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 长公主 - 问西来意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长公主 >

第67章

长孙微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长宁的唇拂在自己的面颊上,轻轻的,如同羽毛一般骚动。那股微微的麻痒从肌肤相触的地方一直蔓延到了内心深处,让她的身躯不由自主地颤栗。可她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像是隔着一条河,任由她如何努力都无法到达。

清浅的呼吸交缠在一起,长宁贴着长孙微云,没有进一步动作。她先前就想一亲芳泽了,只是总觉得不妥当与孟浪,便将那些琐碎的思绪强行压下去了。如今揽着长孙微云,她能触碰到更多了,热情如浪潮般上涌,可闲杂的思绪也跟着浮了上来。半晌后,她轻轻地叹了口气。

“公主”被捂着眼睛的长孙微云看不清长宁的神色,她作势要去拨开长宁的手。

“不许动。”长宁压低了声音道,她凑在了长孙微云的耳畔,挪动间,鼻尖触碰到了嫣红的耳垂。察觉到长孙微云的呼吸骤然间紧了起来,连带着躯体也抖了抖,长宁轻轻地笑了起来。眼中掠过了一抹狡黠的光,她的唇在长孙微云的耳垂流连。

“公主。”长孙微云告饶似的开口,打颤的语调一点都不像她平日里的声音,她的面上绯云堆聚,一发而不可收拾。长宁没有理会长孙微云,她一只手仍旧捂住她的眼睛,另一只手则是去找她的手,与她十指相交,腕心对着腕心,紧紧地贴在一起,煞是缠绵。长孙微云的心怦怦地跳,如遭电击,身体酥了半边。她咬了咬下唇,用那猫儿似的声音小心地喊了一句:“长宁。”

长宁面色红彤彤的,如水的目光很是迷离。她轻声问:“你叫我什么”

长孙微云抿了抿唇,小声说:“公主。”

长宁轻哼了一声道:“我又没聋。”

长孙微云:“……”顿了顿,她轻轻地重复了一次,“长宁。”

长宁笑吟吟道:“我小字青鸾,乌玉她们都喊我阿鸾呢。你倒是好,连喊我的封号都支支吾吾,真没胆气。”

长孙微云正沉浸在无边的缠绵里,听长宁这么一说,眉头不由自主地蹙了起来。恰在这个时候,长宁松开了手,那被夺走的光芒回来了。映入了眼帘是的长宁那张艳光四射的脸。

“呆了”长宁推了推长孙微云笑。

长孙微云醒神,带着几分羞赧。她伸手揽住了长宁的腰,左手收紧,将她往自己身上压着些。右手则是沿着脊骨慢慢地往上攀,最后没入了如云的乌发里,贴在了那如温玉的颈肩轻抚。

“诶”长宁软在了长孙微云的身上,一双含情目,欲语还休。她还没有说什么,长孙微云便已经撷着她的唇流连了,比她还要大胆。长宁既然肯主动拉着长孙微云躺下,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生出怯意退缩,愣神片刻后,便也迎了上去。半晌,长孙微云才松开了长宁,低声说:“元日大朝会。”

长宁眼波一横,如水般潋滟。她当然记着这事情,故而没准备跟长孙微云胡闹太过。不管圣人怎么样,总之朝日依旧在长安举行,她是切切实实的得利人。在这一日,州郡以及参与贡举的人,都会记得她长宁,他们拜的不是天子,而是她。伏在了长孙微云的身上平缓着气息,半晌后,长宁又说:“先前在昆山学校让你替我解诗,你拒绝了。现在有什么说法吗”

长孙微云与长宁相依,轻声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1她不想再忧虑未来会如何了。她不做忸怩的人,她喜欢公主,就要大大方方地承认,大大方方地与她相拥。待到阿翁回京来,给他看她们的努力,她会想一切办法说服阿翁。

长宁靠在了长孙微云的怀中,心绪逐渐地平静,只有一点儿涟漪轻轻地荡开。许久之后,她有些遗憾说:“明日只能着翟衣。”这是命妇的礼衣,她期盼的是着衮冕受万臣之贺。

长宁并没有睡太长的时间,合眼没多久,便被外间的奴婢催醒。昨日若是宿在太极宫里,倒是可方便的,可她坚持回到了公主府上,故而要早早地起来梳妆打扮,坐车前往太极宫去。

一年之中,冬至,元日朝会最为盛大。不过冬至朝会是在洛阳开的,圣人亲自迎接朝贺。但是元日不一样,圣人没有在京中。由监国公主代替圣人元日大朝会,是本朝的头一遭,要知道过去的东宫都没有这等待遇。一时间,群臣心中浮现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其中最多的便是圣人恐怕要立储了。要不然,怎么会让公主来受贺要知道按照礼制,受贺的唯有皇帝,皇太后,皇后以及太子而已。

