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祖宗都不要了
县衙偏厅,日上三竿。
自打有了煤炭,原本四下漏风的县衙,早已暖和起来。
此时卫允,正笑吟吟的看着面前五个衣着华丽的乡绅:“坐吧,各位,有何见教?”
五个乡绅相互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开口道:“太爷,我等是为您手上的煤炭而来。”
“听闻太爷下令,城中百姓均可领煤炭五车,为何我等府上迟迟不见动静?”
这个名叫何五魁的乡绅,挺着孕妇般的大肚子,绿豆大的眼睛,直直盯着卫允。
他八字形的扫帚眉微微蹙紧,还撇着嘴,显然对卫允“忘了”他们,很不高兴。
另外四人虽然没说话,但他们的眼神和态度,跟何五魁如出一辙。
卫允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各位,你们记错了。”
“本县当初说的是,贫困百姓,可领煤炭五车,老无所依的,七车。”
“你们俱是城中大户,家中金银满柜,吃用不尽,就别跟穷人抢吃食了吧?”
“当然,若你们也想用本县的煤炭,大可出钱来买,要多少,本县有多少。”
“看在本乡本土,本县可以给你们些优惠,如何?”
何五魁不感觉如何:“太爷,这不妥吧?”
“我等虽有些家当,却也是临章百姓,您厚此薄彼,我等不服。”
他这话一说,一直沉默的四个人,也跟着开了腔。
“凭什么别人能白给,我们就要花钱,这是什么道理?”
“一帮子穷鬼,冻死就冻死了,把煤炭给他们,真是暴殄天物。”
“卫大人,你这么做,将我们这些乡绅当成了什么,岂有此理?”
“……”
何五魁悠然喝了口茶:“太爷,我等虽不是官身,在临章却也有几分声望。”
“远了不说,单是每年交的赋税,就不知比那些穷鬼多几倍?”
“请太爷看在我等的贡献,给些方便,咱们日后也好办事不是?”
卫允笑了笑:“听你这意思,若今天本县不给煤炭,你们还不交税了?”
他很清楚,这些穿金戴银的乡绅,不过想打些秋风罢了。
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什么东西?
何五魁放下茶杯:“这是您说的,小人可不敢有这个意思。”
“可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哪天年成不好,交不上税,那也是没办法。”
“更何况临章的形势,太爷也清楚,说不定什么时候,北辽人就来了。”
“到时还少不了我等出钱出力,因为几车煤炭,陷全城于危难,这可不是明智之举。”
他阴阳怪气的道:“当然,若您以为凭那些穷鬼,就能守住临章,我等也无话可说。”
“做人还是该留些退路,千万别为一时之气,赔上身家性命。”
“毕竟太爷您还年轻,前途无量,您说呢,卫大人?”
卫允又喝了口茶:“听你们这意思,以往抵御北辽人,你们都出了大力?”
何五魁自傲道:“太爷明白就好,其实这也没什么。”
“我等俱是土生土长,为官府和父老出把子力气,也没什么不行。”
“只是没想到,临章有了暂时的太平,太爷却忘了我等昔日的功绩。”
“区区几车煤炭,竟还好意思开口朝我等要钱,这着实有些说不过去吧?”
“再说的白些,没我们的帮助,恐怕也没有卫大人您,今天的安稳日子吧?”
他大嘴一撇,小眼睛一瞪:“所以煤炭的事,还请卫大人好生考虑一下。”
“说句不该说的,若大人处事偏颇,一旦北辽人到来,后果殊难预料。”
“我等俱是平头百姓,脚下这片土地,是东越,还是北辽,与我等关系不大。”
“就算北辽人破城,我们还是过着好日子,只是太爷你,可就难说了?”
何五魁又端起茶杯,眼中带着警告:“好了,该说的,不该说的,在下都说了。”
“是依靠我等保命,还是为几车煤炭,搭上小命,太爷,您看着办。”
另外四人,也立时涌起了“你可想清楚”的神色。
就像卫允此时不答应他们,明天定会不得好死一般。
卫允勾了下嘴角:“何老板这话硬气,竟连退路都想好了。”
“你对北辽人如此推崇,本县可否认为,哪天北辽人破城,你就是内鬼?”
何五魁立时变了颜色:“这话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