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 长公主 - 问西来意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长公主 >

第82章

端午过后。

长孙微云就去同安府上修书了。

知闻印坊,知闻楼那边有凌寒亲自管理,再有孟彤管,裴锦娘她们帮衬着,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不会出什么乱子。至于暗处,穆满联系了玄女卫的姐妹们在搜集各种信息,务必让长宁对长安如指掌。

可就算是这样,也没有谁能够弥补长孙微云离开造成的缺口。长宁从早到晚,都是恹恹,或者就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峻,也只有长孙微云抽空回到公主府的时候才好些。

天渐渐的热了。

长孙微云是很怕长宁贪凉乱吃东西,来到了府上见了梨儿就问:“公主吃了多少凉饮”

梨儿很老实地交待:“公主没什么胃口呢。”

长孙微云叹了一口气,她也能够感同身受。在习惯了朝夕相处后,她是恨不得日日夜夜都能同长宁在一起。人世间的离别,竟然有这么多的愁苦。

见到了长宁的时候,她正歪在榻上看书,眉头紧紧蹙起,面上明显少了笑容。长孙微云从一旁伺候的婢女手中接过了扇子,示意她们退下去后,看着长宁道:“我明日不去同安府上了。”

长宁将书往下一拉,视线只往长孙微云身上瞟:“她会同意”

“我又不是卖身到她府上的奴婢。”长孙微云想了想,看着长宁说,“难道你希望我在她那待着么”

“当然不!”长宁立马接话道,她招呼着长孙微云跟她一起坐下来,扬起了一抹笑,道,“正好,明日你跟我去一趟庄园,有好东西让你瞧瞧!”

长孙微云好奇道:“是什么”

长宁眨了眨眼,卖了个关子说:“你明日就知道了!”

到了次日。

长孙微云到了长宁府中,与她一道坐马车往长安城外的庄园里去。到了之后,长孙微云发现温秋水,杨采薇以及墨家小娘子墨尚同都在。听了她们兴奋的对话,长孙微云才知道,经过了一年的研究,温秋水做的事情已经有了结果。

“你在书院还因为炼丹的事情骂我呢,现在知道了,其实就是一个幌子。”长宁朝着长孙微云一挑眉,笑容里带着几分得意。她没跟长孙微云提到底花了多少钱财。

“这是火药包,在守城战的时候可以用抛石机抛出去,我翻遍了兵书,没发现有这个的记载,倒是有用火箭的。”温秋水也跟是兴奋,这一年来她拉着同样对“炸炉”感兴趣的同道以及墨家小娘子们一起研究,耗费了不少的钱财,终于有了成果。不过她现在说的,并不是她最得意的产物。她没拿出实物来,而是取出了一张图纸,又说,“这个叫‘蒺藜火球’,打了三枝六首铁刃,里头团了火药。突厥不是长于骑射么将它扔在了前行的路上,能阻拦骑兵前行!”如今的突厥可一点都不安分,她们讨论的时候,专门针对骑兵的。

“这个是毒药烟球,之前在昆山书院那边就实验过了,如今改进了些许。”杨采薇忍不住,抢着回答道。她虽然不喜欢儒经,但兵书还是能够看进去的,她最大的梦想便是跟先辈一样,当个驰骋疆场的大将军。

长孙微云面上露出几分惊讶之色,她一听就知道这些东西意义重大!一旦用于突厥战场,一定能将对方打个措手不及。先前在昆山书院,她们见到萧先生时,被考问的就是“突厥事”,后来长宁没怎么提起。她以为这件事情先搁置了,没想到温秋水她们一直在努力。

“突厥要平,我国界岂容他人来犯大周号称‘万邦来朝’,可他们为什么来朝若我势弱,他们还来不来”长宁一扬眉,眸中有一股锐气与朝气,她又说,“万邦之外呢又有什么长安已有飘洋过海而来的外邦人,他们能来我们大周,我们为何不去他们那边瞧瞧不仅要往西北走,还要往南走,往东走。”

长孙微云眸中异彩连连,长宁的志向比她想得还要高远很多。若要实现这一切,非登上高位不可。她转向长宁,好奇道:“公主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曾经看到过太宗皇帝题字的海图,可惜先帝未能承继她的事业。后来又看了些博物志,风物志的。”她最初时候的志愿只是自己走遍州郡,踏过名山大川,亲眼看太平盛世中的浩荡山河。可现在想想,未免太天真了些。她现在选择的路,或许一辈子都将困于宫城。但是总会有人来当她的眼,来替丈量这片土地。

长孙微云轻声道:“公主的理想都会实现的。”既然能对付突厥,自然也可以打得禁卫军抱头鼠窜。长宁对那个位置是志在必得。长宁的确也是那样想的,她不想留下千秋骂名,可为了实现抱负,她不在意后世人的议论。

沉浸在了美梦中半天的杨采薇忽地反应了过来,抬头看了长孙微云一眼,得意洋洋说:“那是肯定的,阿鸾最厉害。”去年今日,她还将长孙微云当敌人,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已经认可长孙微云了,就算暂时被同安请到府上修书,那也是她们的!

