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太后
第160章太后
东汉·许慎《说文》有云:“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五经通义·礼》里亦说:“玉有五德: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
从这些诗句之中可见玉之意义,如今这样一柄完美无瑕的白玉如意赏给了柳白鹭,其代表的意义更加非凡。
不光是柳白鹭动容,齐裴云更是砰砰砰的连磕了几个响头,高呼:“圣上乃万古明君,千古难见,堪比尧舜禹汤……”
洋洋洒洒唾沫横飞了半个时辰来夸赞皇帝。
柳白鹭是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告退去见太后,尴尬的看看兴致高昂的皇帝,再看看喋喋不休的齐裴云,一连给他使了好几个眼色他都没看到,或者是看到了也当做没看到,柳白鹭很干脆地拎着裙摆悄悄伸出脚尖来踹了他一脚。
两人距离很近,柳白鹭做的动作有小,可是皇帝却仍旧看了个一清二楚,他咳了一声,以拳掩口笑道:“你先下去吧。”
“是。妾告退。”柳白鹭起身,屈膝一礼小碎步往后退了数步而后转身离去。
皇帝瞅着转身盯着柳白鹭背影的齐裴云,气的在桌子上摸索了好半晌,拿起折子却瞧见上面的内容又仍在了桌上,拿起了镇纸,这玩意儿太沉,砸到人倒也好,就怕砸坏了这数百年金砖修复麻烦,最终,他摸起了刚刚放在手边的毛笔来扔了下去。
柔软的狼毫甩着几点朱红在齐裴云脸上擦过,齐裴云下意识的一抬头,毛笔顺着他的鼻尖飞了出去,朱红的颜色在他的鼻梁跟脸颊上留下了一个大勾。
齐裴云低头看着光可鉴人的金砖,喜不自禁:“臣谢圣上赏!”
皇帝是又气又笑,最终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得了,我跟你也没什么好说的,小九可是想你的紧,在我这里可是为你说了不少的好话,你既是来了就陪他会儿吧。”
“是,多谢圣上,臣告退。”齐裴云退了出来,找了一个小太监带路,使了些银子方才知道九皇子为了给自己求情被皇帝给关了起来,他摸了摸鼻子,嘿嘿笑着就跳到了九皇子居住的明华殿门口。
数名侍卫将明华殿大门看着严严实实,见到齐裴云前来立刻上前阻拦:“来者何人!”
“奉圣上之令前来释放九皇子。”齐裴云指着自己脸上的朱红大勾道。
侍卫们不认识齐裴云,却认得给他带路的小太监,齐刷刷的看向了他:“他说的可是真的?”
“这个……”小太监迟疑了一下,当时他不在殿内,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倒是听到了皇帝要他见九皇子的话,他斟酌地道:“圣上着实让齐公子来见九皇子殿下。”
“看吧,看吧,这是圣上朱笔御批!快快让路!”齐裴云得意洋洋的仰着脸让他们看:“你们谁能让圣上在你们脸上写字嗯?还不快让开!”
柳白鹭随同带路的宫女行至慈宁宫,还未让人通报,里面已然有个掌事宫女出来笑道:“太后娘娘宣齐太太觐见。”
柳白鹭对着宫女含笑点头:“赤霞姑姑,好久不见。”
赤霞含笑道:“齐太太快快进去吧,太后娘娘念叨您很久了呢。”
柳白鹭迈步而入,轻车熟路地穿过中堂进了东次间,对着上坐的面容慈爱的太后就拜了下去:“齐柳氏见过太后千岁。”
“快快起来,让哀家看看。”太后如今年岁大了,身子骨不大好,声音也有些有气无力的。
柳白鹭连忙起身上前跪在了太后脚边仰首看着太后发间的斑斑白发:“太后。”
太后眯着眼瞧了一阵儿,叹道:“好好儿的孩子去了那么个地方,唉……这些年你受苦了。”
柳白鹭笑着摇头,昔日里的三分浅笑几分淡漠之中竟然带着一些敬重与孺慕之情:“太后言重了,虽则子不言父过,可是当初到底是父亲失察,没有注意到前太子殿下的变化方才有日后的大乱,所谓教不严师之惰,纵然没有他人的陷害,父亲也当得责罚。”
太后伸手拉她起来,道:“你这孩子就是心眼儿实诚,当初不答应我的建议嫁给老五是对的,不然可不得被他府里那些个女人给吃了!”
