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墓穴
宝玉带头在山坡上溜达,发现了一片低矮的草丛,这和周围那些茂盛参高的林丛可有些违和,所以这一大片地方,有些许蹊跷。
这寻龙点穴也分“望、闻、问、切”,现在要问有什么蹊跷,就得用上这其中一门的“望”。
这望就是望气,看地势,看山川草木,地理环境配上这古代风水学知识来鉴别古墓的位置。
有古墓的地方,由于泥土曾被翻掘和踩踏,庄稼和杂草的长势会比周围那些正常生长的差一些。
再者就是遇到群山环抱、山势绵延起伏、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就更不用说了,这行外人看上一眼望上一望也会不禁感叹一句这等地方风水上佳,那古人自然不会放弃这等绝佳的栖身之所。
宝玉三人往这片低草丛里走,看到这大树根旁有个小土坡,再往下就是一个接近垂直的小断坡,宝玉走到坡边上蹲下身子费力的挖起一把泥土。
先用手指捻了捻,后又放到鼻子前闻了闻。
“闻”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过说起来倒是简单。“闻”分两种,一是用鼻子闻气味;二是耳闻,耳闻说白了就是你用耳朵听一听声音。
这依据不同的气味就可以判断出这地下是否有古墓,这说起来是简单但这真要闻起来还是得下不少工夫。
那花是香的粑粑是臭的谁不知道呢,抓起一把土闻了闻说一股土腥味,那不废话呢嘛。
得闻得细微一点……
这秦汉时期的古墓,经常灌注水银和朱砂进行防腐。而唐宋之后便通常是往墓室的墙壁上涂青膏泥。这青膏泥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葬具潮湿和渗水,以保护葬具使其不至于过早地腐朽。这明清的墓葬多字砖石构造,那气味就更重一点。
这还不算,这被盗过的和没被盗过的,味还不一样,学问大着呢。想学啊?别做梦了。
这耳闻呐,就是听风,听雷声。这古代墓葬回填泥土,这古墓越大回填的越多,但随着年代的推移,这泥土必然会自然沉降,造成一种外实中空的情况。
这样的墓室一遇到外界较大的震动,比如打雷,就会往地表上传达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声音。这古墓年代,大小规格不同,传出来的声音也不同。
既得鼻子好使又得听力极佳,宝玉就是这样的,人家花了好几年特意去练的嗅觉和听觉,人比人气死人吧。
宝玉丢下手上的泥土,拍了拍手,迈开腿从断坡跳了下去,这断坡离地面也就一两米的落差。
宝玉弯着腰看了看这断面上的土质,看向他俩,
“下来吧,就这了。”
朝阳一个高跳了下去,似信非信得问怎么看出来的。
宝玉指了指脚下的小土坑,伸手拍了拍面前的大土坡,说道,
“这土坡不是自然形成的,是打盗洞时挖的土都堆在了这。估计能有个一两年了风吹日晒的现在已经看不出痕迹了,但这颜色和气味还是有点区别的。”
宝玉用脚拨开土坑上的枯草,用脚尖画了个圆和朝阳说,这就是盗洞口。
宝玉招呼朝阳报警,朝阳从包里拿出手机,翻开手机盖,滴滴滴的按了110。
过了一会合上了电话,和宝玉说,
“警察和考古那边的人一会就来。”
宝玉从包里拿出折叠的工兵铲,意识是他和朝阳先挖着,省着像上次一样一个领头的不听劝阻非要在大门挖,结果中了机关受了伤,他们俩还连带着受处分。
朝阳也从包里掏出折叠铲伸展开来,仰头看着站在山坡上的婧妍,伸直手臂把铲子递了过去,
“女士优先呗。”
婧妍看了看铲子,伸出手刚要接。
朝阳立马又收了回去,嬉皮笑脸的,
“嘿嘿,逗你玩呢。”
宝玉和朝阳一起你一铲我一铲,挖了半天这土坑已经能有一米深了,宝玉和朝阳站在坑里也就上半身露在地面上。
朝阳把铲子杵地上抬起脚准备把铲头踩进土里挖的更多一些。脚刚把铁铲头踩进土里,还没来得及收回来,这盗洞突然向下凹陷崩塌了下去,两个人下意识的喊叫,宝玉,朝阳连着两把铲子一起滑进了盗洞。
婧妍一看情况不对便飞身跃下,蹲在洞口查看情况。两人沿着向下的台阶滑了能有五六米米深。
宝玉和朝阳哀嚎着,宝玉捂着后背站了起来,朝阳更是捂着屁股嗷嗷叫,
“哎呀我x……我这一路顺着楼梯下来顿~顿~顿的,屁股给我跌好几半了。”
宝玉往下看,墓室里边漆黑一片,宝玉扶起朝阳来,
“快起来,我们上去。”
朝阳把手搭在宝玉肩上,咧着嘴哀嚎,
“哎……慢慢……慢点……”
宝玉鼻子一吸,周围的气味有点刺鼻
“等会……这墓里味道有点怪……”
朝阳看向宝玉,问他什么味?宝玉说好像是矾酸。”
朝阳一听一把扶住了宝玉,这矾酸在墓里是作为一种防盗机关,要是不小心沾上了那可就立马烧的连皮都没了。
“快快快……快快……快上去!”
宝玉和朝阳相互扶持着往上走,到了盗洞口婧妍伸手拉了他们一把。
不一会,警方和考古人员都赶来了,包围了现场,拉起了警戒线。
朝阳一手揉着屁股一手递给警方递上考古许可。
宝玉和警方表明了身份,一大串的介绍简单点说就是官方的、正牌的、发丘天官,并且这个身份是严格保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