庄园里地方大,看完了图纸后,在长宁的坚持下,温秋水还是很无奈地现场实验了一遍蒺藜火球的威能,跟她描述得相差无几。蒺藜火球爆炸后顿时将带刃的,烧通红的铁蒺藜散播到各处,就算突厥骑兵再厉害,被这么一扰乱,军阵肯定会大坏。

“我与墨娘子她们再想想其他点子。”温秋水又说道。

“你缺什么尽管提,我命人找来。”长宁认真说,她知道,要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才能有进步。

一行人在庄园里待了大半天才回去。

长孙微云今日没有留宿长宁公主府,而是回到了宣阳坊中。只是在进门的时候,她瞧见了长孙渊之的小厮抬着担架归来,上头趴着的长孙渊之面色苍白如纸,口中时不时发出几道哀嚎。长孙微云觉得奇怪,便问了几句。这才知道,长孙渊之与一群纨绔弟子出去放鹞鹰,结果未曾避过农田,还纵马践踏庄稼,被长安令柳永泰逮了起来,各打了二十杖。

长孙渊之往日里游手好闲的,没少干斗鸡走马的事儿。过去长安令是如今的京兆少尹严武,会看在梁国公府的面子上轻轻放过。可现今的长安令柳永泰可不是好相与,紧抓长安风气!她这兄长是忘记了先前那群长安恶少的下场了吗

“你那是什么眼神”长孙渊之见长孙微云蹙眉,立马拔高了声音叱骂,只是那二十杖打得一点都没留情,身上血迹斑斑的,一动弹就痛彻心扉。

长孙微云往边上避了避,又问:“请大夫吗”

小厮可不敢对长孙微云甩脸色,忙叉手说:“去了去了。”

长孙渊之被柳永泰杖责之事,到了府中又是一阵鸡飞狗跳。长孙盛对这混账孙子骂也不是打也不是,长孙肃则是一直在辱骂柳永泰,不知道柳永泰哪里来这么大胆子跟他们家作对。李容若虽恨铁不成钢,可见着长孙渊之可怜兮兮的模样,不免暗暗垂泪,尤其是到了夜间长孙渊之高烧不退,更是惊惶不安,求神拜佛。

挨打的可不是长孙渊之一人,还有其他高官的子孙。他们很想弹劾柳永泰一回,可偏偏这人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找不到污点,只得另想办法。他们暗地里骂柳永泰几声出气,不过到了宫里,则是由长孙贵妃为首,向天瑞帝哭诉家中子侄的凄惨状况。天瑞帝被吵得头疼,一个长安令,做人不够圆融,引起朝堂不合,那换了就是。在长宁入宫批阅奏抄时,天瑞帝便提了一句。

长宁搭着眼帘,心中微沉。柳永泰是她先前奏请提拔上去的,要是可以,她恨不得让万年县县令也是自己人,怎么愿意给长孙盛他们机会再说了,这事说到底还是那群纨绔子弟的不是,凭什么罢免柳永泰。她不动声色地看了天瑞帝一眼,说道:“我听说的有些不一样。长孙渊之已得门荫为郎官,他不当值就算了,还放逐鹞鹰,纵马践踏庄稼,将我大周律法置于何地坊间都说阿耶是贤明天子,柳永泰才敢不惧权贵,维护百姓生活呢。君臣相得,是一段佳话。那群纨绔不思进取,柳永泰代为教训,梁公等人感恩都来不及呢,怎么会怪罪呢”

“贵妃娘子很识大体,只是在深宫中,道听途说,得到的消息不够全面。恐怕是有心人刻意挑拨,想要戕害贤臣呢。”

“可那二十杖也过于心狠了。”天瑞帝对柳永泰没有太浓郁的恶感,一听长宁的话便开始犹豫了。

长宁说:“阿耶秉公处理诸事,又心怀慈悲,体谅朝臣,怜惜他们的子侄。若实在放心不下,便遣太医署的医官过去看看那些朝臣们一定能明白阿耶的良苦用心。”

天瑞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立马吩咐太医署医官前去。

长宁说了几句吹捧圣人的话,这事儿在圣人那处就翻篇了。不过嘛,《京报》上还是要刊登的,在夸耀天子的同时,她要打击长孙盛在坊间的名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