五皇子当年已经同先皇后嫡亲妹妹的女儿程国公府嫡出四小姐定亲,若是柳家答应这门婚事,柳白鹭过门便是侧妃,这样的位置虽然不会辱没了柳白鹭,然而却是比不得加入别的高门大户当当家主母的。
柳白鹭面色有些尴尬,当年这件事太后不过是提了一嘴,所知的人只她们与赤霞三人,却想不到如今太后还记得,她顺势在太后身边侧身坐下:“是白鹭出身不高,怕辱没了五皇子殿下。”
“你这孩子……”太后似是有些忧心,道:“如今这些个孙子各个不省心不说,这内宅里头也不安生,倒是老四府里不错,可是老四那张冷脸估计也不会有女人敢上前争宠去……”
柳白鹭微微张口,太后怎么在自己跟前念叨起了这个?她看着太后有些恍惚的神情,不由看向了赤霞,后者对她摇了摇头,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柳白鹭只得听着这些皇家私事,不知过了多久,太后似是口渴了,住了嘴一伸手就接住了赤霞递过来的茶,抿了一口,她看着柳白鹭,问道:“我们刚刚说到哪儿了?”
柳白鹭一时没反应过来,没接上话,倒是赤霞赶紧道:“您问齐太太这些年在边关过的怎么样。”
“对呀,听说你被达延部的人给抓了,可受到了欺负?”太后问道。
这……
柳白鹭与面色有些不自然的赤霞对视了一眼,含笑摇头道:“早年达延部围困永康关,结果却自食恶果让他们自己损失惨重,这几年边关的收成不好,达延部那里自不必说,所以达延部的人得知杜小姐的父亲是康定道道台,便绑架了杜小姐来索要粮食。并不曾为难与妾。”
这是杜大人在正式上门道谢后与柳君阁商量出的结果,无论当初那些人的初衷为何,一口咬定是要绑架了人来换取粮草便是了,柳白鹭受的只是无妄之灾,而杜霜,虽然是目标,却也是个受害者,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人都没有被欺负了去。
这若是日后别人问起,也是一个极好的应对。柳白鹭不同意这个借口,可是思来想去却没别的什么更好的借口来解释为何达延部的大王子抓了她跟杜霜,便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如今太后问起,自然也是如此回答。
太后却叹道:“边关常常吃不好?听说你有孩子了,那孩子吃什么啊?”
太后这神来之笔让柳白鹭再次愣住了,她看了一眼赤霞,笑道:“小孩子吃的自是好说,须面煮上一碗,磕上一颗鸡蛋,切些葱末点一点儿酱油醋以及麻油便可让她们吃的饱饱的。”
“这须面贵吧?”太后思索道:“我记得我吃的面她们都说要几十两银子那么一把呢。小小的一把,可不够我吃上十天半月的呢。”
柳白鹭抿了抿唇,这进贡之物自是贵不可言,更何况这其中还有重重盘剥,说不得那面根本就不许银子,银子都落入了采买的手里,更说不得那供货的商户还得给采买回扣。
几十两银子去买上等的贡面也够得日日吃吃上几年功夫了,柳白鹭握着太后干枯的手,道:“那么贵的面妾自是买不到的,永康关那里有些人家会自己做须面,妾不会,便拿着面去寻人帮忙做,一袋子面也不过十几个大字儿的工费,就可让妾的孩子们吃上大半年的。”
“我饿了,你去给我煮碗面吃去吧。”太后忽然就舔了下唇。
柳白鹭的脑子一下子没转过弯儿来,赤霞连忙拉着柳白鹭领命告退,到了慈宁宫的小厨房,赤霞将所有人都赶出去,亲自给柳白鹭找到了一匣子的须面,道:“太后如今脑子有些糊涂了。”
“太医可是看过了?太后有时候性子拗,有些讳疾忌医,可是这病可不能拖着啊。”柳白鹭惊问道,眸子里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关切之意。
赤霞看在眼里,笑道:“放心,我跟你出来自是知道你担忧太后的病情。太医看过了,太医说这病倒是与性命无碍,只是渐渐的失去了记忆,更是容易忘东忘西的,要说怎么治,太医倒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能好好养着。”
柳白鹭明显放松了神情,拉着赤霞的手,道:“虽然我知道我如此说多此一举,可是还要劳烦姑姑好生照料太后。”
“都是我分内之事。”赤霞含笑道,“快些煮面吧,太后等着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