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傅承衍轻轻一笑:“我估计着也没什么大事,大约见我下他的面子,不高兴了想折腾我,怎么舍得他的宝贝儿子。”
这样的大雨,皇帝自己都没有事情做,又能有什么大事要交给他。
营帐里只临时搬来了一张软榻,傅承衍躺上去,盖上被子闭上眼睛:“阿筠,我先睡会儿,有人来了就说我睡着了。”
顾筠凉凉道:“你还没有吃药。”
傅承衍闭着眼睛,全当听不见。
顾筠十分无奈,坐在椅子上,托着脑袋没说话。
史书上都说,王侯将相才是最不要脸的人物,自从和傅承衍熟悉起来,她才觉得,对方天生就是做君主的,论起不要脸来,当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
不一会儿,她就知道傅承衍多么有先见之明了,刚才死都不肯下车的皇帝陛下,居然纡尊降贵,撑着伞过来了。
顾筠微微一笑:“臣女拜见陛下,陛下怎么来了,这么大的雨,保重龙体要紧。”
皇帝居然没有跟她扯皮,直接就问:“太子呢?”
顾筠让开身子,露出熟睡的傅承衍,含笑道:“殿下病了,烧的厉害,刚睡着,陛下有事吗?”
皇帝却不管不顾,抬高了声音,“傅承衍!”
顾筠拦在他面前,皱起了眉头:“陛下,太子殿下好不容易才睡着的,您……”
皇帝直接道:“南境告急。”
顾筠怔了怔,傅承衍亦顾不上再装睡,坐起身,声音冷厉:“怎么了?”
皇帝难得给傅承衍好脸色,他认真道:“朕刚才接到的奏报,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南邵国水患,民不聊生,大举侵犯南境,南境军队不足,需要朝廷支援,兵符在你手中,你看着调遣吧。”
他虽然昏庸无能,但是面对外敌,还是有分寸的。傅承衍让人不喜欢,那也是傅家的子孙,总比外人好上几分,至少,他不必担上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头。
可是整个朝廷的兵力,他都没有什么调遣的权力,皇帝觉得没自己什么事了。说完话,干脆一甩袖子离开,留下一脸疲态的傅承衍。
傅承衍从床上下来,披上外衫,“阿筠,你去找你爹爹过来,我有要事。”
他甚至来不及打伞,自己冲到雨里,往自己车架上去,顾筠来不及阻拦他,也知道事态紧急,听话的去找了靖远侯过来。
她和靖远侯一起回来的时候,营帐里已经站了五六个将军,傅承衍坐在上首,脚下放着南境的地图,手中还捏着一份奏报,脸色很是难看。
顾筠就听见他训斥人的声音:“南境出了事,为什么我们的人现在都没有消息,居然比朝廷的奏报都慢上几分,这千里迢迢的,耽搁了多少事!”
“你们知道了奏报,竟然也不来禀告,非要我问了才说,要你们干什么吃的!”
“殿下息怒!”
“息你个锤子!”傅承衍怒骂道,“靠着你们,南诏国打到蜀中,恐怕我也不知道,失了先机,你们一个个都……”
他一把砸了手里的奏报“下次若再有这样的事情,你们也不用再留下来了!”
“殿下息怒,是我们想着殿下身上有伤,需要静养,南境防线漫长,易守难攻,想来无碍,才没有回报的,下次再也不敢了。”站在前面的那个将军单膝跪地。
靖远侯看了一眼,这才上前一步,道:“殿下,军情要紧,别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他不管南境的事情,也没有收到消息,虽然无法理解这群人的想法,可也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
傅承衍道:“我知道,正想着呢。”
他看了眼靖远侯身边站着的顾筠,语气柔和了几分,“阿筠去歇着吧,不用管这边了。”
顾筠拖了把椅子坐下,“你不要骂人了,你们商量吧,我看着你。”
她从未见过这样气怒的,会说脏话的傅承衍,太子殿下在她眼中,一直是风度翩翩的,还有点不要脸,头一次见这样,觉得很新奇,而且她觉得……自己在这里,真的可以让傅承衍少生一点气。
太医说了,傅承衍不能生气的,虽然如今战况紧急,她不能阻止傅承衍操劳,可是能避免的,还是要避免。
傅承衍叹口气,也没有赶他,只是脾气倒是随和了一点:“南境守军有三万,南诏举国来袭,粗略估计,有二十万大军,他们的军队,武器和粮草都跟不上,剩在人多,哪怕是肉搏也能赢了。”
“靖远侯,北境如何?”
“北境无虞。”靖远侯淡淡道,“殿下尽可以放心,有我在,不需要别的,定能护北境安稳无忧,倒是西境和东海……”
他顿了顿,“今年四境各地都有灾情,虽然东西二地不算什么,可是能捞一把,他们也不会放弃,我估计看南诏出手了,他们也会按捺不住。”
尤其是贻误军情半月,南诏国若是出手得了好处,更让被人蠢蠢欲动。
“是啊。”傅承衍深深叹口气,“一个南诏,何足为患。”
靖远侯便道:“臣相信,殿下定有良策。”
傅承衍指了指脚下的地图,淡淡道:“元将军,你带三万骑兵过去支援,务必守住迦南关,之后再行反击。”
“臣倒是不怕。”元将军叹口气,“就怕过去的时候已经失守了。”
傅承衍脸色不变:“那就是杀,也要夺回来!”
元将军抱拳,气质严肃起来:“末将领命!”
傅承衍道:“靖远侯去北境镇守吧,东海的水军无人能敌,不必操心,至于西境。”
傅承衍盯着那片绵延的山岭,眼睛里露出如同雄鹰一般的寒光,“孤亲自去。”
“殿下三思。”靖远侯淡淡道,“朝局震荡,殿下岂可轻易远离?”
傅承衍道:“西境几个小国,都能征善战,且行军诡谲莫测,让别人去,我不放心。”
靖远侯便没有说话,他本来也只是随口一劝,各处的状况,他行军多年,自然一清二楚,傅承衍做出这样的决策,也实属正常,靖远侯觉得若是自己处在这样的位置,一定会做出同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