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奇士斗酒(2)
高人来访,善恶未分,王掌教不得不小心提防着。
那和尚看起来年纪不过三十,态度也算客气,欠身回礼道:“无名野僧一个,不敢称高,此来欲向王道长借书一观。”
不愿说姓名,那便不问了。王道长道:“高僧欲借何书?”
和尚笑道:“天下第一武书。”
王道长眉头皱了皱,道:“高僧请回吧,贫道这里没有什么天下第一武书,就算有,也借不得。”
被拒绝了,和尚也不生气,仍是笑道:“不是天下第一武书,为何天下人人争抢?四年前你力挫群豪,赢得此书,此书明明在你这里,为何又说借不得?”
王道长道:“人人争抢,皆为贪欲,我之所以力争此书,就是为了将其封藏起来,避免江湖纷争。高僧莫要为难贫道。”
和尚又问道:“既是为了避免纷争,何不销毁,为何只是封藏?”
道士一僵,说不出话来,和尚道:“正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等习武之人,自是对这书有所好奇,我借观这书,也只好奇罢了,未曾想用它去练成什么天下第一。我好武学,但并非武痴,道长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道士依旧沉默不语,和尚继续道:“这样吧,你我较量一番,若是我赢了,道长就借我看上一眼,如何?”
道士淡笑一声,说道:“高僧的功夫深不可测,我打不过你,何必要比?”
和尚也笑了,道:“谁说要比武了?咱们文比。”
道士奇道:“怎么个文比法?”
和尚继续笑道:“斗酒。”
道士哭笑不得,好笑道:“你还是个酒肉和尚?”
和尚哈哈一笑:“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一生为儒为佛为道,无所适从,不拘于任何戒律。”
道士听他这般奇异的言论也是被逗笑了,心想:“此人当真是个奇士,也罢,就比上一比,他若赢了,借真经给他看一眼也无妨。”当下便答应了。
王掌教气运丹田,长啸一声,用“千里传音”之术唤来杂事弟子。但听得朗朗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久久不散,可见其内力之深厚。
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小道士匆匆赶来,按照他的要求去取了两大缸酒来。
等酒被抬了上来,一旁的小人儿惊得倒吸一口凉气,只见那酒缸竟比她还要高出一个头来。圆滚滚硕大的缸身,面盆大的缸口,四个人合抬才能抬动一口大缸,缸里的酒水晃晃荡荡有少许溢出,淅淅沥沥的滴撒在山路上。隔着三步之遥就能闻到一股刺鼻呛人的酒气。
这些许酒,恐怕两头牛都饮不完,却不知为何王爷爷和这怪和尚需要这么多?
小人儿禁不住烈酒刺鼻的酒气,“啊切”一声打了个喷嚏。王道长见了,把她抱起来放在另一侧的石凳上,和蔼的摸了摸她的头顶道:“乖乖坐着就好。”
那和尚笑道:“咱俩赌酒,道长就不怕教坏了小孩子?”
道士道:“她无妨的。”
正说话间,两大缸酒已被抬到了石桌旁。酒气愈发浓烈。
一张正方石桌,道士和和尚相对而坐,另外两边一侧坐着小孩儿,一侧摆着两大缸酒。
侍奉的弟子又拿了两只酒碗出来,正欲摆上,道士却挥了挥手,说道:“取大碗来。”
那弟子应了声“是”,又换了最大的碗来,只见那碗有成人巴掌大的碗口,碗身也不浅,这么大的一只碗,装半斤酒也不是问题。
一切准备停当,侍奉的杂事弟子撤下,后山中又只剩一僧一道一小了。小人儿好奇的看着拉开架势相对而坐的两人,想看看这酒到底怎么个斗法。
日头东升,晨雾渐渐薄了,此时正是清晨的大好时光。
那和尚抄起大碗,在靠近自己的酒缸里哗啦啦舀出一大碗来,笑道:“旭日东升,正是饮酒的好时辰,我先干为敬!”说完便将碗凑到嘴边大口大口的喝起来,一口气见底。
道士哈哈一笑,赞道:“高僧痛快!”同时自己也抄起碗来在靠近自己这边的酒缸里舀满一整碗,咕嘟咕嘟瞬间喝了个精光。
这第一轮过后,二人相视一笑,和尚道:“道长也是爽气,咱两个先来对饮十碗如何?”
道士大声道:“那在下就舍命陪君子了。”说着端起一碗酒来,几口饮了个干净。
和尚见他如此爽快,颇有些出乎意料,哈哈一笑,说道:“好!”舀了一大碗,也是仰脖子喝干,跟着又连舀连喝了两大碗。
道士岂能示弱,也喝了一碗,再舀两碗。
和尚笑道:“好酒,好酒!”
两人不再多言,又各自舀酒喝将起来,一来二去,片刻之间,已是斗了十数轮,两人喝酒像喝水似的,眼睛都不眨一下,面不改色心不跳,七八斤烈酒便下了肚。
一时间,酒气横飞,萦满四周,一僧一道都是豪气冲天,开怀畅饮。
和尚笑道:“道长酒量居然倒也不弱,果然有些意思。”
道士将手中一碗酒一饮而尽,也笑道:“很好,很好,此乃酒逢知己千杯少是也!”
和尚道:“是极,是极!”说着自己连干两碗,抬眼只见那道士轻描淡写、谈笑风生的也连喝了两碗,他喝这烈酒的姿态,直比喝水饮茶还更潇洒。
未过多时,一僧一道你一碗,我一碗,喝了个旗鼓相当,只一顿饭时分,两人都已喝了三十来碗。
这情景可吓呆了一边的小孩儿,她见这两人斗酒,竟丝毫不显醉态,眼见十几斤酒水灌入肚中,中间却也没有人离开去如厕。这就奇怪了,就单论那十几斤酒水的体积来说,是怎么也不可能在肚里装的下的呀,实在是匪夷所思。
她又哪里知道,这两人都是内功深厚之人,酒水下了肚后与丹田真气相混,运功之下,酒水和真气一同在体内运行一周天,用内力自然就可解酒了,是以不显醉态。至于那大量的水分,也随着真气游走中以汗水的形式排出体外了,汗水太多,必然会浸湿衣衫,于是再行功用内力将衣服烘干就行了。因此二人虽然十几斤烈酒下肚,还是清醒万分,也无需如厕排解。
这斗酒,实际上是二人内力的比拼。
他二人这一斗酒,嘴上除了豪饮还不忘谈天说地,高谈阔论一番。二人俱是博闻强识之士,一个博学,一个多闻,一个旷达,一个潇洒,从诗文到武学,从佛理到道法,经史子集,术数五行,天文地理,包罗万象……
两人越饮越畅快,越聊越投机,真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正道是:
“剧饮千杯男儿事,山色空蒙休独酌。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