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乱
陈明楷面色阴沉,并不回应蓝娉婷的问话。
蓝娉婷立时反应过来,打着圆场解释道:“原来是有人想借着王爷的这碗汤药毒害沈妹妹,幸而妹妹无事,否则王爷该不舍了……”
沈榕儿听了这些话,懵里懵懂的,她不安地望向陈明楷。
陈明楷抚摸她的脸颊,温柔道:“别怕,不管谁人在背后下毒手,本王定然为你做主。”
蓝娉婷拖着病恹恹的身子一路急匆匆赶来,完全没料到会是眼前这个场面,她转过身默默离去。
陈笙行动迅速,当天晚上便将查明的情况一五一十禀报陈明楷。
陈明楷震怒不已,因为那个在他汤药里下毒之人不是沈榕儿,而是他最器重的长子陈遇。
“世子心性单纯,他并不知道这药毒性有多强,只是因为听信了三皇子和六皇子的挑唆,这才偷偷在王爷的汤药里加了东西,他是在为王妃受冷落之事打抱不平,绝非……”
陈明楷猛地一个挥袖转身,眼神中满是狠厉杀气,陈笙顿时吓得不敢出声。
“好啊,太子殿下才刚有点事,他们一个个就等不及了。”陈明楷咬着牙,冷笑两声,看来那些人已经等不及了,居然想出这种下贱的法子除掉他。
难怪前世他一点儿防备也没有,谁能想到下毒杀他的却是他的亲儿子?
想想也是,如若沈榕儿真这般蠢笨,明着下毒,那么待他一死,她又如何能活?
陈笙小声道:“王爷,三皇子与太子殿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这般做法,等于就是同太子和您彻底撕破脸。您再不出手,只怕日后愈加麻烦。”
陈明楷点了点头,其实太子燕槐辅政这么久,心里早就等不及。
如今时机正好,他们兵权在手,朝堂上根基深固,只需再往前一步,事情便成了。
太子燕槐被罚闭门思过一个月,期满后,陈明楷时常出入东宫,每日都同太子及其心腹幕僚商议政事到半夜。而永初帝得到宫人禀告,以为太子受了责罚,心中羞愧,因而愈发勤于朝务,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对太子的表现很是满意,每日里仍旧同贵妃寻欢作乐,别的一概不管。
只是突然发生袁恽鞭笞公主的事,让永初帝和太子两边都震愕不已。
袁恽被处死,永初帝同太子的父子关系无形中又更加变得淡薄。
而陈明楷正同太子一起预备着筹划一件大事,紧要关头,大大栽了这样一个跟头,心里再不痛快,也只得默默隐忍。
一个月后,永初帝原本强健的龙体渐渐不好,常常头晕眼花,四肢也经常突然乏力,不是走路绊倒,就是睡在榻上爬不起来。
太医诊治之后皆称皇帝是由于纵欲过度,大大伤了元气,应当清心修养,断绝酒色。
皇后愤怒之下,命人将惑乱媚上的异族贵妃迁至东郊别苑,另派了低位份的宫嫔照顾皇帝起居。可皇帝修养一段时日,身子好了不久便又忍不住派人将贵妃给重新接回宫中,再度宠幸,如新婚夫妇般恩爱不止。
如此又过一个月,端午节前的一天夜里,永初帝突然口吐鲜血不止,最后昏死过去。再次醒来时,已经半身瘫痪,舌头失灵,话也说不出来了。
皇帝病倒,太子燕槐全权执掌朝政。
此时外有强敌攻入,内有天灾不断,世道混乱,盗贼四起。
宫里也不太平,永初帝重病瘫痪之后不久,三皇子借口入宫侍疾之便同年轻的异族贵妃私下苟合,便皇后当场捉住。贵妃被秘密处死,三皇子被褫夺爵位,发配寒苦边地,不出数月便也病死异地。
西北战事不决,前头连失五城,后头好不容易打了一场胜仗后,守将却骄傲自满,草率带兵出城追击敌军,结果中了埋伏,全军覆没,又失三城。
天灾人祸不断,七月中旬,永初帝崩逝,太子燕槐即位。
登基大典当日,新帝被两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当场痛骂,指责他弑君夺位,下毒谋害先帝。燕槐勃然大怒,不顾兄弟之情,下旨将两名亲弟弟幽禁,终身不释。
燕槐虽然如期登基,但他的皇帝之位受到群臣百姓的议论和质疑,就连太后也跟他彻底翻脸,不认他这个儿子。
前朝后宫无一顺心之事,燕槐脾气暴躁,将怒气迁到身边人身上。先帝子嗣众多,却都被新帝下旨以各种名义派遣到偏远之地。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威胁燕槐帝位的兄弟们或被幽禁或被发配边地,无一人安好。
虽则如此,京城中仍然有人对燕槐得位不正之事议论纷纷。
同时,西北的战局愈加不利,北方的军队也蠢蠢欲动,暗藏祸心。
燕槐愤怒之余,连他的恩师陈明楷也多次被当堂责骂,众目睽睽之下,被骂得下不了台。
八月末,适逢秋日围猎,燕槐心血来潮突然要试驾外藩新进贡的宝马,谁知那马野性尚未被驯服,燕槐驾驭不了,被重重甩落下马。
燕槐坠马后,伤势严重,自知不能活便召集众臣立下遗嘱,册立唯一的皇子为储君,太傅陈明楷加封为平西亲王,任辅政大臣,辅佐幼主治国。
是夜,燕槐崩逝。
数日后乾元殿上,平西亲王兼辅政大臣陈明楷抱着仅只两岁的幼帝上朝理政。
幼帝的生母乃是先帝的贵妃陈氏,即当年宁国公府被选入东宫的嫡小姐,平西亲王陈明楷亲大哥的女儿。
幼帝登基,陈明楷奉先帝遗诏上朝辅政,朝堂上自然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幸而陈明楷早有筹谋,加之手段凌厉,动作迅速,不出一月,朝中上下内外几乎所有三品以上重要职位的官员都换了个遍。陈明楷多年来培植的亲信,拉拢的党羽,纷纷上台,文武人才皆得到重用。
对外,朝廷重新任命一名年轻善战的大将周超率领三万军赴西北,西北的战事因而得以缓解。对内,陈明楷命令各级府库加大力度拨银赈灾,尽快安抚受灾逃难的民众,同时命各地驻军全力剿匪,使日渐猖獗的盗匪之患稍稍有所缓解。
混乱的朝局总算稳定下来,一连忙了数月的陈明楷得以喘口气,放松心情。
就在他铆足劲准备带领亲信重臣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前方突然传来令他震愕无比的消息。
大将周超在平定西北战事之后,忽然带着三万朝廷大军转投北方宋仝营地。而宋仝居然召集部下所有将士在代县设坛祭天,公然竖起“顺天为民”的旗号,起~兵~造~反。
宋仝起兵叛乱,陈明楷得知这个消息,震惊之余,还有一些恍惚,潜意识里忽然反应过来,似乎他也早就猜到宋仝会有这样的举动。
这些年,宋仝带领不足一万的北方守军偏安一隅,陈明楷有心防备,却到底叫他趁机捡了漏子。
要知道,被派去西北的大将周超可是陈明楷千挑万选的人物,底子很是干净,却没料到他居然早已同宋仝暗通款曲。这两人釜底抽薪,狠狠摆了陈明楷一道。
陈明楷极力稳住情绪,冷声道:“李聿恂呢,还没找到吗?”
陈笙冷汗涔涔,低头道:“才得到的消息,那些抢劫官商的南方盗匪就是原来西南八大寨的人马,他们的头目正是假死的李聿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