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 长公主 - 问西来意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长公主 >

第42章

富贵侯府上这会儿大落面子。虽然说内情不为旁人知,可汤恩慈挨了笞刑的事儿瞒不过去,很快就传到了各家的耳中。汤俊逸也没有消停,在将韦五的东西全部扔回去后,还鼓动着跟自己玩得好的长安少年,别跟韦五往来。这韦五本就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只是韦中书家的远亲,更快就被排挤出了圈子,整日里失魂落魄。

可韦五这事情没算完,因为韦弘贞在得了圣人的评语后,忙命人去调查就中隐情,很快就知道了原因。他对这族中侄儿了解的确不多,也不知道他在家中还有婚事。先前提起侄儿的婚事,族中的人也同意了!他们跟韦五一起瞒着自己!就算要另攀高枝,也要先将家中的婚事解除了啊!还倒霉至极,让事情传到了圣人的耳中,连带着他也吃了挂落。他家三郎,不,是他韦家子,都被想跟京中有头有脸的家族结亲了,毕竟圣人都说了,韦家郎未成人,如何成家

好几天了,韦弘贞想起这事情都觉得心梗,要气得昏倒,他是一点都不想替这侄儿谋划了。听到了他被人排挤的事情,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那就别出门丢人现眼了。”这意思是要将韦五困在家中。但是韦五怎么甘心

“都怪裴锦娘,要不是她,我怎么会落到这样的地步真是心如蛇蝎!”韦五一肚子气,在屋中怎么都定不下心读书,他霍然站起身,“不行,这口气我咽不下去!我一定要让她好看!”

“五郎,不可。”劝说着的家奴是韦五从家中带过来的,他当即苦口婆心地劝道,“郎主要你静下心来温书,好在这次考中进士。而且我听说了,裴家娘子在知闻楼中替公主做事情,你若是做什么,得罪了公主怎么办”

“难不成我现在没得罪吗”韦五没好气道,他抄着手,眉头紧紧皱起,“在外抛头露面,真是岂有此理!”他扭头看着家奴,又说,“我也不准备对她做什么,你过来,出去传点消息,就说裴锦娘在乡里名声很差。我不信公主还会用一个声名狼藉的人!”他的笑容冷冷的,很清楚要如何毁掉一个小娘子的名声。

那家奴大惊失色,说:“五郎此举不妥,是污蔑啊。”

韦五撇了撇嘴,说:“这算什么污蔑知闻楼里那些人往来,她在其中,我就不信她不会跟郎君有牵扯。她说我攀附高枝,难道她不是这样想的吗她的父母已经身亡了,族老们也只会将她草草嫁出去,她想要立身,可不得抓住一切机会,攀附一个年轻有为的郎君我早就看透裴锦娘了!”家奴看韦五一副倔强的模样,也没有再劝说,从韦五的屋中退了出去,准备将这一切禀告韦中书。他可不想被固执的郎君连累得没命。

韦弘贞府上的事情,没多久便传到了长宁公主府中。梨儿听了那事儿,立马咋舌道:“怎么会有这样恶毒的人!”明明是那韦五自己不要脸面,现在还要倒打一耙。只要泼一桶脏水,就能将人过去的努力都毁了。

“男人就是这样,小心眼又恶毒。”长宁下了评语,她冷冷一笑,转向长孙微云道,“你觉得呢”

长孙微云也很看不惯韦五的行为,她蹙着眉说道:“恐怕不止韦五,京中多浮浪儿。”

长宁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韦弘贞和梁国公府上走得近,她现下也没有跟梁国公撕破脸的打算,跟长孙微云说话,还是少越过那道界限,省得让她左右为难。但有的事情仍旧要办的,在长孙微云离开后,她便同左右人吩咐,让他们将韦五引向赵王府。要知道,现在韦五被韦中书嫌弃了,他得不到韦家的助力,只能够另辟新径了。而赵王府,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便到了六月底。对长宁来说,这会儿有两件大事,一是孟彤管她们考完了,要回长安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二来嘛,是圣人下诏,要出京避暑,留长宁公主监国。

本朝天子离京,历来以太子监国。可圣人未建东宫,这或许是个讯号,意味着圣人态度有所松动,可能要扶持长宁公主了。紧接着,又有一道旨意,却是被勒令闭门思过的贵妃和同安被放了出来,圣人要她们一道陪驾出京。他又赏赐了一堆宝物给同安公主府和梁国公府。至于杨家那边,没有问过半句话。圣人这态度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到底是属意哪一位。不过两天后,宫中又有消息传出来了,吴美人有孕在身!这无疑是个惊雷,炸得各方都人仰马翻的!谁能想到这么忽然啊,要知道,宫中每年都新进美人,可自长乐公主后,就再也没有新生儿诞生了,数起来都十一年了!

