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
回京
夏雨繁多,早间还太阳高悬,这会儿就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姜怀书面色平静地看着窗外的雨,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有些阴沉。她不知道今天进宫会发生什么事,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去面对。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理智,不能被情绪左右。
临行前,姜怀书特意换上了最为朴素却又不失端庄的衣裳,她知道,在皇宫之中,过于张扬只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她唤来彩绣与翠竹,简单交代了几句,让她们看好家,等她回来。然后,她带着纳珠出了门。
一路上,街道两旁人声鼎沸,百姓们纷纷议论着宁大将军回京的盛况,仿佛整个盛京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期待之中。
姜怀书坐在马车上,心中却是一片宁静,她的心思全在那即将面圣的解药之上。
马车终于抵达皇宫门口,姜怀书整理好情绪。她下了车,跟着太监走进了皇宫。她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次进宫一切顺利。
到达皇宫后,经过层层通报,姜怀书终于被引领至御书房外。她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衣衫。才由着内侍领进去。
御书房内,皇帝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眼神锐利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臣女姜怀书,参见陛下。”姜怀书跪拜行礼,声音清晰而坚定。
“平身。”皇帝的声音不怒自威,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挥了挥手,示意姜怀书上前。
姜怀书双手捧着装有解药的玉瓶,缓缓走到皇帝面前,恭敬地呈上。“此乃臣女为陛下精心配制的解药,请陛下过目。”
皇帝微微眯起双眸,审视着眼前这个小姑娘。他知道,姜怀书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子,但他很清楚才华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回报。
姜怀书感受到皇帝的注视,心头一紧,但她依然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态。她深知自己的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如果不能得到他的认可,那么她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所以,她必须让皇帝看到她的价值和能力。
皇帝接过玉瓶,目光在姜怀书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想从她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他轻轻拔开瓶塞,一股淡淡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
他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片刻之后,他开口问道:“这药有何功效?”
姜怀书微微一笑,回答道:“回陛下,此药名为‘清毒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痰之效。对于陛下所中的毒,可起到解毒祛邪、调和阴阳之作用。”
皇帝点了点头,表示满意。他相信姜怀书不会欺骗他,因为她知道欺骗皇帝的后果是什么。他放下玉瓶,对姜怀书说道:“朕会亲自验证此药的功效。若真如你所言,朕定会重重赏赐。但若有半句假话……”
说到这里,皇帝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之色。
姜怀书连忙跪地谢恩,道:“多谢陛下信任。臣女愿以性命担保,此药绝对有效。”
他微微点头,示意一旁的太监取来清水,亲自试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御书房内静得只能听见皇帝细微的呼吸声。终于,皇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释然与轻松的笑容。“好药,姜氏之女,果真是朕的福星。”
姜怀书心中一喜,连忙跪谢皇恩。
“陛下,这药需喝上一个月,方才有效。”
姜怀书把药方交给王公公,嘱咐道:“每日两次,陛下需按时服用。”
王公公记下后,便将药方交给太医院的人,让他们每日煎好药送来。
姜怀书出宫后,纳珠在等她,这会她没什么事就想去看看宁大将军回京的盛况。
盛京西市,长安城门。
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城门口聚集着众多百姓,他们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神情。
"宁大将军终于回京了,有多少年没见过宁大将军了。"一个老者感慨道。
"少说也有十几年了吧。"旁边的年轻人附和着。
"这宁大将军也真是可怜呐!"另一人道:"当年他家惨遭变故,父母惨死,家破人亡,自小就去镇守边境,这一守就是十几年啊。"那人刻意压低了声音,但周围的人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是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宁大将军是否已经成家了。"有人好奇地问道。
"据说宁大将军还未娶妻呢。"
"这是真的吗?"众人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
"我姑母家的女儿的孙子在宫里当差,听宫里那些人说的,难道还有假?"那人得意洋洋地说道。
“我今天特意请了一位画师,特意让画师把宁大将军的风采画了下来,到时候一幅画卖一百两银子。”
“……”
"那位为什么要忌惮宁大将军?"有人不解地问。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那人大声解释道:"宁大将军手握重兵,战功赫赫,如果他有心争夺,恐怕……"说到这里,他突然闭上了嘴巴,似乎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
众人陷入了沉默,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他们知道,权力斗争往往伴随着无尽的血腥和残酷。然而,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命运不被卷入其中呢?
宁瑾和护国将军并不知道百姓们的议论,他们只是默默地前行着。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仿佛在告诉世人,无论前方等待着怎样的挑战,他们都会毫不畏惧地面对。
“……”
姜怀书与纳珠二人并肩而行,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耳畔传来的尽是百姓们对宁大将军的种种揣测与敬仰之声。她微微皱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愫,既包含了对宁瑾和所遭受不幸的深切同情,又夹杂着对世间权谋争斗的无奈感慨。
“姑娘,您看那边。”纳珠突然指向不远处的一座茶楼,只见那二楼临窗的位置,几名身着华服的公子哥正兴致勃勃地比划着什么,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目光紧紧锁定在城门方向,仿佛正在满心期待着宁瑾的到来。
姜怀书轻轻摇了摇头,对于这些场景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内心却充满了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宁瑾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待呢?毕竟,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里,手握重兵的将领往往成为帝王最为忌惮的对象。
“走吧,咱们去找个地方坐下,听听他们会如何议论此事。”
两人在一家名为“听风阁”的茶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上好的龙井,边品茶边聆听窗外的喧嚣。
“听说宁大将军此次回京,是为了参加皇上的寿宴,顺便汇报边境军情。”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说道。
“可不是嘛,我听说宁大将军在边境屡建奇功,威名远播,连那些蛮夷之族都闻风丧胆。”另一位身着锦衣的老者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