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军营中。
大将军云天定召开了会议,到场的有路盛,黄文志和杨伯安以及杨老将军。
会议讨论了一下楚国的来信,但是这信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价值。主要还是讨论关于云岭周边军队的布防安排。以前和平年代,分布在云岭各处的防卫营都相继撤走,集中在了云岭关营地,可是现在战争一触即发,云岭附近的防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虽然云岭地形复杂,无法让大军行进,但是小队人马还是可以穿行,虽说构不成大的威胁,但是也不得不防备。
云天定道:“对于云岭的布防,各位有何看法?”
路盛道:“我认为应该恢复到战争年代的布局方式,云岭周边一些要口处应该设置防护营,派驻人手,以防敌军乘机偷袭。”
黄文志道:“我觉得不妥,现在楚**队集结在下云岭关外,显然是要强攻云岭关,若是把兵力调走,云岭关的兵力也就会相对削弱。”
路盛道:“云岭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我们最怕的就是背后受敌,一旦我们被包夹,必然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黄文志想了想,道:“云岭地势复杂,敌人的大部队是无法长驱直入,勉强能过一些游兵散将,这些人其实不足为惧。”
路盛道:“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
云天定皱了皱眉头,这两个人似乎都说的有道理。云天定心中也是这样纠结,所以才提出了问题,没想到这两个人的想法也冲突了起来。云天定看向了一旁的杨老将军,问道:“老将军有什么看法?”
杨老将军道:“两个人都说的有些道理,不如我们就折中。”
云天定道:“折中?怎么折法?”
杨老将军道:“我们可以派几个小队士兵,前往各个要口进行巡逻,一旦发现有敌人的军队,便火速前来报信,我们再及时作出应对。这样,就不会分散云岭关的兵力,能做到有的放矢。”
云天定点了点头道:“这个办法可行,几位有什么看法?”
路盛和黄文志听了这个方法,皆表示赞同。
杨伯安却没怎么听他们的讨论,他一心注意着那封信,奇怪的是这里没有一个人对这封信感兴趣。
会议结束。
黄文志道:“大将军,这封信如何处置?”
云天定将信递给黄文志,道:“你先暂时保管在档案里。”
黄文志接过信。
几位将军也纷纷离去。
军营外,杨伯安拉着路盛道:“路将军。”
路盛道:“杨副将有什么事吗?”
杨伯安道:“路将军随我来一下,有件事想和路将军聊一聊。”
于是,杨伯安拉着路盛来到一旁。
杨伯安道:“是这样,我总感觉黄副将有些不对劲。”
路盛道:“哦?怎么说?”
杨伯安道:“黄副将这个人不简单,城府很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
路盛道:“是不是你想多了?我觉得文志没什么问题啊。”
杨伯安道:“自从你们接管了云岭关,我听说一切军务你都交给了黄副将来处理?”
路盛道:“那的确是文志有这个能力,原本我就觉得这个云岭关少将军就应该让文志来做,他做比我要好得多。”
杨伯安道:“你就是太容易相信人了,凡事都得留一个心眼啊。”
路盛笑了笑道:“用人不疑嘛,文志这个人可是一向忠心耿耿的。”
与此同时。
莫轻寒等待在路盛的帐篷外。
黄文志拿着信走了过来。
黄文志见到莫轻寒,问道:“莫公子有事?”
莫轻寒道:“是,云岭县有信送过来。”
黄文志道:“信?什么信?”
莫轻寒道:“不知道,好像是雷天佑所写。应该是重要的情报,所以我来交给少将军。”
黄文志想了想道:“那你交给我,等会交给少将军。”
莫轻寒想了想,道:“那好吧。”
于是,莫轻寒将信交给黄文志就离开了。
黄文志进入帐篷,看着手中的信,思忖了一会,打开了信封。
的确是雷天佑所写,上面写着云岭关中隐藏着楚国的间谍,而且级别很高。
黄文志想了想,拿起了路盛桌子上的琉璃镜。
透过琉璃镜,纸上浮现了几行字。
黄文志看见上面的字,内心不由一惊,眉头紧锁。
这时,路盛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