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 种田的遇上个全家被流放的 - 是个倒霉蛋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

且说凭靠那一百斤的粗粮加上袁哥儿和冬哥儿的接济,又宰了两头羊,愣是撑了两月之久。

两个月来初时县城里的乞丐多到屋檐下密密麻麻,后来手脚健全的多数往各地分散奔难,留下的老者,稚儿,一天天的变少……

那乱坟岭的恶臭两月不绝。

胡屠户实在是个喜欢孩子的男人,回乡避难时看得到的乞讨细崽全被他大手一捞拽上了马车,一起回了乡下避难。

把乡下老屋挤了个满满当当,每天白日里热热闹闹,阿父阿爷的不绝于口,叽叽喳喳的雀儿似的闹腾。

——

县城铺子开门的时候价格回落了下来,仿佛一切都平静了下来。

这片土地上的人苦日子过惯了,灾难过去留得命在,就又开始劳作耕耘,调养生息。

松茸。

有的人家地里的玉米打顶了,有的人家院里的叶菜清脆,那山上羊肠小道上又有牧民和他的牛羊马匹穿行。

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官家堂屋,木买村长坐在客位,掌握着茶碗,“那孩子没了,被草草收了身。”

沈逸跟着叹了口气,小铃铛的哥哥没了,发现尸首的村民就地掩埋了。

消息传了回来,木买村长特来通知一声。

与此同时,先前打仗的边境线上敌对方向那边的大头兵们跟本国士兵互相戒备着,他们身后是各自国家的工匠们,开山凿石要修一条三辆马车宽的大道,还在不停的从后方运来材料要修二层楼高的铺面。

两国讲和,代价是彼此的邻国灭了。

大邑接壤的邻国有三,蒙东,胡异,刹湖。

蒙东一直跟大邑起边境冲突,这次开战的也是他们。

胡异答应跟他们合作出兵攻打大邑,但胡异的众多兵士出征大邑必须经过刹湖的边境线,刹湖似作开战,也迅猛派兵边界。

四国之中唯有大邑边境驻扎得兵员最少,支援也最难,国土面积大,边境线又苦寒陆远,没有将军愿意过来坐镇,都是得罪过将军们的人安个好名头送来边境驻扎,落得个明升迁暗发配。

消失的那个国家自然是蒙东,胡异被拦在自家门口过不来,兵士太多又等不到蒙东的探子和答应的先备粮草,带队的将军每天听着属下报备的粮草损耗牙疼,光棍得打报告要返程。

他可不想啥好处没捞着,平白无故浪费家国的粮税还跟不好惹的刹湖打上一战。

刹湖看似警惕着胡异的军队,实则大部队从腹地绕道直入蒙东都城。

月余,蒙东消失,被刹湖并入。兵贵神速,一个国家的灭亡居然只需月余。

刹湖绝有高人坐镇。

这不刹湖一封建交书传到大邑,说先前跟他们打战的蒙东被灭了,现在想商量下各自撤回自己的兵士,又在边境线上修广场开大道建个两国通货的新城池,在口岸令两国来往互通。

大邑的皇帝没收到什么金贵的礼品有点不太爽,但人家刚把大敌打没了,现下国土面积又增多,跟大邑接囊太多,不好拒绝。

反正他也不看重边境那野蛮之地,那里是他给他的罪臣们准备的好去处。

于是只在两国边境士兵们最先得到停战谈和,合作共赢的好消息。

现在两边颇有点对着攀比的意思。

你看我这边马路修得平实宽阔笔直,我的良驹骄兵,我的工匠鬼斧神工……

两岸的子民在忙着安身立命,根本不好奇口岸的军事。

收割玉米,种下冬青稞的时候时间由夏转凉入了秋。

两岸子民在收获中慢慢知道了自己的国家要在家门口给他们修个美丽的城池,与对面的人们交流,以物易物。

以后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京城/王都的好东西了,对岸的好东西也能瞧个新鲜。

全天下最敏锐最聪明的商人们早早的开始铺货,购置打造新的马车,招收手下,等着吃下第一口螃蟹。

于是理县的镖局回来了,还扩宽了门脸,门里门外络绎不绝。

给官二换了粮食的平村老夫妻两,也如愿的等来了孩子的口信。

县上来了比前十年加起来还要多的行商,他们背后的老板们都想要得到口岸的一块地皮,兴建土木,修自己的铺子。

一时之间县里的建材价格疯长,商人们趋之若鹜。

民居物资因为行商们带的足量价格竟是大跌。

如今外面的荞麦面,大米,小麦粉,通通都很便宜,理县的人们何时过过这种好日子,家家户户都拿钱屯上了不少。

行商们带来了大量的粮食,药材,熏肉,正是理县的人们最需要的物资。

如今县里四处开矿采石供给新城修建,大量招用劳力,于是吃苦耐劳的汉子们去采石采木运输,得到了足够养家的酬劳。

官家二人定然前往。

官二靠着自己对边境的了解进了行商们的运输行列,官家老大官恒被县老爷招去当了主笔,原来的老熟人主笔被发配到木料场管账去了。

行商们大兴土木,矿场木料场的收入就足够惊人,再有行商们过来交付的庞大的商税,另有军队那边的大量粮草支出,这些流水太庞大了,县老爷身边无一人可担此任。

官恒带着自己以前做过的账房经验自荐,得了那劳心劳力但收入十分可观的差事。

入职当天就得赏五枚银锭,整整五十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