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偏心的沈老太太…… - 被逼登基那天我跑路了 - 我不爱吃香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38章偏心的沈老太太……

第038章偏心的沈老太太……

子青只是他的取字,沈词才是名,沈词出身贫穷的农户,之所以能走上读书这条路还是他大爷爷之前考中过童生。

哪怕后来再难近一步,但起码读过书有个童生名头的大爷爷寻活容易啊,还体面。

沈家是知晓读书好处的,再加上沈词自小聪慧于读书有韧性的。

刚好沈家大爷爷就在荀氏做个铺头,自然早就了解鹿鸣书院不看门第的作风,沈词就被沈家人供着读起书来。

他也愿意回报这份家人的付出,勤俭读书用功,抄书兼职十几份不睡觉。

如果书院要闭门了,那他该怎么办。

沈词的想法很简单,他要读书的回报,而不是所谓修身养性做学问,他就是想通过读书获利。

天灾人祸频临,通往翼洲王城的官道也被流民土匪占据。

各洲城县被流民起义军闹得生乱开始,当今就再没提起过,来年的天下录考。

一时之间,天下读书人开始迷茫,闷头读书,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没有回报了,难道继续让家人扒皮抽血的供养他们吗,实在没脸啊。

沈词已经尽可能的剥削自己的时间找抄书的活,他不止一人,背后还有挨饿苦熬的亲人。

书院即使有接济,最多也就学子本身,学子背后的家人,如果也要书院承担,那荀琚干脆圣父光环戴上,将书院改成慈幼院好了。

沈词内心惊了一下,面上不显。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勿要谗言佞语!”

“唉,我也是害怕前途迷路,要是就这么空白回去,又如何应对家里人。”

付出那么多就怕一场空,没门路,连给大户人家做管事铺头都轮不上。

像他们这种泥腿子出身的,更加比不上寒门,寒门好歹曾经辉煌过,家中说不定藏书几本。

叩叩叩,是门扉声。

“子青可在?”

“六师兄。”

沈词见到的是一向为人温润如玉的戚时景。

人心不可测,未免生风波,最后七人商议遣散学子。

说项现成的,一是世道艰险生源不继,二是风寒流行,山中寒冬腊月实在熬人。

书院不得已停顿时日,库房里所剩的粮食便分散一下,算是一场师生缘分。

待天朗清明之时,必有相逢之日,但针对好苗子,私下里有另一套说法,比如面对沈词的时候。

“子青,你可曾听闻书院要闭门此事,是确有其事。”

沈词突然涨的头疼。

“子青,鹿鸣书院在院长建立之初,就是为了给天下想读书想挣上的人一个机会,书院不看重门第,并且时有接济。

可没有簪缨世家的背景,我们这些人要想青云直上又谈何容易。

即使读上书,官员名额都被几大氏族把控。

最后能被录考取官者,寥寥无几,左不过几个荒芜之地的小官身。”

“而我们赌上所有的背后,都绑着一个个苦苦支撑你我读书,为了有朝一日,能飞上枝头的家人。

只幸运的一两个能显于人前,最后大多的家庭继续艰难,甚至再无继力支撑。

如今乱世之中,便是这难能可贵的一两个幸运机会都已没有了!”

“子青,你还能等到这暗无天日中飘渺的希望吗!

你家人等的起吗!

或者说,子青意愿去寻一房管事文书做活。

只是无门无路,眼下各种势力复杂动乱怕是不容易找到一份体面活计。”

沈词起先的心慌渐渐平稳下来,慢慢听着戚时景说出目的:

“子青,你自七岁上山六年苦读,其背后累累心血付之一空实在可惜!

眼下我等将追随老师出山,如若不甘平庸,便相邀一道。

只是我等要去之地甚远,家中亲人还需交代安排一翻。”

窝子岙,沈老太太倒倒袋子,哗啦啦的碗里薄薄的一层。

为生活所忧,爬满的皱纹在眉间聚集,她将碗口重新倒回一些,左不过数着三十来颗的豆子,被她珍惜的藏好了。

剩下碗里的少许,她拿现成的两块石头一上一下的磨成粉末,

干的肯定凑不够一家子一口,磨成粉熬煮一锅汤水,好歹能每人喝上一口,饱不了肚皮,但能活命。

沈家子嗣繁茂,四儿子三闺女,下头三儿子继续生子孙,绵延下来十七口。

沈家尤其生的儿子多,沈词就是三房子孙之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