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成吉思汗 - 道可道 - 崔九堂前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道可道 >

第122章成吉思汗

接引王道一的使团行了半月,一行人来到斡难河畔,极目远望,但见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之上,营帐一座连着一座,成千成万的战马奔跃嘶叫,成千成万的矛头耀日生辉。

千万座灰色的营帐之中,耸立着一座黄绸大帐,营帐顶子以黄金铸成,帐前高高悬着一枝九旄大纛。汉官刘仲禄骑马跟在侧后方殷勤的给王道一介绍着蒙古军帐的部署。

王道一抬起马缰绳指着远方的那座金帐,道:“那一顶就是蒙古大汗的所在吧?”

“是,那便是可汗可汗金帐,大汗说王道长是贵客,特命金刀驸马来迎接,应该马上就到了。”

金刀驸马自然指的是郭靖了,王道一又问:“看来金刀驸马很受大汗器重。”

刘仲禄笑道:“那是自然。金刀驸马得华筝公主钟情,武艺高强,战功赫赫,大汗当他是亲儿子一般相待,前不久已封他做了‘那颜’,统帅一万蒙古铁骑。”

“那颜”是蒙古最高的军官官衔,非亲贵大将,不能当此称号。郭靖拜封“那颜”,可见成吉思汗的厚爱。

王道一听刘仲禄说完,只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刘仲禄见她不说话,也不敢吱声了。这十几天下来,他始终摸不透王道一这个人。他总觉得王道一的心理根本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般幼小。

王道一平时待人很温和,平易近人,做事真诚,但是她又很少说话。她说话做事的时候让人觉得她就是这么一个温和有礼、简简单单的人,可沉默起来的时候又仿佛深沉如海,让人根本猜不透她在想什么。

就像方才,王道一问起郭靖的事情,他在一旁察言观色半晌,也辨不清王道一对郭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一行人刚渡过河,便见到远处有一路人马奔腾而来,王道一看清楚了,领头的一个浓眉大眼、威风凛凛的少年正是郭靖。

使团见金刀驸马来到,纷纷下马,屈膝行礼,王道一也下马来,远远的看着队伍奔近。

郭靖首先奔到近前,一勒缰绳,翻身下马,快步迎上去,喜道:“小王道长,你可来啦!”

王道一也笑了,拍怕他的肩膀,笑道:“郭少侠,好久不见。”

郭靖道:“小王道长,大汗叫你好生歇息一日,明日再见你,你今日便先歇在我营中,我将你的帐子就设在我的军帐旁边了,也好有个照应。”边说边去牵她的马。

王道一跟着他边走笑道:“郭少侠费心了。”

郭靖道:“小王道长说什么话,你的救命恩情比天高,郭靖早就说过,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这点照应算得了什么。而且,我还有事情请教小王道长呢。”

王道一问:“何事?”

郭靖一说到此事,顿时有些愁眉苦脸起来,踢了踢地上的枯草,说道:“小王道长,大汗叫我做‘那颜’,给他带兵打仗去,可这行军打仗,我是毫不通晓,便想着向哲别、速不台等大将请教,哎!但我资质本就鲁钝,战阵之事又是变化多端,一时三刻之间哪能学会?眼见大军就要西征,到那时,我要是一个号令不善,立时败军覆师,不但损折成吉思汗威名,而且枉自送了手下一万人的性命。”

王道一问:“大汗马上就要发兵打仗了吗?跟谁?”

郭靖道:“是跟花剌子模。”一提起花剌子模,他顿时一股怒气上来,说道:“我的杀父仇人完颜洪烈正好也在那里,我这次非要报仇不可!”

自从金国与蒙古交战战败之后,完颜洪烈便逃到花剌子模藏起来。

王道一听后,想了想,建议道:“那你何不去向大汗辞官?就说你做不来大将,让他令选贤才。”

郭靖苦恼道:“我向大汗辞过官来着,可是他却骂我道:‘谁生下来就会打仗?不会,打过几仗也就会了。蒙古大汗的女婿哪能不会打仗!’”

