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盛唐风华(2) - 没你就不行 - 林木儿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没你就不行 >

第750章 盛唐风华(2)

静慧回来的时候,就见小小的姑娘,坐在台阶上,抬头看着四四方方的天。她疾步过去,忙道,“怎生出来了?”

她抬手要扶,林雨桐顺势就起身了,等回了屋子在里面坐了,两人沉默的吃了饭,林雨桐才说,“师父还要出去?”

静慧愣了一下,点头,“洗涮了之后,就不出去了。”

“回来的时候把门带上。”

静慧上下打量了林雨桐一眼,急匆匆的去了,不消一刻又回来了,再回来却见一手带大的姑娘坐在面前放着木鱼,手里拿着木槌在愣神。她忙过去,“养神便是,不用做功课,太劳神了。”她要去接了木槌,林雨桐躲了一下,“师傅坐吧。”

静慧便坐了过去,又打量她,这次活过来之后,竟像是好了许多。她眉头微微舒展,表情也缓和了起来:“可是有事?”

林雨桐看她,“师傅,之前……我好似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梦?什么样的梦?

“我梦见……像是在一处宫殿里游走……分不清是天上还是人间……”时人信神佛,重梦境。想摆脱困境,没有比这个更快的办法了。急着找四爷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便是这个身体,叫静慧这么养下来,是养不好的!药不完全对症,女尼的身份,连出去就是奢望。这德业寺其实跟武则天出家的感业寺有些类似,都是皇帝死后,后宫的妃嫔出家的地方。只是德业寺安置过李渊的旧人,也有一些是太宗时期的大龄宫娥。这也就导致了,里面的人想出去,是千难万难的。外面的人,尤其是男人想进来,那也是千难万难的。

那么,谁来给开方子给药呢?就算是自己能偷摸的调整了药材,自己熬药,可是吃食呢?每天一碗分辨不了食材的糊糊,这是绝对养不好身体的。之前病的不能下床的时候,还是一碗面糊糊。而今吃的……更像是某种树皮磨成粉之后用水熬煮的。对于一个五脏六腑都虚弱的人来说,这么吃下去,要不了半个月,就又得躺下了。

可不管是改善生活还是其他,都离不开眼前这人的帮助。

她只说她梦见了宫殿,分不清天上人间。

静慧本没在意,一个梦而已!可以听到什么梦,心里就惊了一下。正抬手要给林雨桐倒一杯水,结果手一滑,差点把手里的粗陶瓦罐给摔了。林雨桐一把扶住瓦罐,轻轻的放在一边,可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梦见宫殿,分不清天上人间,若是这身世跟宫里无关,那这就是一个好梦!梦见了天上宫阙,这是受了神仙的庇护和指点。若是如此,她惊什么,怕什么?

林雨桐手里攥着个小木槌,是她留着的心眼。若是对方为了隐藏某种秘密,真就一不做二不休的要了她的命,这身体的情况,没点东西防身不行。当然了,这是最坏的情况。对方没杀掉一个婴孩,这里面就一定有某种缘故。

静慧的手都是抖的,脑子里转着无数的念头。

林雨桐把她的表情看在眼里,就又说,“可我在宫殿里怎么转都似乎转不出去……一直像是被困在那个宫殿里……正急的不知道要如何是好,我便觉得有人狠狠的推搡了我一下,我一下子跌了下来,隐隐约约的,我好似看见了极有威严的美貌妇人,耳边好似还有人念叨着什么‘无量寿尊’这样的话!那宫殿我不曾见过,那威严又貌美的夫人我也不曾见过,更不知道什么无量不无量,寿尊不寿尊……”

静慧的手藏在衣袖里,不住的发抖。但她还是道:“难不成你跟佛家无缘,该是道家的弟子不成?”

这么想就对了!道家!孙思邈是个道士!那个男人之前说了,他准备去终南山求个方子去,想来静慧只要不是想杀人,那就不如顺手推舟,把自己推出去再说。果然,就听静慧道,“若是你真跟道家有缘,这里倒是不好留你。回头我禀明了主持,放你出去便是了……”

林雨桐忙道,“我出去……该去哪里?师父可有相熟之人?他日若能活命,定奉养师父。”

静慧嘴角翕动,眼圈蓦地一红,缓缓点了头,“你只安心歇着,明儿我便……便送你出去。”

一天了,真累了,昏昏沉沉之间,她觉得一只冰凉的手覆盖在她的脖颈之上,而后又缓缓拿开。半晌之后,冰凉的手轻轻触到了鼻尖,林雨桐心里知道,不排除对方有想捂死她的冲动。可到底是犹豫了,收了手,嘴里一遍一遍的念着‘阿弥陀佛’。而后轻手轻脚的,出了房间。

林雨桐睁开眼坐起身来,小木槌还在手里拿着呢。照顾了这么些年,可在某一刻,对鸥舫还是动了杀心。这就证明自己之前的猜测怕是没猜中十分,也猜中八分了。

安定公主,谥号思。

她躺下睡不着,思量这个事。后人一直说,是武则天杀了亲生女儿嫁祸给了王皇后,这一说法,是谁说的呢?是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说的。

而《新唐书》编纂在什么时候呢?是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联系编纂的。《资治通鉴》的编纂时间也是北宋,由司马光主持编纂。

也就是说,成书都比较晚,他们很可能采用了很多民间流传的说法。

而在这两本书之前,唐史的记载中,从没有说武则天杀了亲生女儿。《唐会要》中只说,武则天利用亲生女儿暴卒这件事,扳倒了皇后。并没有说,是武则天杀女而扳倒了皇后。而《旧唐书》也没有杀女的记载。

后两本记载的都很简单,关于这事,就两句话的事。而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关于这个事件的记载,那就绘声绘色多了。说是武昭仪先掐死了孩子,然后给盖好,装作没事。皇上来了,还高高兴兴的迎接皇上,皇上去看女儿,结果一揭开襁褓,发现已经死了!然后惊怒的问,“谁干的!”满宫的人都说,“皇后来过。”然后昭仪怎么哭,皇上怎么说,记载的特别详细。

敢问,从事发到他们编书中间相隔了三百年,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连带的表情和神态都有还原,在没有史料为依据的前提下,是怎么把这个事写的绘声绘色,犹如亲眼所见?

