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美梦落空
出事了!出大事了!回到设计院上班第一天,传来了一个震惊全院的消息,省院设计的海州有机化工厂某个精细化工项目出了大问题,业主直接找上门来兴师问罪。
省院上下顿时传闻纷纷,有说是厂房歪了,有说是设备漏了,还有的说是少设计了设备,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707办公室里,叶守丰、寇万山、陈瑛和刘梅等人也在激烈讨论着究竟出了什么事,赵忠诚对这种事也很感兴趣,少有的参加了讨论。
耿志远则被岳院长叫到了二楼会议室,参加院里召开的专项问题分析会。会议一开始,首先由负责该工段的宁西化工设计院工艺设计人陈威介绍情况。
陈威指着投影上的压缩机得意道:“传统压缩机基础都是从地面起来的,既占用一层空间又增加了土建投资,所以我大胆创新做了调整,将压缩机基础直接落在二楼主梁上,这个是经土建计算过的,没有问题。”
结构设计人牟振邦叫屈道:“你当时提的条件只有静荷载,没有动荷载和振动频率。”
“压缩机自带减震底座,我认为震动不会传到楼板上,所以不需要提。”陈威胸有成竹道。
岳为本瞅了一眼韩英杰:“韩总,你有什么意见?”
韩英杰略一犹豫道:“规范上要求大型压缩机基础必须是独立基础,这次是个中型压缩机,按理说也应该设置独立基础。”
“康总,您的意见呢?”岳为本又问向了退休返聘的总工康正铎。
康正铎清了清嗓子不客气道:“压缩机基础怎么能落到二楼楼板上呢?这不是创新,是胡闹!谁教的你?你老师是谁?”
坐在他身旁的韩英杰忙附耳道:“康总,他不是咱院的,是借调的宁西市院的。”
“哦,怪不得!”康正铎厉声道:“搞设计必须要严格遵守规矩,什么是规矩?就是你手头的那些标准规范,它们是前辈们血泪教训的总结,你不按它规定的干必定要出事,说不定会出大事。”
康正铎不留情面的批驳和怒斥让陈威颜面顿失,他虽然不服气,却也不敢当面顶撞省院老总工,低着头暗自生着闷气。
“耿工,应力分析能分析震动破坏吗?”岳为本又向耿志远问道。
耿志远一愣,赶紧道:“动态分析可以,但是只针对管道。”
他想了想接着说道:“岳院长,这个事只能从地面重新做压缩机基础,放在楼板上再怎么设计它都会震动的。”
“我认为我设计的没错!”陈威见省院的人把责任都推给了他,顿时急了眼,辩白道:“有减震底座,不应该有震动。这是创新,不是胡闹!”
耿志远见他钻进了牛角尖,望着这个可怜固执、自以为是的家伙,冷笑着摇了摇头。
“向主任,你怎么看?”岳为本又朝土建室主任向云泽问道。
向云泽淡淡一笑道:“咱们院土建专业不会犯这种幼稚的错误,即便工艺提出这种条件,我们也不会做的,明显不符合规范要求嘛。”
岳为本沉思了一会儿道:“原因找到了,下一步咱们得想个补救的法子,要不然不好给厂里交代。”
韩英杰笑道:“办法小耿刚才不是说了吗?重新从地面做基础,保准解决问题。”
“啧……”岳为本为难道:“这得砸楼板和梁,厂里不一定愿意呀。”
“厂房结构必须跟压缩机基础彻底分开才能断绝震动传播途径,重新做基础是唯一解决的办法。”向云泽也是一样的意见。
“那好吧,我再跟厂里商量商量。”岳为本皱着眉头道。
散会以后,耿志远瞧见陈威垂头丧气的走出了会议室,原本他还做着能被省院留下的美梦,这下子是彻底没戏了。
岳为本刚回到办公室,杨文阁推门走了进来,递过来一张名单道:“岳院长,宁西市化工设计院有几个不错的技术骨干有意向留在咱院,您先看看名单,给拿个意见。”
岳为本接过名单来一瞅,陈威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禁不住冷笑道:“我看他们这帮人就算了吧。”
杨文阁大吃一惊道:“为什么?这可是穆院长亲自定下的计划。”
岳为本把名单还给他道:“一张白纸,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果这张纸已经写上了字,你只能节就着空白处写。这帮人已经定了型,随意性太大,不适合咱们院正规设计程序。所以,我的意见是一个也不留。”
杨文阁已经跟陈威等人打了保票,岳为本若是反对则一切有可能化为泡影。他深知老岳决定的事情很难更改,本想辩驳几句却最终没有说出口,不得不拿着名单悻悻而去。
耿志远回到办公室把事情原委一说,刘梅等人顿时炸了锅。
“这人怎么想的?压缩机基础放在二楼?他脑子抽了吗?”
陈瑛道:“小型空气压缩机放在楼上还震呢,更别说中大型了。”
叶守丰道:“不用说压缩机,离心机多了楼板也照样颤,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真吓人。”
寇万山嘲讽道:“就这水平听说还想留在咱这儿,咱那领导要是留下这些废物,那可是真糊涂了。”
赵忠诚听到他把宁西市化工设计院的人称作废物,眼皮不由得跳了跳,暗自有些着恼。
九月一日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魏晓重新回到了故里镇中学。结婚三年来,魏晓一直以借调的身份在三十中教学。暑假过后,因为她经常请假缺课,三十中便不再同意继续借调,而她的服务期还剩两年,所以只能再次回到故里镇中学。
重返故地,物是人非。赵晓璇校长已经辞职离开了学校,追随丈夫去了省城,副校长换成了曾经追求过她的于海洋。
看着重新出现在校园里的心上人纤瘦身影,于海洋忍不住心潮澎湃:“魏晓,你终于落到了我手里。现在不会有人再来救你了,我看你还往哪儿跑?”
“于校长,这是今年涨工资的名单,请您签署。”人事劳资科科长递过来一张花名册道。
于海洋拿着名册细细看了一遍,用手指着魏晓的名字道:“魏老师怎么也在里面?”
科长解释道:“魏老师只是借调,所以工资涨幅跟着咱们学校走。”
“那怎么行呢?”于海洋变色道:“魏晓借调到外校教的是其他学校的学生,并没有给咱们学校做什么贡献,如果这次她也涨工资,对坚守岗位的那些老师公平吗?”
“那您的意见是?”
“把她的名字撤下来,不能涨!”于海洋一脸正气道:“我作为分管副校长,要跟这种不正之风做坚决的斗争。”
“那……好吧。”劳资科长心知肚明这家伙的底细,暗自骂他卑鄙。
三年过去,魏晓的工资、津贴和补助加在一起已经涨到了六百多元,在他们家已经算是最大的一笔收入来源。今年涨工资据说能涨个四五十块钱,魏晓便计划着用这笔钱给父亲增加点营养。
当劳资科长偷偷告诉她出了意外时,魏晓的心彻底冷了:“于海洋不就是想要我的身子吗?我现在这个样子,人不人鬼不鬼的,他愿意要我就给他,反正我活着也没什么奔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