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莲花金印
第11章莲花金印
秋泓只看了一眼,就立刻回答:“不是。”
这卷长约有一尺半,高不足半尺,边缘磨损严重,但因重新装裱过,而不显破旧。只是由于年代久远,纸页微有泛黄。
其中字迹是标准的台阁体,内容从破题、承题,到起讲、入手,最终至束股结尾,一气呵成。虽不算什么旷世之作,但也文采斐然,能登大雅之堂。
这就是现存于世的秋泓会试朱卷,原藏于樊州博物馆,现遗失不见。
陆峻英给他看的,则是博物馆的照片存档。
可秋泓说,这不是他的卷子。
“不是?”陆峻英吃了一惊,“怎么会不是呢?”
此时两人正坐在回樊州的车上,秋泓刚兴致勃勃地研究了一遍副驾驶座,在表示窗外景色移动过快会导致眼晕后,陆峻英翻出了同事发给他的照片。
“这是当年樊州博物馆的第一任老馆长专程从一位收藏家手里买来的,专家鉴定过,就是你的会试朱卷。”陆峻英说道。
秋泓一脸平静:“早在我登科那年,这张卷子就已经被毁,谈何收藏鉴定?”
“什么?”陆峻英愣住了。
长靖三十三年六月二十八,陆净成带人抄了天崇道北怀分坛坛主张继宗的家,从他的家中翻出了秋泓那已被损毁了一半的会试朱卷。
当时秋泓骇然于这东西为何会随自己行千里,出现在潞州城内,陆净成的解释则是,天崇道需要以此为媒介,请门道中仙人来“鉴定”一番秋泓到底是不是那所谓的“逆臣”。所以,陆净成受上面示意,凡在天崇道中发现此类物品,一律销毁不论。
于是,在秋泓确认后,陆净成当着他的面,将那仅存一半的卷子烧成了灰烬。
张继宗死了,余泰之跑了,就连那个来把脉的秦方士也仿佛人间蒸发了。
秋泓就这么瘸着一条腿,带着依旧忠心耿耿的李果儿、铜钱儿,跟着表叔何皓首回了涉山外祖家,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姨家二表兄的三堂妹,邬氏邬砚青。
此后,会试朱卷失窃一案再未起过任何波澜,王一焕草草封了案,甚至没让此事在史册上留下只言词组。
“真是奇了。”陆峻英听完秋泓一番话,眉头不展,自言自语,“居然是他烧了,那樊州博物馆丢失的那件又是谁的?”
秋泓听到这话,淡淡一笑:“你请我回樊州,就是为了此事?”
陆峻英有些不好意思:“那倒不是,我只是担心把你一个人留在外面,会有危险。”
“危险?”秋泓眉梢一扬,“怕我被歹人捉走,放进这个什么……博物馆里吗?”
“这……”陆峻英语塞——他确实有这个担心。
“所以,这份伪造的会试朱卷到底是怎么丢失的?”秋泓问道。
“上月三号,樊州博物馆举办升新两代文化展,展品中,就有这件文物。”陆峻英回答,“谁知展览不过两天,你的卷子……不是,这份卷子就凭空失踪了。”
“放在以前,丢张卷子也很正常,但是现在,监控网络极其发达,安保措施也相当全面,而警方查了足足一个月,居然毫无头绪。直到……”陆峻英顿了顿,“直到那座墓穴被盗,其中一个盗墓贼将陪葬品转手时暴露,我们才很幸运,也很巧合地抓到了一个经手过这份卷子的富商。”
“真是奇了,”秋泓眉梢微擡,“上月三号,这张伪造的会试朱卷被盗,而这月三号,我诈尸了。”
“这月三号是农历十月十一。”陆峻英忽然说道。
秋泓一怔。
农历十月十一,他的忌日。
这仿佛在告诉秋泓,这个陌生的世上,有人知道他会来。
“人是在梁州被抓住的,但案子却是樊州办的。昨天我本来就应该和同事们一起回樊州的,不过……遇上你了,所以耽搁了一夜。”陆峻英边开车,边说道。
秋泓正低着头沉默不语,过了半晌,他忽然开口:“你想没想过,自己为什么会有一个重活一世的机会?”
陆峻英蓦地目光一凝,他迟疑了一下,答道:“没有。”
“这世上哪有天降好事?人死灯灭,本就是万物常态,哪怕是话本小说写的借尸还魂、重塑肉身,都需要付出代价,更何况现实?”秋泓又问,“你真的没有想过吗,陆捕头?”
陆峻英双唇紧抿,一时难以回答。
“罢了,”秋泓按着额角摇了摇头,“其实我也想不明白,或许还真是老天垂怜。”
陆峻英松了口气,自以为自己已蒙混过关。
和秋泓打交道着实是一件难事,放在上辈子,还是一件要命的事。
秋相心思深沉,城府莫测,昨天还和他谈笑风生的人,今日就能成为他手下的亡魂。武将还好,但凡能打胜仗的,只要卑躬屈膝些,总有路可走,但秋相的同僚们就不好说了。
明熹、天极朝的大臣们,除去那些为自己博名的言官,哪个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战战兢兢地过日子,生怕哪天就成了“前车之鉴”。
想到这,陆峻英不由感叹一声,还好不是五百年前。
“你来之后,用了多久才适应这样的生活?”秋泓忽然问道。
陆峻英不是他,睁开眼后没有“故人”,自然得自己应付。但好在还有一副现代人的躯壳,不至于连个身份也没有,只能游荡山间,做孤魂野鬼。
“没多久,其实很快。”陆峻英回答,“按下开关电灯就能亮,打开手机就能联系千里之外的人,不过学开车着实麻烦些。”
秋泓偏过头,静静地看着他。
陆峻英心底有些发毛,他问道:“怎么了?”
“你不害怕吗?”秋泓轻声道。
“害怕?”陆峻英笑了笑,“还行,因为我知道,只是世界变了,但家还在,我并没有走远。”
他醒来后养好伤,独自一人去了威山、燕宁,甚至是少衡,去看了在如今仍旧赫赫有名“陆将军破敌山”、沈家的“状元村”,在少衡,他还虔诚地给秋公祠里供着的秋相上了三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