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客从云来 - 此间春秋 - 采菇凉的小小蘑菇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此间春秋 >

第1章客从云来

马鸣驿,依小孤山,傍饮马湖,风景秀丽,胡汉杂居,别有一番风情。当然,这里也是西出中原的最后一处驿镇。西出此关便是滚滚黄沙,汹汹大漠,往西不过十里,即是名闻天下的古战场还乡原。

王有义是一个跑西口的游商,从江南采买些茶砖丝绸,去草原换些皮毛,这一来一往,采买倒还顺当,就是在草原上以货易货的时候费些时日,一年当中,倒有大半时间混迹西域,干脆就举家搬到朔风原,与胡羌混居。去年,喜获麟儿,自此儿女双全,可把他乐坏了,恨不得出恭都哼着曲儿。好景不长,上个月,金帐可汗病重,草原上情势波谲云诡,各处骚乱不断,买卖是做不成了,自家安全都是问题,于是,当机立断,不顾幼女孱弱,稚子尚在襁褓,携弱妻幼子逃往中原。奔波几天,终于安全进了关,到了马鸣驿,总算舒了一口气。

是日,烈日高悬,燥而无风,茶寮的伙计,像往常一样,做完了一天准备,照拂了店子里用饭的王有义一家子,便眯在井边,贪着凉儿。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微弱的马嘶声,小伙计估计有商队路过,强打起精神,睁了睁眼,准备接客。

过了好半天,才从视线的极处,慢慢现出一匹瘦马的轮廓,然后,是一个老汉,这一人一马,一跛一瘸,走得艰难。区区百十丈,便磨蹭了半晌。小伙计虽心下不耐,但久经历练,厌烦并不落在面皮上。依旧殷勤的想去接过缰绳。却不料,老汉晃了一下,闪过了小哥儿的殷勤,甩过一个银锭,嘶哑道:不用了,备些草料,多掺点黄豆粗粮,我自来照料。再备一囊水,弄些干粮。“得嘞,您稍侯”小伙计接过银子,颠颠儿小跑着去忙活。

这边厢活音未落,自东塔下行来了一个书生,头戴笠帽,一袭青衣,虽饱有风霜之色,却极为熨帖,背了只书箱,青篾织就,外覆了一层薄薄的雨毡,可见此人极爱惜这书箱。腰悬长剑,古朴典雅,行进之中,矫若青松,衣袂翻飞,翩然有君子之风。书生自东塔下来,远处望去,便如云中来客自负风流。

书生走进茶寮,摘下笠帽,解开围在颈间的黑巾,一张温润的脸映入眼帘,丹凤其目,星剑其眉,山根可承其重,双唇可载厚德。好一个谦谦君子。

好看耶,大哥哥。王有义的幼女小来,拽着母亲的衣角转头娇嗔道。

嘘,不要乱讲话。哥哥会生气的,王氏赶紧拽过女儿,向着书生歉疚一笑。

书生温润一笑,轻轻摇了摇头,示意没事。

此时,照料跛马的老汉,拐着走进来,阳光打在他的脸上,一条长疤赫然入眼,狰狞可怖,活脱脱一个钟馗现世,刚才还活泼爱动的小女孩,此刻一言不发,

莫说是小孩子,就是王有义这般经多历广的汉子,也被吓得不轻。他轻轻揽过女儿,缓解着她的情绪。

老汉也不说话,径直走到自己的台子前,淡定吃喝。

小伙计给书生上完菜,转头冲小来做了个嘚瑟鬼脸,这几天,王有义一家滞留在此,小女孩早跟这小伙计混熟了。看到小伙计也来取笑,小来反倒没那么怕了,轻轻地凑到父亲的耳边问,这个爷爷痛不痛啊。王有义轻摇了摇头,示意小女儿不要乱说话。生怕惹到这古怪的老人。

老汉吃的很快,片刻吃完,便招呼伙计拿来准备好的干粮和水。甩在背上,也不要马驮,出门便走。王有义此刻看到这匹跛马,此马极瘦,却不给人羸弱之感,虽然跛了一条腿,但马背上也驮了一个褡裢,马侧挂了得胜钩,钩上有一长布包裹,显是兵器。马股有刺目的火漆印,虽不甚完整,但明眼人一瞧便知,这妥妥的军马啊,朝廷关于军马管制极严。此人来历必不简单。

老丈,前五关已然闭关宵禁,诸多管制,您若回程,莫走官道了。

老人停了停,转过身冲老王点了点头,然后出了茶肆,向西去了。

王有义后心一紧,心里咯噔一下子,有些后悔喊这一嗓子,刚才老汉浑浊的眼睛扫过,就像被野兽盯住一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