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下洞的时代 - 深秘之境 - 无良蠢汪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深秘之境 >

第1章:下洞的时代

早晨,灰雾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天空微亮,小贩叫卖的声音响起,悬浮汽车的反光条闪烁着,这是种特殊的发亮材质,光亮不会发散,但足够人们在视野有限的雾霾天气中及时躲开车辆。

早起的老人安静地坐在门口的躺椅上,见着浓雾中不断川流着全身发光的人或物,连一只小哈巴狗都套着荧光的背心。

“爸!你又不穿避让服!给人撞了怎么办!?”冒着蓝光的年轻熟练地在家门口找到了悠闲的老人,又是气氛又是担心。

在这样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天气,几乎所有的商家都会在发售的服装上融合荧光材料,穿上这样的衣服,可以有效地让别人注意到自己,自己也可以注意到别人,避免了没必要的碰撞,最重要的是得让车能看到你,不至于走着走着人就没了。

这类衣服统称“避让服”。

“那东西穿着难受。”老人顽固地摆摆手,如果在室内,年轻人不会勉强,可老人偏喜欢在外面坐着,还不穿避让服,他这身子骨要是给人撞了,那都不用叫救护车,直接拉火葬场去。

“至少给我戴上这个!”

一个发着绿光的渔夫帽盖在了老人花白的头发上。

年轻人做出了让步,老人不舒服地调整了下帽子,还是听劝地没去摘下。

贴满反光条的建筑,持续亮着白光的街道,街上的提示文字发着有些刺眼的光亮……所有的活动都在井井有条地继续着,从浓雾第一次降临的混乱到现在有条不紊的生活,经过百年的洗礼,人们早就习以为常。

……

4区,2栋,3718号内

陆远蜷缩在被子里,黑发散落在枕头上,一旁的闹钟不断作响,陆远受不了了,磨磨蹭蹭地从温暖的被窝中伸出一只手去够闹钟。

第一下摸了个空。

陆远小幅度地向着声响处挪动着身子,手再一次摸了过去,成功按掉开关,烦人的声音总算消失。

正当陆远把手收回来,打算再睡五分钟时,昏暗的房间里,电视突然亮起,满格的音量播放着今天的早间新闻。

“各位观众早上好,现在是深秘2170年11月15日,7点整,已经持续三个月的浓雾并没有减退的迹象,专家表示,这次的浓雾之所以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可能是洞内出现状况……”

陆远闭着眼在床上摸索着遥控器,他妄图关掉电视,营造美好的睡眠环境,可惜遥控器在昨晚被有先见之明的他放在了床底。

一番摸索后,陆远不甘地睁开眼睛,艰难地从床上坐起,电视的蓝光照亮了他的脸庞。

电视上,女主持人还在念着通稿,陆远在发呆几分钟后,也终于下了床,朝着卫生间的方向走,几秒后,他又返了回来,穿上拖鞋,如同梦游般迈着步子。

……

七分钟过去,洗了把脸的陆远精神十足地从卫生间出来,丝毫不见刚起床迷迷糊糊时,没看路,撞在卫生间门上的窘迫。

去厨房热了个三明治和牛奶当早餐,等到陆远坐到沙发上时,主持人已经结束了所谓的“专家解析”,开始播报昨天的下洞情况。

“就在昨日,由我国组建的下洞团队于3区12号洞口进入,据统计,这次下洞团队一共有273人,其中3名顶尖深秘研究专家,十名在伍军官,60名服役士兵,200名平民志愿者,共组成了今年官方下洞第84次中,人数最多的一次下洞……”

“连专家都派下去了,那帮只会在洞口观望的老爷子们还挺有种的......国家还真舍得。”陆远咬着三明治,不禁感叹一声。

所谓下洞,是持续了百年的活动,那年,伴随着巨大洞的出现,浓雾也在同年降临,下到洞里的人,再没有出来过,不知死活,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对下洞的热情。

尤其是那种有强烈愿望的人。

任何人,在出生的时候,除了大哭呼吸以外,有一句话深深映在脑海中,像是刻在灵魂上一般

——下达洞底,深秘将满足你的一切欲望。

在那个科技不算发达的年代,这是神迹,到了科技发展高潮的现在,这种东西,依旧还是被认定为神迹。

为了无法实现的愿望而去下洞,在这个时代不算稀奇,可以说是常见。

更何况洞里还有无法估量的能量,为了这些能源,国家也会参上几脚,就比如新闻上播报的下洞队伍。

国家占的下洞人数不多,主要还是那些民间人物。

洞分布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大小不一,目前发现最大的一个洞在南极冰川上,半径达到了1451千米,基本占了半个南极。

最小的只有半米多宽,仅通一人。

但无一例外,全都深不见底。

要是有人想下洞,随便在街上溜几圈,基本可以找到六七个洞,可以说,下洞比吃饭还要简单。

这也是造成人民下洞人数远超国家下洞人数的主要原因之一。

……

陆远吃掉最后一口三明治,配着牛奶,感觉胃部暖洋洋的,看眼时间已经不早了,他快速换好常服,至于避让服,套个外套就行。

拉上发着青色亮光的冲锋衣拉链,陆远背上包,将墙上挂着的长刀取下,别在腰间,想了想,他又将一个相框内的照片收了起来,放在背包的夹层内。

至于钥匙……那种东西已经不用了。

“希望我还能回来。”

陆远关上住了八年房子的门,他今天,要成为众多下洞者间的一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