更有意思的是,历史上有一篇文章,写的文采斐然,就是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檄》,这文章写的,把想骂武则天的人看的拍案叫绝,连被骂的武则天也不得不佩服人家的文采。就是这么一篇文章,怎么难听怎么骂,说武则淫乱后宫、魅惑君王、生性凶残,奸佞成性,残害忠良,杀兄戮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这么多这么多的罪名,连谋害君王毒杀母亲的话都出来了,却没有说武则天杀了女儿。

何况,武则天的女儿死了一年之后,才说废后的事的。不挨着呀!

所以,对武则天杀女这事,林雨桐压根就不信。她就是想立李弘做太子,弄死放在王皇后名下的庶长子李忠多容易呀,对吧?这压根就不是那么一码事!

这其实是李治在跟皇后身后的阀门势力的斗争,自来废后就不是简单的帝后之间的事,更不是后宫那点事能扳倒皇后的。

所以,林雨桐更倾向于,这个孩子只是夭折了。至于说怎么夭折的,这只有当时伺候的和做父母的清楚了。

当然了,孩子能再度活过来,当时可能是休克过去了。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先天性的疾病,包括高烧不退等等,都可能引起休克。

在后世医学那么发达了,在医院里还有那种把休克误诊成死亡的呢。更何况是在唐朝。按照记载,武则天生养了六个孩子,一半的孩子都是以高龄产妇的身份生的。在夭折率高的现在,她折损了一个,比例真不算是高的。所以,林雨桐就觉得,当时应该是以为这个孩子死了,许是就这么安葬了,许是真就利用一把已经死亡的孩子,不存在谋杀亲女。孩子没了,被装殓进金棺里,交给下面的人安葬了。可财帛动人心呀,知道有这个金棺的人,怕是就打起了棺材的主意。想拿棺,就得先开,这一开,孩子一颠簸,可能那口气又倒腾过来了。可这活了,又是这么个眼看就要咽气的孩子,怎么送回去?敢送回去吗?送回去了,他们干的事就瞒不住,哪怕阴差阳错的救了这孩子,可真要追究起责任来,诛九族都是轻的。一边是能占据金棺发财解困,一边是赌命,生死看圣人的心情。

怎么办呢?只不过是俩普通人的人,当然是不敢去赌命了。但人心也没那么恶,再加上这孩子出身显赫,又是在棺材里活过来了,从迷信的角度讲,这是不是有漫天的神佛庇佑呢,要不然怎么就死不了呢。

如今再想起静慧说的话:你果然又活过来了。

这话是不是也说明她隐隐的觉得,这原身是受老天庇佑的,不能随便给杀了呢!若不是自己来了,这个孩子其实就这么死了。反正已经是个死人了,都逼紧嘴巴之后,谁能知道?而今自己来了,活过来了。之后会怎么样,现在想就是多余。

得先想法子活下去,找到四爷,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所以,首先得离开这里。

“离开?”怎么离开?

山下的一处院子里,男人裹着衣裳,说夜里偷跑下山的女人,“放在眼皮子底下,能看住;要是放出去……”

“放出去,没人把她跟德业寺联系在一起才好呢!从此再无干系!”静慧的声音有些发抖,“要不然,真被上面知道了,咱们死无葬身之地。你别忘了,去年宫里才下旨,追封这位为安定公主,谥号为思。听说那时候皇后又怀上了,说是想要个公主,圣人和皇后想起‘早夭’的这位公主,给追封了,灵位还移到了崇敬寺!前不久不才听说,宫里真添了一位小公主吗?如今真有了一位小公主,没了个那个该追封也追封了,其实事情到这里,怕是再不会想起了!既然老天指引,她合该跟道门有缘,那便舍几个钱送去便罢了。”

这男人低声道,“既然如此,合该……彻底的清除隐患……”

静慧摇头,“哥哥不怕报应不成?这些年,家里添了七个孩子,没一个长成的。去年连嫂嫂也没了……不可再枉造杀孽了,哥哥!不若,我回头告诉她,她是我侄女,是你的亲生女儿,只是……自小体弱,算命的说,合该是方外之人。你和嫂嫂便将她舍给了庙了。而今,既然老天另有指点,就不如找一更利她的所在!告诉她说家里只她一根独苗……家里自是先顾着她。如此,她再是不疑有它。如此安安生生的,哥哥将来再娶,未尝不能养下一儿半女,承欢膝下,承袭香火。”

这男人叹了一声,“罢了!罢了!依你所言便是。”

静慧出去了足足两个时辰,回来正是半夜的时候。门一响动,林雨桐睁开眼,“师傅出去了?”

静慧吓了一跳,“吵醒你了?”她过去,将火折子摸出来讲灯点亮了,这才挨着林雨桐坐了,“跟你说的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