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周作人书信集》(25) - 民国大师周作人自编全集 - 周作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一章《周作人书信集》(25)

第五十一章《周作人书信集》(25)与俞平伯君书三十五通

平伯兄:

来片敬悉。王季重文殊有趣,唯尚有徐文长所说的以古字奇字替代俗字的地方,不及张宗子的自然。张宗子的《瑯嬛文集》中记泰山及普陀之游的两篇文章似比《文饭小品》各篇为佳,此书已借给颉刚,如要看可以转向他去借。我常常说现今的散文小品并非五四以后的新出产品,实在是“古已有之”,不过现今重新发达起来罢了。由板桥冬心溯而上之这班明朝文人再上连东坡山谷等,似可编出一本文选,也即为散文小品的源流材料,此件事似大可以做,于教课者亦有便利。现在的小文与宋明诸人之作在文字上固然有点不同,但风致实是一致,或者又加上了一点西洋影响,使他有一种新气息而已。就要出门,匆匆不多写。

五月五日上午,作人。(十五年)

平伯兄:

来信敬悉。那篇文章读去似系明人之作,昨适玄同亦在,请他看亦云当系明季人,至迟亦当为清初也。前尹默约我教孔德的中学国文,冒昧答应,现在心绪纷乱,无心看书搜教材,觉得一定弄不好,想请人去代,不知你有工夫每周去两小时否?

八月廿二日,作人。(十五年)

附注,所云文系指《梦游》。

平伯兄:

好久没有见了。虽然已是春天,而花叶尚未茂发,不免有寂寥之感。“愚”年老多病,近来患胁痛,赖学多日,亦不能执笔,或把卷,深觉此日可惜,但实在无可为,只想多饮一杯不兰地,且食蛤蜊耳。绍原走后无消息,想早已到广,匆匆不尽。

四月十五日,作人。(十六年)

平伯兄:

自从燕大当面送信之后尚未得见,未免怅怅。昨得绍原杭州来信,问及兄近况,我答以兴致如昔,引佩弦所说拍曲所证,想去事实不远。他在广州为某公所逐,也可以算是塞翁失马,如兄之不去则当是有先见之明也。近日有新作否?

十二月十五日,作人。(十六年)

昨买《绝俗楼我辈语》读之,殊不佳。

平伯兄:

京西见后,又是一年了。昨见疑古君,代达尊意,云知道了,亦不明了寄或不寄也。燕大之会闻已改期,在本星期三,演剧则已取消,士远又生病,即不取消恐亦演不成。兄有兴致出城去一看否。

一月二日,作人。(十七年)

平伯兄:

前晚得手书,匆匆未及奉覆。承邀吃福来,寒假中随时可去,但恐旧新年要修炉灶,须停几天耳,请由兄酌定通知我可也。“文存”已着手编辑否,希望早观厥成。

一月廿二日,作人。(十七年)

平伯兄:

《新月》便以奉送,因我已另得一册了。贴来邮票恕已没收,但别换一枚贴在信面,请寄到时收下可也。春雨如酥,庭中丁香大有抽芽之意矣。

三月廿四日,作人。(十七年)

平伯兄:

前建功在孔德为照一相,今印成明信片,附奉一张,乞收。穿了乙种常礼服,又假装在那里用功的样子,似乎不很佳,其实只是在翻阅日本内阁的汉文书目而已。不一。

五月三日,作人。(十七年)

附注,此照片曾登某杂志,误为苦雨斋中。

平伯兄:

长雨殊闷人,院子里造了一个积水潭,不愁平地水高一尺了,但毕竟还是苦雨,不过是非物质的罢了。想兄亦有同感,(不能去看电影了吧?)但或者《燕知草》已竟写了,则亦大有益处耳。

八月十二日灯下,作人。(十七年)

一〇

平伯兄:

得绍原来函,内附一封给你的信,很忠实地贴好了邮票,却被我揭下贴在我的信封上了。前次惠书读悉。《西还》曾在北大出版部购有一册,所以可请不必再给我了。天公日日以雨相恐吓,大有“打倒”我的积水潭之意。废名公已上西山去了。

廿五,作人。(十七年八月)

一一

平伯兄:

廿五日廿四时从本市所寄的信已收到。大文有六千言之多,《燕知草》真有掉尾之观,贵努力殊堪钦佩也。近日大肆搜索,还《医学周刊》之文债,月内必须清还,外行人说外行话,“苦矣”!废名君已上山去,前礼拜日与家人去访他一遍,从三贝子花园前起走小路,经过前日出路劫而现有持枪警察站着的地方,却终于平安返城,盖有天佑焉。秋意渐深,早上已颇凉,而学校亦就要上课了,奈何。谚云,“蟋蟀鸣,懒妇惊,”此一惊字不佞颇能体谅。闻金甫已到燕大,又疑古幼渔二公亦已请去为讲师云。

八月廿九日,作人。(十七年)

一二

平伯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