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隐居一方 - 道可道 - 崔九堂前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道可道 >

第142章隐居一方

郭靖到达桃源的时候,已是隔天清晨时分,当他照着一方地图的指引,风尘仆仆的沿着曲折隐蔽的山路甫一踏进桃源之内时,就看到了一幅天堂般的景象,叫他恍然呆怔住:一天中最柔美的阳光洒在连绵起伏的草地上、清澈湛蓝的湖泊上和淙淙聆响溪流上。自近及远蔓延开来的,是一望无际的一列列的茶蓬,新绿一片的茶树上挂着晶莹的露水,散发出温润的微光,有鸟声在叫,婉转啼鸣,茶蓬开了白花,在晨风中微乎其微地颤动着,一抽鼻子,连空气中都到处氤氲着一股淡淡的茶香。

在一条清溪旁边的草地上,有一个年轻女子和一个小女孩正围着一方茶炉嬉闹,女子与孩子每人头上都戴着一顶茶树枝桠编织的花环,银铃般的欢笑声层层叠叠的飘荡在空中,与虫鸣鸟叫交相辉映,悦耳极了。

早习惯于刀锵马嘶的耳朵,突然被悦耳的鸟鸣和空灵的欢笑声荡涤,郭靖一时分不清这是梦是真。

他目光顺着声音望去,首先不由自主的注意到的,是那位美丽如仙子般的女子,她看起来仍是一副少女的样子,倒更像是旁边那个孩子的姐姐。明明已是个成年女子,还是在户外,她却毫无顾忌的赤脚在草地上奔跑,但即使这样,竟丝毫不显突兀,让人觉得她本该就是如此无拘无束的精灵。女子脸上漾起的明艳的笑容仿佛点亮了整个天地,叫人炫目的心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她那一双灵气逼人的眸子,顾盼神飞间,就像是一泓流动的天池,清透无瑕。

距离较远时看不太清楚,随着郭靖愣愣的迈步走近,注意力便又转移到了那个孩子身上。

这又叫他心头惊叹,如果不是亲眼见到,郭靖真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这么可爱空灵的小生命。这孩子就像一个小天使,是所有美的萌芽状态。她大约四五岁的年纪,走路还算稳当,与那女子一样,也是一身纤尘不染的白衣。一大一小两个人在溪边的草地上追逐嬉戏,互相逗笑,不亦乐乎。像是伊甸园里才有的情景。

在她们跟前,还有一方茶炉。茶炉上正烹着一壶香气馥郁的春茶,文火缓煎,壶中茶水如蟹眼,发出咕噜噜的滚沸声,水上也不断腾起白色的蒸气,袅袅升腾,不紧不慢的将要熬出一壶仙汤琼酿。

郭靖看着、听着,渐渐的,也不知是受了什么触动,眼眶情不自禁的有些发酸,他身上还浸着汗水的戎衣与尚且凝着血渍的冰冷坚硬的铁甲,哪一处都与这里的氛围格格不入。他已经有多久,没有见过如此温柔的画面了啊!

他眨眨眼,调开目光,正巧又看见了另一个人,叫他又是一惊。

就在不远的旁边,有一棵苍翠古拙的松树,一女子身披道袍,正在那松下练剑。但见她仅手持一柄轻薄的木剑,招式却如千里松涛,绵绵不绝,大开大阖,从容有致。与寻常剑客练剑时往往辐射出的压迫感和咄咄逼人之态不同,这女子此刻明明也是在全心练剑,但招式却一丝杀气和威胁感也无,反倒令人觉得赏心悦目,散发出一股包容旷达的气场。

更叫郭靖惊奇瞠目的是,她那一招一式、移步开阖间的劲力明明极为凌厉,仿若有削金断玉之势,却自始至终都寂然无声,听不到丁点儿剑响,就像是被消了音似的,而那薄薄的一片木剑也不见被内力折断。细瞧起来,她举手投足均柔中蓄刚,缓中藏疾,正恰似“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精妙悠远,深湛叵测,于寂静无声中仿佛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尽有一番宗师气象。

郭靖此前从未见过有此等境界的剑客,一时间又看的呆住了。然而不及他再多看几眼,忽然之间,只听一声尖唳的雕声从背后响起,还没反应过来,紧接着又觉一股大力如排山倒海之势拍了过来。他慌忙回头去瞧,这一瞧只骇快要的魂飞魄散,只见一只硕大无比的杂毛灰雕正居高临下的死死盯住了他,同时挥动铁翅向他疾拍过来。雕翅未煽到,郭靖已被这大雕的翅风压得喘不过气来,可见这一下力道之猛,若是给拍中了,还不得变成肉饼?

