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回忆(上) - 忆那年的光 - 津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忆那年的光 >

第13章回忆(上)

第13章回忆(上)2008年。

距离曹菲父亲的车祸,已经快六年了,此时的她,正上小学四年级的下半学期。

从上半学期开始,家里就频繁的来着一位叔叔,从妈妈看叔叔的眼神里,她感觉到了一丝危机。

“不可以,我不要新爸爸。”她冲妈妈嚷。

“可是……”

“没有可是,我就是不要,如果你要叔叔,我就再也不喊你妈妈了!”她冲妈妈倔强。

……

轮番几次争吵,并没有带来多大效果,那位叔叔还是一如既往的往她家里送米送油,她次次都当着男人的面,扔得动的扔,扔不动的就拖拉硬拽,怎么着也得把东西弄出去。她不知道,妈妈上班的饭店动辄克扣工资,妈妈领到手的少之又少,如果没有叔叔的救济,她家连锅都揭不开了。

“你不要再找我妈妈了,我讨厌你!”

刘晓玲气得要打她,被男人制止。

“没事,菲菲还小,得给她一个过程。”

“可是……”

“总有一天她能理解你的,我能等。”

“可是……”

曹菲不懂,妈妈的心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可是,却没有一个可是是向着她的。她冲妈妈发火,冲妈妈吼叫,甚至还厮打妈妈,这个时期的她,魔障的比熊孩子还熊,一边熊一边独自痛苦,夜夜流泪。

——

父亲出车祸是在03年。

那天,作为面粉厂的会计,他刚从银行取出全厂工人一月的薪水,在回厂的路上,发生了车祸,没人知道,是谁捡走了父亲的公文包,当时的马路上,鲜少有摄像头。

后来,车祸赔偿的钱,全都补给了面粉厂,而从没上过班的妈妈,在面粉厂厂长的帮助下,做起了缝补袋子的工作,一天下来,能赚不到十块钱。

06年面粉厂改革,妈妈下了岗,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拮据起来,后来,妈妈只好去饭店洗盘子。

一直到07年下旬,从南方打工回来的男人,听说了妈妈的遭遇,找上门来,说那边一个月的工资,加班加点算下来能拿到八九百,说愿意带妈妈一起去,还说愿意和妈妈一起过后半生。

男人和妈妈是一个村的,从小就关系好,妈妈对男人的示好没有拒绝,几番相处下来,不管是人,还是钱,妈妈都动心了。

可曹菲反对。

因着男人的出现,曹菲开始经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

刘晓玲对女儿的行为无可奈何,打骂反作用太大,讲道理左耳进右耳出,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沌。

男人安慰她,菲菲长大懂事了就会接受了,我们来日方长。

刘晓玲不觉得,她挣来的钱太微薄,不足以给女儿更好的教育和保障。她接受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女儿。跟着他南下,可以挣更多的工资,老来有个伴照应,也不会牵累女儿。

曹菲不理解妈妈的苦衷,只一味胡闹着。

后来,刘晓玲终于有了对策。

——

这年清明节,假期第一天。

曹菲一早起来,没有看到饭菜,只看到站在门旁的妈妈,手里拿着一个蛇皮袋子,见她醒来,便喊起床。

“从今天起,你得学着靠自己养活自己。”

因为男人的出现,她和妈妈的关系冷到了极点,处于闹别扭算小,打骂不算大的阶段。

曹菲心里装着满肚子的火和脾气,一把接过袋子,“靠自己就靠自己。”

她走在前面,妈妈跟在后面。

路上的纸箱片、塑料瓶、玻璃瓶、废铜烂铁,都被她一言不发的捡起,装进袋子。

一天下来,即使累的手脚酸痛,她也绝不愿意妥协,一回到家,就倔强的走进房间关上房门,把头躲进了被子里,她委屈不已,可刚流下眼泪,还没来得及更难过,竟然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如昨天。

第三天,终于是最后一天了,曹菲心里思忖,明天收假上学,嘿嘿,她甚至有点得意,既觉得这场战争自己赢了,又庆幸要是再捡下去,她就真撑不住要输了。

因为自以为是最后一天,所以她捡的尤其卖力。

刘晓玲知道女儿心里的算盘,三天了肯定累坏了,便想找机会让女儿休息休息。

下午时,路过一个网吧门口,刘晓玲说她进去捡,让曹菲在外面等就好。

这三天母女的相处,都是刘晓玲说什么曹菲悉听尊便照做什么,她就地坐在网吧入口的台阶上休息。

日落西下,天边有殷红的云霞,曹菲望着天空出奇。

这时候,过来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男孩,手上提着明显是捡垃圾的袋子,准备进网吧,她立马起身去拦。

“不能进。”

男孩没有理会,抵着她继续往进走。

她后退了一步,张开双手去拦,嘴里喊着,“你不能进去。”

“怎么,这里是你家?”男孩停住,不屑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