元日朝会仪仗最盛,从承天门出发,一直到了太极门,太极殿。除了接受万国之朝贡,更多的还是接受天下诸州的贡物以及举子的朝拜。天尚未亮,群臣便鱼贯而入,几乎挤满了一整条街中,煞是热闹。虽然说群臣云集,可太极殿中只能容下三四十人,除王宫众臣外,大多挤在外头,在凛冽的寒风中山呼万岁。

朝会跟过去同,却又是不同。更改礼制也没有个旧例可参照,索性仍旧照着过去来,只将向皇帝献寿改成了向公主献寿。太极殿中,长宁身着华服,居高临下地望着群臣。她并未坐在御座上,而是着人摆了一张小椅在侧下方,介乎御座,群臣之间。可饶是如此,她也在受朝贺中,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天子之威与贵。既然圣人叫她走上了这个位置,那她如何能够再退回去,当一个安分守己的公主呢距离她不远处就是御座,长宁唇畔噙着笑容,掩住了眸中一闪而过的野心。

在受朝贺,劝勉诸举人后,长宁与群臣观看百戏表演,还按照了惯例向诸军军士赏赐钱物。这事情是侍中宣布的,恰好侍中郑混没有伴随圣驾前往洛阳。丹凤楼上,郑混面无表情地宣布赏赐二王三恪以及文宣公五十匹布,待到念到“神策,威远,金吾等将士赐布”时,一阵阵欢呼声如海潮涌来。2在这浪潮中,除却“圣人万岁”一类的呼喊,还有对长宁公主的恭贺。元日赏赐钱物,没有哪一回像这次般大范围的,宰臣们之所以没有意见,是因为这些财物都是从公主府库藏中出的,他们阻止不了,也不能阻止。

在退下的时候,郑混不着痕迹地觑了长宁一眼。赵王府因谋反大罪落败,宗室中已经没有近支。不管他心中如何不满,储位有很大的可能从两位公主中出。就算吴美人生下了皇嗣,他能够平安长大吗能够继承帝位吗就算他能够继位,权势还会在他的手中吗圣人对长宁公主如此优待,进一步可立她为储;退一步可以她为监国,摄政,与外朝群臣分庭抗礼。这位传言中素来和顺温婉的公主,已经逐渐地露出了她的獠牙。元日朝会后,更是天下皆知长宁公主之名了!日后她就算不立在朝堂中,朝臣们也无法将她轻忽了。本朝的公主谁有她尊贵上一个这般势盛的女人,最后踏着侄儿的尸骨,登上了那张宝座!

元日朝会百官本还要谒太子,贺皇后,外命妇称觞献寿,不过储位空悬,皇后薨逝已久,便省了这些礼节,兴许在东都洛阳还有命妇朝见长孙贵妃,但远在千里之外,已经同长宁无关了。

大飨结束后,这热闹的一日渐渐地拉下了帷幕。

长宁没有回到公主府中,而是留在了太极宫里,与宗室命妇以及不甚受宠并未伴车驾出行的宫妃们举行小宴会。长宁没什么胃口,脑海中回味的皆是“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3的场景。今日她只是公主,那未来呢

宫妃们慑于长宁身上的气度威势,并不敢与她搭话。倒是高阳长公主喝了点酒,仗着长辈的身份,同长宁说了几句话,隐隐有介绍俊朗郎君以及漂亮小娘子给她的意思。不过她也知道这事情不好宣扬,没敢太大声。

在一听到高阳长公主的话语时,长宁的面色便冷了下来。自从富贵侯满门抄斩后,她这小心翼翼了几十年的姑姑突然间找到了大自在,也不称病了,整日里开宴会,与那些年轻郎君眉来眼去的,好不逍遥自在,仿佛要将少女时缺失的一切都要找回来。御史中丞弹劾了几次,长宁懒得管长辈们的私生活。可要是这“私”蔓延到了她的身上来,那就无法再忍了。

等到宴会散后,宫妃们一个个退下,长宁噙着笑容凝视高阳长公主:“姑姑是想日后留在史册里的都是荒唐事情吗”

高阳长公主醉意散了些,对上长宁的眼神,打心底的发憷,只得讪讪笑着。

长宁也没指望她说出什么来,又道:“我看容娘在长公主府上待得也不自在,等到休假结束后,就请姑姑放她来我府上帮忙。”在自己家中不自在,这是明里暗里地贬低她呢。高阳长公主哪会听不出来她的神色一变再变,最后应了一声:“好。”

长宁也不管高阳长公主想什么。钻营的人昔日找过赵王府,那么也会去找嗣齐王府,高阳长公主府。她要容娘过来,一方面是看不惯容娘那泥团性子;二来嘛,则是因为她是姑姑的独女,有她在自己府上,总能够牵制一二。她这姑姑说糊涂也不是,说清醒吧,可又没那么识相,得拘着,省得被人诱惑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

1《诗经》

2元日朝会过程参见史册,略有更改。

3王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