他急忙飞身后撤,然而为时已晚,眼见雕翅近身,只得闭目受死。然而下一瞬,耳听“叮”的一声脆响,周遭的压人气息忽然不见,郭靖等了一会儿没有动静,睁眼来看,只见近在咫尺的雕翅生生被一柄木剑中途截住。薄薄的木剑抵在雕翅上,方才接住如此大力的一击,现下竟未折断。惊魂未定间,郭靖顺着木剑看过去,便见方才一瞬还在不远处松下练剑的人此时已站在自己旁边,稳稳的替他挡住了雕翅的突袭。

那人自然就是王道一了,只见她仰头对大雕笑道:“神雕前辈,这一位是我朋友,他并无恶意的,你勿要如此。”

神雕认生,方才见到郭靖这个擅闯此地的陌生人,自然下手不留情,此时听了王道一的话,便“咕咕”低叫两声,算作应答,收回铁翅,又瞅了郭靖几眼,转身而去,迈步行进间虽意态慵懒,却也不失一份凛然桀骜的威严。

郭靖还从未见过这般奇特的神雕,又张望一阵。

王道一笑笑,转身对他说道:“郭少侠,之前通信中也没提早知会,你怎么突然就来我这里了?”

郭靖收回目光,先朝王道一拱拱手,“刚才多谢小王道长搭救。”随后方道:“临时起意,便连夜赶来了。写信太废辰光,不如亲来。”

王道一问:“可是有什么急事?”

这两年间,王道一虽说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但却是一直和郭靖时常有秘密的书信往来,以沟通内外大事。王道一通过郭靖能够时时了解到住天下局势风向,郭靖也常常写信向她问计,之前伏击忽必烈于襄阳城外一战,便是王道一远程策划的结果。她还曾经绘了桃源隐居地的图纸给郭靖,嘱咐他若有急事,便可按图纸路线,直接上山来寻她。如今见郭靖战甲未脱就星夜赶来,是以她自然有此一问。

郭靖摇摇头,又抱拳道:“我是特来请小王道长出山。”

王道一微微一愣,径自思量不语。郭靖见她不立即表态,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刚要出言相询,正在这时,那边的黄蓉已在招呼他们二人过去吃茶。

王道一也热情的邀他过去,“这些事咱们待会儿再慢慢谈,你远道而来,先吃杯茶解解渴。”

郭靖赶了一夜的路,也确是又乏又渴,两人走到小茶桌前盘腿坐下,黄蓉已带着龙儿坐在茶桌另一面,正用茶匙搅着壶中茶汤。

两人刚刚坐定,茶就煎沸了,火候正正好。掀开壶盖,馥郁的清香就完全散发开来,传到人鼻子里,惹的人不自禁口舌生津。郭靖更是精神一振,只觉自己活了半辈子也没闻到过这么好闻的味道。

常言说得好:“烹茶如其人,最见真功夫。”可见茶道中最难把握处,就在烹茶煮水的功夫上面,想要出顶好的茶水,火候是一丝也不能差池的。大致讲来,就是“水须三沸,沸则扬汤”,每一沸都有每一沸的讲究,不及沸不能饮,太沸却又失其水味,败其茶香,亦不能饮。至于何时才算得恰到火候的那个“沸点”,就要看烹茶人的能耐了。因此平常懂得茶道之人,为求烹出一碗好茶来,往往如僧人入定,老和尚坐禅一般,盯住水面,凝神静气,眼睛眨也不眨,时刻观察茶炉上的变化,就怕错过良机。

黄蓉烹茶却不然,她才不会老老实实的坐着干等个把时辰,火一点起,就与龙儿笑闹着玩耍开去了,任那炉上茶水自煎自煮。但要就此说她不会烹茶,那便大错特错了。

这便是黄蓉的技高人胆大之处,她玩归玩,烹茶却也一丝没耽搁,旁人全身心关注都把握不定的时辰,她只消时时侧耳一听,听那茶水翻滚咕嘟声的音色及强弱,便能判别出此时茶水的火候了。火候一到,立即回来,开盖降温,扬汤止沸,看看汤色,再盖上壶盖,又跑到一边玩闹开去,只等下一次沸起。她如此烹茶行事,看似随意,实则细心程度远胜常人,看似危险胡闹,实则一次也没失手过。

黄蓉料定郭靖定然用不惯细品慢啜的小茶杯,早就特意拿出了一只大海碗,单放在他跟前,提了茶壶先给他满满倒上一碗,又给王道一斟上一小杯,再斟一小杯轻轻吹凉了给龙儿,最后给自己也斟一杯。一大壶茶就这么一滴不剩的分完了。

