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天极四年
第124章天极四年
秋泓刚刚接任长缨处总领大臣时,可谓是风光无限。北都登门拜访者不计可数,送礼攀亲的人络绎不绝。
确实,有谁能想到,一个少衡平头百姓家的孩子,有朝一日也能登上高高的庙堂去做一人之下的相国呢?
又有谁能想到,这样无根无基的人,能把累世为官的沈家和树大根深的“北党”一手清扫出北都呢?
当初秋泓身陷孟仙镇,生生死死大半年时,怕是也不曾想过,如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日子。
“其实我不喜欢京师,春日风沙大,冬日太干冷。”坐在轿中,秋泓摇着扇子说道,“还是少衡好,山清水秀的。”
李果儿坐在他旁边,掀着帘子往外看:“沈家的车马怎么还不来?”
秋泓淡淡道:“他家家业大,东西收拾得久一些,也正常。”
这话话音还没落,不远处就驶来了几辆不起眼的马车,马车破破烂烂,后面还跟着几个手持刀枪的轻羽卫。
秋泓眉梢一擡,赶紧俯身下轿,让李果儿上去把人拦下。
“沈老爷留步,我家爷想请您下来说句话,送送行。”李果儿扬声喊道。
沈惇坐在车里不出声。
秋泓苦笑了一下,不得不亲自走上前拱手:“淮实,是我,我来送送你。”
沈惇在轻羽卫的诏狱里住了小半年,直到天极三年底,临近春节时,祝微才算赦免了他的罪,准他开春之后,回原籍闲住。
在狱中磋磨了那么久,年过半百的沈惇看着已老得不成样子,他被仅有的几个家丁扶着下了马车,远远地看着秋泓,却不肯走上前。
“淮实……”
“你到底为什么要害我?”沈惇先秋泓一步开了口。
秋泓垂下双目,没有回答。
“你恨我吗?”沈惇又问。
秋泓仍是没有回答。
早在沈惇刚入狱时,两人就已见过一面。当时的沈淮实还有气性,他站在铁栏后,指着秋泓足足骂了半个时辰。而现在,这人却只是无声地摆了摆手,似乎在示意秋泓站远些,自己并不想看见他。
可秋泓偏不遂他意,又上前了几步,说道:“淮实,我不恨你。”
沈惇冷笑了一声。
“毕竟你也清楚,你我迟早有一天会走到这一步,最后离开的要么是我,要么是你。”秋泓很平静。
“我从没想过!”沈惇提声回敬道。
“是吗?”秋泓笑吟吟地走上前,擡目看了看远处青山下的南驿驿站,“十五年前,我在这里等了一天,就为等一辆回家的马车。可惜,马车没有等到,却等来了淮实兄你。”
沈惇目光轻动。
秋泓接着道:“那日我与淮实兄聊了很多,只是不知……你还记不记得?”
沈惇此刻怎能回想得起来?他把头一扭,固执道:“不管我说了什么,都不是如今你害我的托词。”
秋泓轻叹一声:“淮实,不是我害的你,是你自己害的你。”
说完,他转身就走。
沈惇却下意识地开口,把人叫住了。
“秋凤岐!”他喊道。
秋泓脚步一顿,回头看向这人。
沈惇的脸上已渐渐褪去了方才的愠色,他的眼神有些躲闪,似乎在酝酿什么难以说出口的话。
“记得给我写信。”秋泓说道。
沈惇抿了抿嘴。
“或许来日,等我告老还乡时,还能顺路去看看你。”秋泓又说。
沈惇鼻尖蓦地一酸,他脱口道:“长缨处总领大臣,那可不是一个好坐的位置,你要小心。”
秋泓毫不意外沈惇会这么说,他擡了擡嘴角,平和地回答:“多谢提醒。”
两人本该于此一别两宽,体面地拜别,可谁知坐上车的沈惇忽然又从小窗里探出了头,他瞪着秋泓,略带恨声地说道:“秋凤岐,你会遭报应的。”
秋泓一挑眉,看着他笑了起来。
什么报应?秋泓从不信报应,可若是来日他回头再看,或许也得叹一句,沈惇其实也没说错。
回城的路上,李果儿絮叨起来:“昨日陆帅来了信,说年中时,要送小陆将军去南边巡防,届时路过京师,还能与老爷你见一面呢。”
秋泓看着窗外掠过的山水,懒懒地“嗯”了一声。
“陆帅还说,他已着人往京师送了一些燕宁的特产,之前老爷让他带走的那几位……美人,都已经平安送出关去了。”李果儿接着道。
“乔姨娘的家事呢?”秋泓忽然问道。
李果儿思绪一卡:“乔姨娘的家事……”
“之前我让你往南州写信去问,如今两来两回的时间都过去了,还是没有答复吗?”秋泓微微蹙眉。
李果儿木讷地点了点头:“好像是的,小的至今都没收到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