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山高水长 - 道可道 - 崔九堂前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道可道 >

第149章山高水长

一蒙军护送着王道一走出军营,以她的武功,当然不需要人护送,忽必烈这么做,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

忽必烈既然已决定不杀王道一,那他便会好好利用一下。他对王道一的礼贤下士的姿态,是在向宋民传达希望两族同好的意愿。

走过一阵,便又到了襄阳城下,此时襄阳城已门户大开,一列列蒙军井然有序的进驻城内,他们没有烧杀抢掠,忽必烈甚至下令将蒙古军中的备用棉衣和粮食都统统分给饥寒交迫的宋国百姓。

普通百姓当然不懂国家大事,但他们却感觉得到,忍饥挨饿的日子就要结束了,他们的生活会恢复成原来那样,没有战争再来打搅他们。

他们只是衷心希望,新的朝廷能够不再像旧朝廷那样压榨他们。蒙古人的统治固然会令他们不适应,但若这些蒙古人能够不破坏他们的文明,与他们融合相处,那也还能接受。比起曾经的辽国人和金国人对他们做的,蒙古人的行为简直不值一提。

王道一走到城下,向守城通报了姓名,要去见郭靖,旁边正排队领救济粮的百姓有听到的,纷纷向她聚拢了过来,一传十,十传百,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全城的百姓都向她聚过来。

在不久前,他们的襄阳守郭靖告诉他们,一个叫王道一的女子为了他们孤身去蒙军送死,还告诉他们,这个女子最终说动了蒙古大汗,他们不会再死。

他们将永远记得今天的场景:两军对垒,有一个人站了出来,飞蛾扑火般的走向敌营,改写了他们的命运,也或许改写了中国的命运。

于是当王道一出现在城门的时候,所有人都争前恐后的想要来看一看她,看一看她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

人群越聚越多,十几万城中百姓涌过来,护卫王道一的蒙军差点都阻拦不住,要照平时,他们早手起刀落大开杀戒了,但是如今,有大汗命令在上,他们不会随便杀人。

王道一见形势就要失控,只得寻一处高坡站上去,向百姓喊话:“大家别挤了,快回去领粮食吧!”

百姓见到王道一,也都纷纷停下来,他们看着她,不由自主都哭拜于地,齐声高颂,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王道一顿时热泪盈眶,望着拜倒一片的黎民百姓,心中百感交集,她想,为了这一群勤恳朴实的百姓,她就算死一万次又有何妨?

她站了片刻,忽然觉出一丝不对来,怎么不见郭靖踪影?

郭靖是襄阳守,出了这么大动静,他为何没有前来?

王道一脑中突然闪过早上分别时郭靖那欲言又止的奇怪神情,似乎想到了什么,她大惊失色,赶忙问一旁的蒙古军官:“你们方才收编宋军的时候,可有见过襄阳守郭靖?”

将官想了想,摇摇头。

王道一心底一沉,手心里迅速渗出一层冷汗,她运起轻功,极速朝城内掠去,一眨眼就消失了,惊得那些蒙古军官半天愣在原地。

王道一一边运起全身功力往郭靖大帐中奔,一边在心里一遍遍祈祷:“郭靖啊郭靖,你可千万别做傻事!”

她终于赶到帐前,掀帘一看,里面空无一人,这让她的心又是一沉。

她拦住一个正在忙碌的宋军问:“你们郭将军呢?怎么不在帐中?”

那军士回忆片刻,说道:“郭将军啊,他方才好像往后城去了……”

话没说完,已不见了王道一身影。

王道一急急赶去后城,刚一奔到城墙下,便猛地刹住了脚步,眼前看到的场景,让她惊叫出声:“郭靖!!!”

只见郭靖此时已卸去了铠甲,着一身素衣,披头散发,独自立于城头,手执长剑,遥望天边夕阳,目中一片苍凉。

听到王道一的叫声,郭靖俯首看向城下,露出一抹真诚的笑容,说道:“小王道长,你成功了,我替万千宋民谢过你!”

王道一此时哪有闲心听他道谢,急道:“郭少侠,你在城墙上干什么?快下来!你……为何要如此啊!”

郭靖依旧站在墙上,寒风吹的他披散的头发更加凌乱,他听到王道一的话,面上的表情变得悲痛又凝重,他苦笑道:“小王道长,自打第一次见面你就称我‘少侠’,我又哪里算得了侠?我……我连自己的母亲都保护不了,我又哪里算得了侠?”

王道一恍然明白过来,郭靖这是决心要死。

她忙朝他喊道:“郭少侠,你切不可为此事寻短见,如今蒙古大汗答应不再屠杀我宋国百姓,你以后还可以做很多为国为民的事,你可以不掺和蒙古人的事,你可以跟随七公……”

郭靖忽然打断她道:“不!小王道长,我的母亲都是被蒙古大汗逼死的!你告诉我,我还怎么能在蒙古人的统治下活下去!你要我怎么安心做蒙古人的臣民!”

王道一怔住了。

郭靖惨笑一声,继续道:“小王道长,百姓都得救了,从此天下再无战事,我很高兴。……但是我郭靖却永世都不可能得救!到今日为止,我和你一同守护住了这万千百姓,我的使命就算结束了,我没有再活下去的必要了。”

王道一一个劲地在下面着急的摇头。这城墙少说也有十来丈高,凭她的功力,根本无法上去,要想上去,只能从前城的阶梯登到城墙上,再沿城墙走到这后城来。但眼下,她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来做这些,因为她只要一个转身,郭靖可能就利落的抹脖子了,于是她在城下干着急,只得不断劝他:“不,郭少侠,你何苦如此执着,你母亲的死,那并不是你故意的……”

郭靖不等她说完,又打断她的话,道:“不是故意的就不算我的错了吗!小王道长,我这个人脑筋就是犟,我不管那么多大道理,我只知道,一个人若是犯了错,那么不论这个错误是不是他有意为之,他都必须要为这个错误赎罪!”

他长叹一口气,凄然道:“我只是后悔,当初你三次劝我,我都没有听你的,才酿成那般后果。但是如今,我依然不会听你的劝,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法子改变的,小王道长……我意已决,你别劝了。”

王道一说不出话来了,因她知道,此时她再说什么,都是徒劳。

仰视着城墙上那一道高大的身影,她又忽然明白了,郭靖是活不下去的,不是他不能活下去,而是他自己不允许自己活下去!

她想起了《天龙八部》里的乔峰之死。

乔峰能活下去吗?

他能。

他武功那么高,侠肝义胆,朋友满天下,也没做什么坏事,他怎么能活不下去呢?

可是他就是活不下去,他就是要选择在宋辽两军阵前自戕。

他也不允许自己再活下去。

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秉性,比起生命的延续,他们更看重精神上的一丝不苟。

若是什么事情发生的于他们的精神有愧,他们就会觉得“天下再无立身之地”,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人生已无路可走,所以他们毫不留情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一般管这种人叫做“英雄”。

他们身上承载者一个民族的精魂。

郭靖为什么决心要自杀而不是和蒙古人决一死战?因为他不愿意把自己的私怨牵扯到国事上来,他希望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好好活着。

他只是自己不愿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