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龙虎山姓传业大典,天师府江厌亲临 - 借刀人 - 凝眸七弦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借刀人 >

第79章龙虎山姓传业大典,天师府江厌亲临

而这个机会,似乎正在慢慢地向着我招手。

这天,我正在劈柴,忽然间迎面走来了矮胖道人,李立。

我赶紧放下了手中的斧头,跟他打招呼,但是李立看都没有看我一眼,便径直去找镜沅。没多久,龙芷一脸兴奋地走了出来,道:“牛二,明天跟我一起去天师府。”

“什么,天师府?”我心中有些惊讶,要知道天师府这种地方,像我们这种身份的人,是根本没有机会进去的——倒不是天师府门禁森严,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份,平日里基本上都只是呆在后厨这一块活动,前殿除非是有要事才会去。

当然,我不止一次的去过,而目的就是为了摸清龙虎山的线路。只是我去的时候基本上都避开了早晚课的时间,加上来去匆匆,根本没有被人留意。

“明天就是龙虎山的传业大典了。新进门的弟子们要根据这三个月的成绩来确定分配到哪位掌殿的座下,这种机会龙虎山除了‘三冠之争’之外,便是最为隆重的大事,所有弟子都会在,刚才李立过来就是通知我们,明天人手短缺,要我们这里也抽几个人过去帮忙呢。”

龙芷说话间眉飞色舞,显然他十分看重这次机会。

终于能够光明正大地走进天师府了。我岂能错过绝佳的机会,当下便点头答应。

第二天,我和胡变诀别之后,特意提前半小时赶到了龙虎山,叫醒了还在熟睡中的龙芷,我故意装作不识路的样子,在他的带领下,从后山小路经过那巍峨雄伟的山门,绕过上清宫,走向了天师府。

龙虎山三殿,上清宫香火最为繁盛,是接纳香客之地,平日对外开放,也是龙虎山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经过上清宫之时,很远便能够闻到缕缕青烟透人心脾,兜率宫在龙虎山的地位虽然不及原本的上清宫,但是由于是各殿掌殿多在此议事,因此也成了仅次于天师府和上清宫的第三大要害,往来要客,也多在此盘桓。

天师府是龙虎山三殿之中,最巍峨雄伟的宫殿,为天师居所,但是平日里一般待客均在前殿上清宫,天师府非重大节庆日一般都是大门紧闭。

一片极巨大的广场,地面全用汉白玉铺砌,亮光闪闪,一眼看去,使人生出渺小之心。远方白云朵朵,恍如轻纱,竟都在脚下漂浮。广场中央,每隔数十丈便放置一个铜制巨鼎,分作三排,每排三个,共有九只,规矩摆放。鼎中不时有轻烟飘起,其味清而不散。,这种白玉都是重达数吨,龙虎山本地并不出产这样的玉石,乃是从千里之外运来,经过那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才到达这里,可见当年龙虎山修建时候,花下的人力物力,广场上海比较空旷,因为今天是传业大典的日子,平日里的早课也停了,因此并没有往日的人声鼎沸,只有几个,有道有俗,背插七星剑,看来都是龙虎山门下。

走过高高石阶,远远便看到金色牌匾,上书着“天师府”三字。来到雄伟大殿之前,只见门扉大开,里边光线充足,供奉着正殿正中供奉道教教主老子像,像高12.3米,以应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只有几个小道童来来回回的穿梭,准备着大典前的布置。众人之前,七张檀木大椅,左右各三,居中一张最大的紫檀椅子。

龙芷和这几个人小道童显然是熟人,向他们介绍了我之后,我和龙芷便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天渐渐地亮了起来,天师府前也慢慢地集聚了不少道士,人人都是眉飞色舞,肩膀处插着一柄七星宝剑,不少年轻弟子还特意仔细梳洗了一番,更是看上去如人中龙凤。

这些龙虎山弟子们,或许成群结队地站在一起并不打眼,但是要知道,他们每一个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被选入龙虎山,龙虎山这三个字,便足够让多少人忌妒得双目泛红。

而我心中也不由得感慨,要是我能够成为他们其中之一该有多好啊。

再过了些时辰,天色渐渐亮起来了,天师府殿前已经人头攒动,人虽然多,但是鸦雀无声,在各大师兄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咚,咚,咚……

忽然间,天地间响起了悠扬的钟声。

我知道这钟声的来历,是在龙虎山上最高峰的那座庚申钟,传闻是龙虎山至宝之一,自张天师创立龙虎山之日起,那庚申钟便每日响起,听龙芷说,敲钟的是一个瞎眼的聋子,在龙虎山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也很少有人见过他的长相,只是相传,天师府前那株高耸入云的青松,便是他亲手所植。

说到了这里,龙芷还不屑地道:“那株青松少说也有两百年了,龙虎山修道延年益寿我相信,但是这世间能够活到两三百岁的人怎么可能有,都是他们自抬身价胡乱捏造的。”

而此时,我就在天师府中,庭院前面那株青松我也看过了好几次了,按照常识判断,的确至少两百年了。

“牛二。”龙芷小声在我耳边说道,“愣着干嘛,端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