此时两人已进了郭靖的帐篷,郭靖请她坐下来,立刻便有副官送来一壶热腾腾的奶茶放在案上。

王道一听他说道“蒙古大汗的女婿”这几个字,便想到了日后蒙古挥师南下,侵占宋国之事。那时郭靖身为宋人,必将会与成吉思汗反目。

因此她没有回答他的疑问,而是先问道:“郭少侠,你可真的想好了,要做蒙古大汗的女婿?”

没想到郭靖听到她这话后却根本没往那方面想,却是霎时想到了穆念慈,于是他明显愣了一瞬,低头道:“小王道长,我……我不知道,当初我答应了大汗的,如今便必须娶华筝妹子的。至于穆世姊,我是真真对不住她。”说到此处,想起远在大宋的穆念慈,心里一阵愧疚,低头默然。

王道一没料到他想的却是这个,也愣了愣,随后叹了口气,对于郭靖的这份近乎死心眼的守信,她真的是很无奈的。可是说到底,在婚约这件事上郭靖并没有什么大错,错的只是这世事变幻不定。郭靖也只是一个莽撞的少年人,考虑事情难免不周全,又怎能全怪他呢?而且这件事她自己也有参与。

两人相对沉默了一会儿,郭靖神情有些恍惚,喃喃道:“小王道长,你说我该怎么办?穆世姊她……”

王道一看他一眼,有些头疼,慢慢道:“事情已经如此了,还能怎么办。人年轻的时候哪有不冲动许诺的?你也莫要太过愧疚了,况且这事也有我的原因在里面,我若当初不叫你去那擂台上,你今日也无需如此纠结。……你只消明白一个道理,从今以后,再别太轻易答应别人什么事,这世上有许多事情,口中虽然信誓旦旦的答应了,却是无法办到的呢。”

说道此处,她也有些怅然。这件事情,是她亲手搅乱了原有的情节,如今穆念慈虽不与杨康再牵扯在一起了,却也是孤身一人,她也不知这对穆念慈来说是好是坏。

郭靖看向王道一,怔怔的想了片刻,点了点头,道:“我记住了。”

王道一还是想回到刚才想的那个问题,便又问:“蒙古大汗现下已经占领了金国都城了吗?”

郭靖道:“是,金国都城已经被拿下,过不了多久,金国便要完了。”

王道一道:“你还记得那年在京城我给你说的话吗?金国一旦灭亡,蒙古便与大宋直接接壤,那时蒙古军攻入大宋的话,你如何是好?”

郭靖一惊,想了想,道:“小王道长,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这也只是推测而已,现下大汗与宋国结盟,两国关系和睦,大汗并无意要南下攻宋的。大汗于我和母亲有十几年的庇护之恩,我若此时背弃大汗,那怎么成?”

还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不死心。

这是郭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所有悲剧的来源。

王道一轻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说什么,她知道,不见到事情真正发生,郭靖不会首先背弃对他有过恩情的人。

对这件事,她已经对他说过三次了,三次都不能叫他有所动摇。既然如此,那她就算再说破了嘴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蒙古很快就要攻宋这件事,王道一一无确凿证据,二不是蒙古军内部高层的人,郭靖又凭什么相信她呢?

所以,她不说了,再也不说了,她唯一能做的,就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悲壮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加诸在郭靖的身上。

郭靖那么敬爱他的母亲,如若有一日他的母亲为了他而自裁殒命,郭靖该多崩溃啊。

她默默地看着郭靖,心道,这个老实忠厚的少年,注定不会有一个顺风顺水的一生。

她再次叹了口气,心里觉得堵得慌。

于是王道一最后只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嘱咐了一句:“郭少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无论以后遇到什么事,希望你能一直坚强,勿失本心。”说着从袖中又掏出一本书递给他,又道:“这是《武穆遗书》,你若认真研习,定能于领兵作战方面有所长进。”

郭靖愣愣接过,向王道一称谢。

两人又聊了一阵,直到喝完一壶奶茶,郭靖便亲自送她回旁边早已替她收拾好的帐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