朝中的臣子个个福至心灵,明白过来了。圣人这是哪个都没准备选呢,大概是在期盼吴美人生个皇子。至于立储,还能够继续往后拖下去。

“公主早知道这件事情吗”公主府上,长孙微云望着波澜不惊的长宁问道。昨夜祖父寻她谈话,透露出了若是吴美人生皇子,就让贵妃抱养在膝下的意思。到了那时候,长宁公主府,同安公主府如何都不重要了,至于争执也不需要了。祖父还提了几句赵王府的事情,因为若是有皇子,对赵王一脉冲击最大。这意味着河间郡王入继无望,皇位是不可能转到他们这一支的。附和赵王的臣子在摇摆,这正是一举铲除赵王势力的好时机。

“我知道。”长宁微笑道,这一点她也没有隐瞒长孙微云。她本以为这次避暑不会带上贵妃呢,没想到她们母女还是跟去了。圣人看起来一点都不怕贵妃谋害皇嗣,或许打着其他的注意。比如,生出了皇子给贵妃教养。这样的定心丸落下,贵妃不仅不会做出什么,还会对吴美人百般照顾。

长孙微云沉默了下来,圣人不改先帝时的政策,若是皇子继位,很有可能会将先帝的政策贯彻下去。太宗时的景象,那真的就是昙花一现了,她想要入朝为官的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小。她私心里,其实希望吴美人生出的是个皇女。这样她们的路,才有走通的可能。

“我监国,一切奏抄都会往公主府上来,你作为我的长史,也能过一把当宰臣的瘾。”长宁打趣道。

长孙微云对上了长宁的目光,抿了抿唇,轻声说:“可臣想要的不是一时。”

长宁深深地望了长孙微云一眼,说:“这条路很难走。”

长孙微云道:“公主不也没有退缩吗”

长宁没再接腔,她踏上那个位置,一路上要披荆斩棘。长孙微云同样如此。她们若是同道,可并肩向前,但谁知道日后,长孙微云会不会变成她前路上的荆棘呢

车驾将行,长宁又入了一趟宫。

天瑞帝内心深处隐隐有些愧疚,他说道:“卫国公府上你可自己寻个由头赏赐了,别让人拿了话柄就是。”他是希望梁国公,卫国公两府都在,能够相互掣肘的。吴美人母家不昌,颇为位微,若是诞下皇子,势力孤弱,会让人看轻了。青鸾懂事,他相信公主府一定会照应幼弟;可同安那边,她向来刁蛮骄纵,不知天高地厚,若是非要与幼弟争,更可能摇动梁国公府上的立场。现在露出将未来的皇子养于贵妃膝下的意思,就是要断了梁国公府上其他的选择。但是这么一来,皇子亲近长孙家,他对青鸾和卫国公府上就觉得亏欠了。

长宁早就知道圣人想了很多,她听了这话,忙道:“卫公已无功劳,本就不该嘉赏。”

天瑞帝道:“皇后之兄,公主之舅,便该赏赐。”他见长宁又连连拒绝,暗叹了一口气说,“罢了。”他朝着内侍使了个脸色,内侍匆匆退了下去,没多久,用银盘托着一枚玉印走了过来。天瑞帝将它拿起,递给了长宁,笑说道,“青鸾可知道它是什么”

长宁眼皮子一跳,往印面上瞥了一眼,脱口道:“玄女之印!”太宗手底下曾有三千亲兵,号称“玄女卫”,这枚玄女印就是其象征。太宗驾崩前,不知为何将玄女卫遣散了,只留下了一枚印信作为象征之物束之高阁。

天瑞帝笑道:“正是。”他温声说,“今日就将这枚玄女之印传给青鸾了。若是能寻找到玄女卫,可以此为印信号令她们为你做事。”

长宁面上泛起一抹喜色,道:“多谢阿耶。”这枚玄女之印更多还是一种摆设,因为太宗遣散玄女卫后,那些将士们各自返乡,如今已经四十年了。以她们的年纪,如何上战场纵然玄女卫以女承母职,谁知道娘子们是否还在操练可就算是一个象征,也比没有好。要是找到了那些人,就意味着除了帐内府之外,她还有与南衙十六卫,北衙四卫相差无几的亲兵!

圣人到底为谁谋划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所得,皆能成为她日后走向高位的倚仗!

她不要做别人的垫脚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