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战起祸乱 - 花落依无尘 - 洛花无尘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花落依无尘 >

第25章战起祸乱

冬日宴后,京城出了一件大事!

九王爷“杨无尘”上书景帝,以心悦赵国公府二房庶女赵青青为由,欲与太傅府花三小姐退婚。并恳请赐婚,聘赵青青为九王正妃。

景帝龙颜大怒,当场命人把九王爷拖出去打三十大板,并罚奉禄一年。

久不上朝的老太傅得知此事,第二天一大早就着了朝服去的朝堂,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怒斥九王杨无尘!明知婚约在身勾搭她人乃为不义,婚约由两家父母定下且不遵守乃为不孝,君王赐婚视为儿戏乃为不忠。这种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太傅府不要也罢!

景帝杨启铭高坐龙椅之上,听着堂下自己的惜日先生怒发冲冠,一字一句斥责自己的儿子不忠不孝不义。脸黑的如锅底一般!虽知此事确实是自己儿子不对,但是在文武百官面前怒斥,是真没把自己这个天子放在眼里啊!

景帝越想越气,当堂一块砚台朝老太傅砸去。

堂下顿时一片死寂,个个噤若寒潭。老太傅虽未被砸中,但他乃当世大儒,自有一番傲骨!被圣上当庭摔砸砚台,自感受辱,脸色刹时变得苍白,眼中一片死灰,一口鲜血濆涌而出,当场直挺挺的倒了下去。堂下顿时一片混乱……

花老太傅经此打击,心灰意冷之下,一病不起。君臣之间,从此生了嫌隙,不再和乐融融。而太傅府自此之后,闭门谢客,花家众人,更是低调行事。

被高调退婚的当事人花落依,此次的失踪,在京城没有引起半点的水花。花家对外宣称冬日宴那日,花家马车受惊,花三小姐因受伤严重被送去郊外休养。

各世家只道是花家怕花三小姐得知此事,受不了打击,所以才把花三小姐支出京城。却不知道花三小姐此时不在京城,正被人掳走,生死未卜。

花心怡被救回花府,当天就清醒了过来,因为她不是此次的目标,并未被波及。只是在车厢前倾时摔晕了过去,手臂擦伤,醒后得知三妹妹被送去郊外庄子休养,也不曾起疑。又得自家祖父因九王要与三妹妹退婚而当场气晕,心中把杨无尘问候了无数遍!

某位乔装易容正在全力追踪花落依的爷,这几天濆涕不断,严重怀疑自己是否得了风寒,可又未觉自己身体有何不妥!只好捂着鼻子继续赶路……

京城,自九王爷上书与花三小姐退婚被拒后,彻底放飞了自我,伤好后高调的给赵国公府送去很多礼品。

这可把赵青青高兴坏了!心中得意的想着,花落依有婚约在身又怎样?还不是被她小使手段名声尽毁!这不,九王爷还不是巴巴的要求娶她么?

男人嘛,只要把住他的心,还怕他不乖乖听自己的话么?

赵青青在国公府又恢复了往日的容光,府中下人看到她,再不是恍若未见,而是毕恭毕敬。这极大的满足了赵青青的虚荣心!

九王爷“杨无尘”不但高调的频频往赵国公府送礼物,还常常以各种理由,把都尉府的韩家小姐韩书仪约了出来,俩人成双成对,公开在很多场合出现。

赵青青得知此事后气坏了,连连骂着韩书仪是个不要脸的狐媚子!她关上房门打烂了整一套茶杯后,眼神中的光像㵏了毒一般。

赵青青叫来自己的婢女,吩咐其派人盯着韩书仪,一但对方落单,即刻出手对付。

韩书仪深知赵青青的手段,这两年为了九王爷,俩人没少对付。

只是因为前阵子九王爷为救花落依而生死不明时,让她们两人感觉到浓浓的危机,所以才暂时收手达成共识,一起先对付花落依。

这不,花落依名声尽毁,又被人掳走,眼看已够不成威胁了,于是俩人又重新对上。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倒是让京城许多人看了几场好戏!

