂陈。她虽与姜如嫣有过龃龉,但见她如今这般模样,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同情。
“罢了,四姐姐放心,此事我会尽力而为。只是,姐姐也需早日为自己打算,毕竟,这法子只是权宜之计。”姜怀书终是点了点头,决定伸出援手。
姜如嫣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喜色,连忙起身行礼道谢:“多谢妹妹,多谢妹妹!”
姜怀书扶她起来,两人又细细商议了一番,直至夜深,姜如嫣才告辞离去。
望着姜如嫣离去的背影,姜怀书心中思绪万千。这府中的风云变幻,何尝不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筹谋,而她,又该如何在这波谲云诡中自处呢?
夜更深了,窗外的雨声似乎也更密更急了,姜怀书轻轻合上窗,吹熄了烛火,躺回床上,却久久未能入眠。
又是几日连绵春雨,府中上下都笼罩在一股沉闷的气氛之中。姜怀书这几日也未闲着,暗中吩咐了纳珠和周妈妈,按照与姜如嫣商议好的计策,在外头小心翼翼地散播着消息。
午后,她正倚在窗前,手执一卷古籍,目光却时而落在窗外被雨水打湿的青石小径上,神思有些飘忽。
“姑娘,定北公府来人了,说有急事求见。”纳珠匆匆进门禀报,打断了姜怀书的思绪。
定北公府?姜怀书心中一动,定北公与高阳长公主两人成婚后高阳长公主便搬去了定北公府。
姜怀书不知这突如其来的求见所为何事。
但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关系。
“请人进来吧。”姜怀书放下手中的书卷,正襟危坐。
不多时,一个丫鬟被领了进来,她浑身湿透,显然是一路急行而来。见了姜怀书,也顾不上行礼,喘息着说道:“六姑娘,我家公主书信一封请姑娘过目。”
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封好的信,双手呈上。
姜怀书心中疑惑更甚,高阳长公主为何会突然给她来信?她接过信,拆开一看,竟是请她明日前往定北公府一叙,有要事相商。
姜怀书眉头紧锁,心中盘算着高阳长公主的用意。这突如其来的邀请,让她不得不谨慎对待。
“你回去告诉公主,就说我会准时赴约。”姜怀书沉吟片刻后说道。
丫鬟应了一声,又匆匆离去了。
次日清晨,天空依旧阴沉,细雨绵绵。姜怀书精心装扮了一番,带着纳珠和几个随从,乘着马车前往定北公府。
定北公府位于盛京繁华地段,府邸气势恢宏,门前车水马龙,往来皆是权贵之人。姜怀书下了马车,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定北公府的管家早已在门口等候,见了姜怀书,连忙上前引路。穿过曲折的回廊,绕过精致的花园,最终来到了一间装饰典雅的书房前。
“姑娘请稍候,公主即刻就到。”管家轻声说道,随即退了下去。
姜怀书站在门口,心中忐忑不安。不多时,书房的门轻轻打开。
高阳长公主身着华贵的锦袍,妆容精致,步履轻盈地走了出来,脸上挂着一抹和煦的笑容。
“姜六姑娘。”她的声音温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小觑的气场。
姜怀书连忙行礼:“见过公主,公主安好。”
高阳长公主虚扶一把,示意她不必多礼,二人便一同进了书房。待坐定后,丫鬟奉上茶水,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姜姑娘,本宫今日请你来,实则是有一桩要事相商。”高阳长公主轻轻搅动着杯中的茶水,目光锐利地望向姜怀书。
姜怀书心中虽已有所准备,但面对这位权势滔天的长公主,仍不免感到一丝紧张:“公主请讲,怀书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