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新的朋友
第244章新的朋友
比起津门那一次的酒店,这一次明显差一些,要说起来魔都的经济可比津门要高,高档酒店更多,眼下这般,也只能表示这个综艺节目组比较穷。郭书喻刚来,薛果就主动找了过来,听到郭书喻的抱怨,薛果忍不住笑道:“你这还好了,好歹是里外套间,很多甚至都只是商务间。”
“上一次不一样,那是老何自己投资的节目,肯定不缺钱,而且人家那些酒店什么的也都认老何,愿意给他一个面子,打个折什么的。”
“这一次是剧组掏钱,虽然也找到几个投资商,但毕竟不像是自己投资的,经费即便是超了也能够随时补上,这种,一般前期都比较节省。”
“毕竟还有经费限制!”
郭书喻实际上也就是随口一说,他对住的地方实际上并不挑剔,要说富起来,不也就这两年的事情,还没有养成锦衣玉食的习惯。
甚至郭书喻比起剧组里的大部分年轻人更能吃苦。
见到郭书喻不在意,薛果继续介绍道:“咱们这一整层都被剧组承包了下来,嘉宾一共是六位,老何、我你,另外还有一名比较知名的演员,此外就是两个小伙子。”
“那个演员你可以好好的认识一下,演技不错,算是青年里面比较不错的,而且也很礼貌,那两个小伙就算是现在说的小鲜肉,模样挺帅!”
“h国那般过来的?”
一听郭书喻的语气,薛果就知道郭书喻对那边过来的有偏见,忍不住说道:“实际上两个小伙都挺不错,也挺有礼貌的。”
“我觉得现在网上的一些评论有失偏颇,也不是所有的小鲜肉都没有演技,你要说跟那些老牌的比,那肯定比不上,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也在努力。”
“我倒是觉得那些喜欢耍大牌的人更可恨。”
“一样可恨!”
瞧见郭书喻认死理,薛果笑着指一指郭书喻,摇摇头不再替那些人辩解,反正要相处几天的时间,不急。
回到房间收拾收拾东西,薛果就给郭书喻打来了电话,叫他一起去吃顿,瞬间跟其他人都认识一下。
郭书喻一出房间,正好遇到一个面熟的,刚才薛果一直没有说有演技的那个明星是谁,现在郭书喻才知道原来是董小浩。
这位算是当天国内年轻一代的扛鼎人物了,电视剧、电影双面开花,评价相当不错,而且还没有什么绯闻什么的,个人风评相当好。
郭书喻也比较喜欢这位,主要是他的一部现代创业电影让郭书喻记忆犹新,只可惜,他无缘于影帝。
“郭先生!”
那边明显认出了郭书喻,笑着同郭书喻打一声招呼,郭书喻急忙回应一句。
“刚才薛哥还说有一个演技很好的,我一直在猜是谁,没想到是您,我特别喜欢你拍的创业者。”
“谢谢!”
听到这话董小浩急忙表示感谢,虽然是明星,但是跟郭书喻这样的百亿富豪比起来,社会地位上还有很大一段差距,所以董小浩表现的有些诚惶诚恐。
“董哥,你应该比我大几岁,我就叫你董哥吧!见面就是缘分,希望今后有合作的机会。”
话是这样说,可除非郭记在圈子里站稳脚步,否则两人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小,毕竟现在算是董小浩事业的黄金阶段,他可赌不起。
当然,郭记如果能够在娱乐圈站稳,那自然例外。
郭书喻的话让董小浩忙说您客气,随后才说道:“之前薛哥说您也来参加综艺节目,我还有点吃惊,毕竟您这身份,估计很难抽出时间来。”
“我跟那些企业家们不一样,郭记有专人管理,我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事情做,前段时间还参加了何哥的一个节目。”
“访谈类节目对吧!下一期邀请了我。”
实际上董小浩很想问问,如果你不管企业的事情,那下面岂不是会架空你?但因为刚认识,还不熟,这样的话自然也就没办法说出口了。
现在郭记很火,董小浩也听说过这个名字,不过他正是黄金阶段,拍电影、演电视剧、还有综艺节目、商演什么的,他还真抽不出时间关注这些事情。
也就是知道嘉宾有郭书喻,这才简单的瞧了瞧,然后就知道,这位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现在已经身家百亿。
富豪排行榜上的一代新秀,则可不仅仅只是国内的富豪排行榜,而是全球的,而这也是董小浩对郭书喻万分客气的主要原因。
不是势力,来的就是一个普通人,那董小浩也会用平常心对待,但是这样级别的富豪,董小浩肯定要拘束一些,尤其郭书喻还是年轻人,猛地获得怎么高的成就,难免会盛气凌人一些,虽然薛果对郭书喻的评价一直都很高。
一开始董小浩还想着,接下来的节目中尽量躲着点郭书喻,免得招惹上什么麻烦,不过现在看来……郭书喻实际上还挺好说话的。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天,郭书喻说一说郭记的事情,董小浩一直在南方,所以他竟然还没有吃过郭记的糕点。
“正好我带来了一些,待会我那拿给董哥你尝尝。”
“可就先谢谢了,虽然我没有吃过,不过之前我剧组里一个妹妹很喜欢吃,中途的零食都是郭记的糕点。”
郭书喻说郭记糕点,董小浩则说自己片场的那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某位导演走错了片场,一直到开拍才反应过来,训斥了对方剧组好几个人,以为男女主角耍大牌不过来。
“那边的剧组就一直没有解释?”
“我们导演是国际大导演,那边就是一个小剧组,自然不敢说话,要不然导演也不会认不出来,都是陌生面孔。”
“不过那对方也赚了,我们导演后来也觉得不好意思,特意又过去帮他们执导了几个片段,指点了对方导演一些小技巧。”
“导演这个行业,实际上主要还是吃天赋,不过一些小技巧那都是经验积累起来的,有人指点,能够快速达到更好的效果。”
“咱们国家电影史发展的特别快速,很多东西都是曾经在没有条件下,想办法替代的,对一些大剧组来说,那些小技巧可能没什么用,但对资金不足的剧组来说,能省不少钱。”
说话间,董小浩还给郭书喻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战争氛围的烘托,有时候一些烟尘就能凸显出千军万马的效果,根本不用特效,几十名演员就可以。
到楼下,何向东、薛果和两个不认识的年轻人已经在聊天,郭书喻多瞧了那两名不认识的年轻人一眼,的确很潮流很帅气,而且个头也很高,两人都在一米八以上,如果光看身体条件,人家可比郭书喻高出一个档次不止。
当然,加上其他的,郭书喻几乎可以碾压他们了,毕竟郭书喻比他们的财富多了不止亿点点那么简单。
“何哥、薛哥!”
郭书喻很随意的打一声招呼,何向东点点头,薛果则同郭书喻介绍那两名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