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阴山将军墓
我的家乡位于大青山一个叫白骨沟的地方,地处晋、京、冀、蒙四省交界,阴山山脉的末端。
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与游民民主争夺的重点地区。
我们那里一直流行着一个传说,自老一辈去世之后,鲜少有人知晓。
这就要说到我爷爷那辈,我爷爷小时候家里还尚可,祖父祖母都是地主公婆,小时候上过私塾,后来动荡,家族落败,被打回了底层农民。
就说1960年的时候,这个闭塞的小山村突然来了五个外地人,姓孙,是南方的一个大家族,开着两辆汽车浩浩荡荡的进村,说是过来勘探的。
大家一看后面的卡车上用油布盖着,里面鼓鼓囊囊的,猜测装的可能就是勘探用的机器,村民也都没有多想!
队伍里领头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精瘦精瘦的,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在村长的带领下找到了当时村子里唯一能识文断字的爷爷。
村长把人带到之后就走了,孙老头走到爷爷跟前打量了他一眼,聊了几句之后就问起了村子里的那个传说,末了还塞给爷爷五十元钱。
五十元钱在现在不算什么,搁在六十年代,相当于职工两个月的收入!
爷爷经不住诱惑就把自己从村子里老人那听来的传说全都讲给了他们,说白骨沟之所以叫白骨沟是因为这里是古时候的一个战场,一场战斗下来死伤无数。
尸体不及掩埋,就直接扔到了一个天然的沟壑之中,尸骨堆积如山,因此也叫白骨沟,或许是觉得这个名字不吉利,建国之后名字就改叫关庄。
听说当年一个带兵打仗的大将军死在了战场上,尸体就埋在山里,因为战功卓著,被皇帝下令厚葬,但谁也不知道人埋在哪。
听爷爷说完,几个人便说要在村子里找几个人协助他们勘探,事成之后会付给他们一些非常可观的报酬。
那个时候没有东西吃,村民都饿红了眼,一听说有钱赚,没有不答应的,扛着锄头铁锹争着抢着要参加。
爷爷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因为成分不好,过三十了也没能娶到媳妇,他倒是看得开,以前读书的时候看过不少书,对那些奇奇怪怪的事非常感兴趣,就自告奋勇也要参加。
所谓的勘探就是听从上头的指挥,人家说让你挖哪就挖哪,大家闷头苦干,十分卖力。
他们对这些人要干的事不感兴趣,反正有钱赚就行,越干越起劲,直到有人一锄头下去砸在了一块大石板上,工作才结束。
挖到石板的那片区域,被孙老板一伙儿人圈了起来,不让任何人靠近,对外声称是为了保密,谁要是乱说就是泄露国家机密,是要吃枪子的!
村民比较淳朴,人家说了就信了,还有一丝庆幸,没想到自己一个小村民还能够接触到国家大事,一个个赌咒发誓保证不说出去半个字!
听我爷爷说,那块石板就是他最先挖到的,他认识字,懂的多,晓得是一块年代久远的墓碑。
爷爷回到家里,越想越不对劲,对方做事神神秘秘,这搁在谁心里都忍不住好奇,特别是爷爷这种包打听,于是当天晚上,我爷爷就提了一盏油灯,偷偷跑到后山,想要一探究竟。
结果还没走到,就听见轰的一声闷响,震的脚底下打颤,惊魂未定之下鼻子里窜进一股特别浓的火药味,猜到孙老板他们这是在炸墓。
爷爷虽然没见过考古是什么样,但也知道这么大的动静绝对是在搞破坏,他见过不少当官的同志,一个个说话斯斯文文,办事有条有理,绝对不会是他们这样,猜测这伙人很可能就是传闻中的盗墓贼。
爷爷听别人说过不少民间的奇闻异事,其中就包括从古至今那些专干盗墓勾当的人,这帮人可谓是身怀绝技,有的白天为民晚上拉帮结派干起盗墓的勾当,有明盗也有暗盗。
明盗,在爷爷看来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炸毁圆明园,就是明盗,最著名的要数民国年间的军阀孙殿英,明火执仗的干。
暗盗,就是一伙人勘测好古墓的位置,趁着月黑风高,四下无人之际,分工明确,挖洞的挖洞,望风的望风,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盗完就走,也不知道毁坏了多少古墓。
只是爷爷不明白这墓里有什么值得他们如此大费周章,如果是一般的盗墓贼肯定是偷偷的打个盗洞,盗完就走了,可这伙人,不仅雇了大量的村民挖掘,连火药都用上了,爷爷直觉这个墓不简单。
爷爷摸到一块大石头后面藏好身形,前方不远处一个带金丝眼镜的老头正跟一个中年人说话,说的是方言,爷爷那个时候没出过远门,不知道是哪的人,说的话也只听懂了个大概,好像是说这个墓不好弄,盗了这么多年的墓,从来没见过这么难搞的,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只有爆破这一条了!
又说他们很可能来对了地方,希望里面能有他们要找的东西,正说着,前面再次发出一声巨响,整个脚下都跟着晃了一晃,爷爷双手紧紧捂住脑袋,等到碎石落下,忽然有个人叫道,“开了,开了……”
爷爷伸头出去,见金丝眼镜和中年人都往那边跑,前方灯光晃了晃就消失了,想来是进了墓中!
爷爷本来想跟过去一看究竟,后来一想,对方人多势众,干的都是不要命的营生,万一要是被他们给抓住拉去陪里面的尸体可就完犊子了,就没敢去,一直在外面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