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这句台词相信很多人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她就出自家喻户晓的金嗓子歌后周璇演唱的名曲,《夜上海》。该曲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香港故事片《长相思》插曲。
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基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向来著有东方巴黎之美誉。同时还是一座充满活力与包容、机遇与挑战的城市。其中热门红色文化旅游打卡点为一大会址纪念馆,渔阳里,四行仓库纪念馆,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等。
而这就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大上海(别称:魔都)
我叫张寒,字静生,1995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共青团员,目前就职于一家外资企业,主要从事人事后勤方面的工作。
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都非常忙,所以平时都是由我外公和外婆一手带大的,因此在我人生记忆当中他(她)们就是我最亲近的人,也是我最爱的人,当然还有我舅舅,姑姑,表哥,表妹等,他(她)们同样给予我人生道路上诸多帮助与鼓励,让我勇于直面困境,在追梦路上永不停止。
2011年6月份初中毕业于上海市董李凤美康健学校,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就像是自己的母亲一般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都能沉浸在学习和生活的欢乐氛围之中。而这就是我所就读的母校,之后在母校老师、教导处主任杨红松老师和原校长李冠华老师两位的引荐之下,我便来到了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东安校区(以下简称:纪勋初职),开始了接受为期两年的职业教育学习生涯,目前本人最高学历为中专。
九年制义务教育虽然很漫长,但非常快乐!很充实!因为在这里有来自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资深教师一对一手把手指导教学。其中上海市董李凤美康健学校原校长-李冠华同志,更是被誉为人民优秀好校长,她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见,开创了中国特殊教育的先河,帮助无数残障人士及残障人士家庭实现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展现出了社会主义人道精神。因此李冠华同志认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文明程度与人权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她把“改善残障儿童受教育状况,提高残疾人素质、温暖残疾人家庭”作为治校办学的神圣使命,坚持“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进步相一致”的指导思想,获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而我作为上海市董李凤美康健学校2011届的毕业生很荣幸能成为李冠华老师的学生,同时非常荣幸成为董李凤美康健学校的终身荣誉校友,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身份,董李凤美康健学校校运动队的初创成员,见证了该校校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还代表学校校队征战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等,获奖无数。其次我还是杨红松老师最得意的门生,经她之手教育的学生基本上都会珠心算这门技能,因为珠心算本身就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很奇妙的算数法则,而这门算数法则就是珠心算导师杨红松老师自创的,它的成功案例同样获得了学界认可。尤其像对数学方面不感兴趣,甚至说,对百以内加减法一点都不会的学生,杨红松老师作为这方面的导师都会耐心指导,从零开始起步,直到你学会为止,由此可见,杨红松老师对于学术研究的执着与热情,感动了无数残疾人家长的心。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份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执着,才能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化为可能。总之一句话,母校老师都非常棒!在我们那一届毕业出来的学生不是进入阳光之家,就是进入上海市纪勋初等职业技术学校继续深造,因为母校老师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国之栋梁,为民族做出贡献。
最后想说:我的人生命运因她的出现而发生改变,感恩有你,一路相伴!
在此我呼吁董李凤美康健学校的校友们:特殊教育不能忘,九年义务教育更不能忘,因为我们要始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珠心算改变生活。同时也要时刻牢记母校老师的尊尊教诲,勿忘校训,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