王道一扭头冲郭靖笑道:“蓉儿烹茶的手艺最地道,郭少侠今日有口福了,先尝尝吧。”

郭靖不懂品茶,但闻着这股子清香早就垂涎不已了,听过她话,也不客气,端起碗咕嘟咕嘟喝将起来。

对于王道一这句毫不吝啬的夸奖之言,黄蓉嫣然一笑,“真巧,这一壶茶份量不多不少,我再去打一壶水来。”说着就起身往不远处的溪边走去。

其时黄蓉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只不过月份尚早,还未显怀,再加上她活泼好动的性子,哪里看都不像是个有孕在身的模样。可是此时毕竟不同以前,她自己不大在意,王道一可是时时刻刻都悬着心,现下见她要去溪边取水,王道一就侧头注意盯着,见她稳稳当当的蹲下,打水,再站起往回走才放心的调回视线。

等她再调回视线,郭靖已经一满碗茶水下肚,这一碗茶只喝的郭靖飘飘欲仙,只觉得清香满腹,浑身舒泰,原本习惯于在战场上紧绷神经也慢慢放松下来,感受着这一份安适的氛围,不禁心下感慨一句:“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

龙儿瞧着郭靖方才一系列的举动,眨巴着一双乌黑大眼,不声不响,却始终颇有些好奇的盯着他看,只觉这位客人当真奇怪,毕竟在此之前,她还从未见过有人像饮牛一般饮下一大碗茶呢!小小年纪,便已有一份不骄不躁的品性,虽然不解,但并不大惊小怪,只瞧了一阵,便低头去吃自己的茶了,一点一点的,品的很斯文。吃了几口,说道:“师娘今天用的是山泉水。”又尝一口,补充道:“南山那处的。”

王道一笑笑,表扬道:“对啦。”

“咦!”郭靖又惊又奇,瞪大一双牛眼,“这也能尝的出来?”

龙儿这几年跟着黄蓉生活,舌头早被养刁了,而且本就生来天赋异禀,颇具灵气,是以品茶辨水这等事,自是不在话下。

黄蓉走回来,刚巧听到这番对话,将茶壶架到炉上,放好茶叶,再次生起火来,笑道:“东山泉水煮来的茶最清甜,但此时天色不早,若要去东山取水,怕是黑夜了都回不来。”又指指炉上茶壶,“现在只好用溪水来煮了,这溪水虽不及东山泉,但也能烹出好茶来,解渴是绰绰有余。”

郭靖还是有些不可思议的道:“这水和水的味道还能有什么差别?”

“那当然了。”

郭靖虽不懂风雅,却尊重风雅,此时好奇心起,就要诚心请教了:“怎么说呢?”

王道一笑着给他解释道:“那么你就这么想,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的人不一样,那水和水自然也不一样。天下之大,每个地域的土质、矿质都不同,出的水自然也不同啦。”

郭靖听到这话,点点头,虽然还是有些半懂不懂,但只觉得王道一说的那一句“人和人不一样,水和水自然也不一样”大有一份道理在内,想了想,笑道:“话是这么说,但能尝的出哪里的水是什么味道,这番本事,也很了不得啊。”

三人一齐大笑。

说说笑笑间,就此围炉闲聊起来。又喝过一轮茶水,黄蓉抬头看看天色,说道:“天晚了,我去做饭。”正要起身,却被王道一赶紧拦住:“我去做好了,你呆在这里,再和郭少侠聊聊天。”

自从黄蓉有了身孕,王道一恨不得天天把她当尊观音供起来,生怕她有什么闪失,一点带力气的事情都不叫她去做。黄蓉本是个爱爬高上低的折腾性子,这几个月也被王道一护的不得不收敛几分,整日里也就能老老实实干些烹茶养花之类的怡情小事,连厨房都不让进了。每次一提要做饭,王道一就会对她说:“掂锅炒菜这么费力气的活,还是我来吧,你去多多休息。”黄蓉简直哭笑不得,她好歹也是个习武之人,“掂锅炒菜”能费什么力气?但她总归拗不过王道一在此事上的执着,只得听她的话了。

几个月没做过饭,着实手痒,今日趁着郭靖造访,黄蓉本想这下总有理由下一会厨了,没想到还是被王道一给拦下,她有些无奈笑道:“今天郭少侠远道来访,还是我来下厨做几样好菜招待吧。”

王道一做菜还算不错,但总不及黄蓉的手艺了,黄蓉这个理由说的果然聪明,叫王道一看在郭靖在场的情况下也不好拒绝。

没想到向来待人客气有分寸的王道一却毫不犹豫的道:“没事的,郭少侠是好朋友,咱们跟自己人一样,无须如此客套。”还扭头冲郭靖问道:“对吧,郭少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