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端倪(三更)
端倪(三更)
大暑未至,朝廷拔擢郦壬臣为侍中大夫,近奉王侧。
《汉官仪制》载:“侍中者,可入禁中受事,往来殿内奏呈,与闻朝政,辅君王决策,级同副卿。赐犀带深衣,银印黄绶,秩千二百石。”
她离九卿大夫只剩一步之遥了。
本来高傒是想直接提她为九卿大夫的,她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但考虑到她年纪小,未免引起旁人不满,甚至引起汉王不满,所以暂且搁置了。
大汉国还没有过未满四十岁的九卿高官,更别提二十来岁的郦壬臣了,于是最终取舍一番,高傒给了她一个侍中大夫的位阶,并在暗中正式将她纳入了高氏团体来使唤。
侍中大夫,不是九卿却胜似九卿,需要日常出入禁中,与闻政事,只有少数人能担任,妥妥的九卿预备人选。前些年的时候,中郎将符韬因着常侍君王缘故,再加上符氏族人功勋卓著,就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侍中大夫。
可是郦壬臣知道,高傒让她做这个侍中大夫,绝不是给她点好处那么简单,这个位置实在太敏感,他一定还有更冒险的事让她做。
“老夫的诚意已给的足够,接下来,就要郦大夫兑现承诺了。”高傒带着她进王宫谢恩的路上,提醒她道。
承诺?
郦壬臣笑笑,老老实实道:“下官给相国大夫的承诺太多了,不知您问的是哪一件?”
“哼,别装乖。”高傒停在宣室殿外,冷冷道:“郦大夫如此精明之人,难道不记得第一次见面承诺过我什么吗?”
第一次见面,雍城,她夸下海口要治好高傒的心病,想办法叫王后高蝉尽快诞下继承人。就是那番话戳到了高傒的隐秘,也叫他注意到了异国他乡而来的她。
她当然记得这些,但没想到高傒这么快就急着讨利息了。
郦壬臣站在高傒身后,思量一瞬,默道:“相国大夫太看得起下官了,以下官的位置,恐怕还没法影响王上。”
她的意思很明显,她连九卿都不是,根本没法调动高层的权力施为,怎么能叫汉王受制于她的计划呢?
这话在高傒听来,还是在要好处嘛。
“莫要贪心。”他冷冷道:“贪心的下场,你应该知道的。”
郦壬臣心里一紧,他是在提醒她想想已经埋了的区博。
宣室殿外空空荡荡,高傒不耐烦的左右踱步,道:“都等了这么久了,王上怎么还不宣见?”
殿外值守的小内饰察觉到相国大夫的不悦,脸上挂起阿谀之色,立马跑下来附耳言道:“相国大夫久等,王上这阵子还没醒来呢。”
高傒看看天色道:“都午时了,王上怎么还睡?”
“王上并非是在睡觉。”小内侍悄悄压低声音道:“是今早又发病昏厥了,至今未醒。”
近处的郦壬臣听到了这句话,她心里窒了一瞬,王上怎么又发病了?
就听高傒无动于衷地问:“哦?王上这段时间怎么频繁发病?”
“太医令说是身子骨太弱。”小内侍回道。
高傒道:“嘿,前几日还能上马骑射,这会子就晕倒了?什么怪病!”
他也不大在意,自从汉王十五岁时大病过一场后,就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病症。可笑的是这些病到了雍城就没有了,或许那雍城真的是个疗养胜地吧,搞得他都没有理由将汉王强留在雍城。没想到回到沣都后,汉王又隔三岔五的病起来,真叫他气不打一处来。
他挥了挥手,叫小内侍下去了。
郦壬臣偷空瞧了那内侍一眼,能将君王的身体情况统统泄露出去而毫无负担,看来这内侍也不是什么忠于职守的人,在王宫里,这样的人遍地都是。
又等了一阵,高傒对郦壬臣道:“我还有事要处理,若王上醒了,你自去谢恩便是。”
郦壬臣刚想开口说这不符合礼制,但又闭上了嘴,俯首道:“下官明白。相国大夫日理万机,就不必为这等小事操心了。”
高傒大摇大摆的走了,郦壬臣还在原地等着,同时脑子里想着应付高傒的策略。
高傒让她想出一条方法来叫王后诞下合法继承人,从而架空汉王,僭越君位,她肯定是不会去做的。但现在也不是和高傒翻脸的时机,她还不够强大。
也不知又等了多久,她正左思右想之际,宣室殿的大门敞开了,大长侍闻喜出来宣召,叫相国与她进去。
刘枢正坐在案前,脸色败如草灰,身形瘦削,见到只有郦壬臣一人进来,大概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看来大家都以为她快病死了,连表面形式都不愿意做了。
刘枢在心中冷笑,很快,很快,这一切都将终结。她的计划正在悄无声息的展开……
郦壬臣行礼拜过,口道:“臣下敬问王上御体安康。”
刘枢也不提相国,只似笑非笑道:“郦卿瞧寡人这副样子,像是安康吗?”
郦壬臣垂首,心里莫名闷闷的,小声道:“还望王上以御体为重。”
刘枢笑道:“多生生病,也不是没有好处。郦卿不必挂怀。”
生病能有什么好处?
见她不解,刘枢又补充道:“只有多病,才能知道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也才能明白发病频率,以及……”她低声,意有所指道:“究竟是什么事、什么人想要寡人病。寡人已久病成医了。”
郦壬臣一愣,还未细想,刘枢却不欲再提,打量她一眼,戏谑道:“半年未见,郦大夫又升官了?”
“谢王上厚爱。”
“该谢相国才是。”刘枢一点面子都不给她留。
“……”
郦壬臣无言以对,汉王这语气听起来好像那任命书她没看过似的,在这跟她搞面对面装陌生那一套?
“也罢,叫寡人想想侍中大夫在宫里干些什么好。”刘枢一副伤脑筋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