眼看着九王爷与韩书仪成双成对,赵青青几次对韩书仪出手未有成效,一气之下出了昏招。

这天,“杨无尘”收到赵青青的消息,约他在揽月楼见面。

“杨无尘”依约而来,被酒楼的小厮带入包厢。只是进去没过多久,就觉身体不对,发现时为时已晚。此时的他全身燥热难当,身体的所有热度都涌向了下腹。

正当“杨无尘”忍无可忍时,房门被打开了。赵青青抬步走了进去,刚要寻找“杨无尘”时,被人从身后一把抱住。赵青青赶紧象征性的挣扎了几下,然后就被“杨无尘”狠狠压在了身下……(此处省略一万字,不是我们免费可以看的哈)

*

景和十三年十一月初七,城门刚刚打开,一骑飞快冲入城门,手中高扬着什么,口中高呼:

“报!八百里加急!北狄大军来犯!八百里加急!”

城中百姓闻听北狄来犯,纷纷跟着探个究竟。

急报很快呈于龙案,皇帝打开急报,只见上书:“北狄突袭,闵城,沙城,煌城,三城同遭突袭,危矣!”

景帝急召兵部、户部、工部尚书及首辅来见,另让人出宫把赵国公召来,一起筹划出兵事宜。

自杨无尘上次脱困回京与景帝密见之后,景帝已知自己的好大儿中,有人为了他座下的位置,居然通敌叛国!

只是此人埋的极深,景帝派出无数人手,查探此事,终是未果。最后父子俩人又密见了一回,在密室商议了俩个多时辰,至于商议何事,无人可知。

从那之后,景帝又断续密召兵部、户部、工部尚书及内阁首辅夏明轩觐见。

因为早有所料,安排事宜倒也很快,只是为了麻痹内鬼,几位大人表现的很是慌张。景帝亦是在见到军报时,气的吐出了一口老血。

几位大臣在御书房密议了一天,终于达成了一致。

当晚一封封诏书下放各部。

户部紧急筹集军衣,军粮,药材等先行出发,由沈逸柏带领的先锋军京机营一万大军,护送前往北疆。

赵国公因是驻守北疆的老将,虽年事已高,但北疆的地形,以及北狄军的作战方式,没有人比老国公更了解。所以此次任是由他统帅三军,首辅夏明轩监军,带领京机营及龙虎军十万,紧急支援北疆。

大军开拔前景帝殷殷叮嘱,老国公深知此战凶险,京中大军开拔,京城空虚,只怕不止北疆危,京城亦危矣。东晖国,正在接受前所未有的考验!稍有不慎,只怕就是国破家亡的结局。君臣早已心照不宣,此去一别,可能就是永别。

前来送行的文武百官肃立风中,心中皆是沉重。风雨欲来,山河动荡,有谁,能在这动荡中力挽狂澜,重振山河?

老国公心急如焚,虽已做好准备要与北狄开战,不曾想北狄会选在此时开战。

要知道北疆不比京城,那里靠北,冬日非常寒冷。一般在冬日,双方都会休战。因为天气太冷,北狄人虽比东晖人抗寒,但北狄攻城,是在野外。而东晖作为守城方,在寒冬之中环境比之北狄要好上很多。但是东晖国人,在抗寒上,亦比不得北狄之人。所以以往寒冬,双方都会默契的息战,休养生息。

如今北狄突然在此时发难,再结合他们所知,朝中有人勾结北狄,赵老国公已推出此战之凶险。此时只怕,三城已破!!!

赵老国公看着集结的士兵,那一张张年轻的脸。他们很多年岁尚小,甚至还没有议亲,此去战场,九死一生,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悲凉!

他们本来可以娶妻生子,安稳一生。他们本不用去战场送死,就因为某个野心勃勃的人,为了成就自己的野心,把成千上万的人,生生送上战场,成为他们上位的垫脚石!老国公怎能不恨?他恨啊……!

皇室更迭,夺位之战,每每都是血流成河。那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下,堆叠着多少儿郎的累累白骨啊!

十万大军,整装待发。

旗帜猎猎,迎风而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