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赤豆小元宵 (一点七更) - 东宫好食记 - 苗五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东宫好食记 >

第102章 赤豆小元宵 (一点七更)

用完早膳,宁歆歆就准备再回小厨房。

“你要去人境庐忙一下吗?”她问。

虽她也是盼着梁彦昭能时时刻刻陪在自己身边,但却也知道他如今很忙,所以折腾吃食这种可去可不去的事儿,便不如省时间下来让他去处理公事。

反正,一会儿出府玩的时候让他跟着就可以了,好时间花在刀刃上。

“不用,”梁彦昭起身,“我与你同去。”经过外间时,还颇有歉意地捎上了宁三三。

宁歆歆准备做的是赤豆小元宵,秦淮八绝之一。

这是道南京城的小吃,甜甜蜜蜜,极其适口。

正所谓是“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

历史一旦悠久起来,流传下来的吃吃喝喝自不会少,今天这个赤豆小元宵大约是清末民初传下来的。

昨日里便打算好了要做这个,赤小豆已浸泡了一夜,如今拿来用刚好。

泡好的红豆入小砂锅,加水煮上便可以去做小汤圆,宁歆歆曾经很喜欢在超市里买现成的速冻小汤圆,还会随包装附送酒酿,实在不错。

但后来看了几个视频,发现小圆子现搓也可以挺快手,就改为自己做了。

糯米粉里加上少量开水,先用筷子搅拌成抱团状,等温度降下来再下手和匀。和糯米粉这一步其实挺关键,若是水太少,就会发干开裂,若是水太多,又会软趴趴的搓不成形。

宁歆歆常用的是糯米粉五、开水四的比例,但是其实空气湿度、不同品牌、甚至手的温度都会影响面团的干湿度,所以除了掌握比例之外,还要学会看面团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糯米粉和成的面团可能还不太明显,面粉和的面团差别就更大些,明明是完全按照了博主的方子来,可最后就是不一样,原因就是不同品牌的面粉吸水度不同。

比较理想的糯米面团状态大概就是,刚刚开封的超轻黏土样子。

梁彦昭抱着宁三三去了回事处,安排给红露她们换门的事宜,本来这种跑腿的小事无需他亲自去一趟,但方才煮红豆时眼见帮不上忙,就干脆去跑腿了。

眼下该是快回了,宁歆歆瞧了瞧窗屉外头,刻意没有开始搓圆子。

她得等梁彦昭回来,分给他一块面团,然后跟他比比速度。

虽说老梁是手工达人,但自己可是学了好多搓圆子的花活呢,如今搓得又快又好,今天定得压他一头。

是以,梁彦昭一回小厨房,就被人拉着去洗手,而后被塞了一块面团在手里。

宁歆歆从面团上揪了一小块下来,双手搓了个圆子递给梁彦昭,然后指了指他手上一整块面团,“把这一整块面团都搓成这样的小圆子,可以吗?”

梁彦昭点头。

“嗯,”宁歆歆也装模作样地点了点脑袋,“那好,比赛开始!”

“嗯?”梁彦昭一头雾水。

“快点开始搓,我们比一下谁搓得快。”

梁彦昭:“哦。”

宁歆歆得意洋洋,她在博主那里学了一招:从面团上揪下一大块面团搓成条,而后从条上揪三个小剂子,放手心里一起搓,三五下就能搓好三个。

这简直就是与三支笔一起抄课文别无二致的神仙招式!

她已经隐约瞧见了胜利的曙光。

撇头一看梁彦昭,手上还是用的蒸馒头、包花卷时学的老套方法,切一块面,搓成长条,切小剂子......

宁歆歆摇摇头,这法子不行,真的不行。

她兴冲冲地沉浸在自己的搓圆子小世界里,眼见自己进度过半,刚想言语刺激一下梁彦昭,便听得一句――

“歆歆,我搓好了。”

一听这话,宁歆歆心说:男人,你这话委实引起了我的注意。

只是,这么快么?不可能的,我搓了这么些年也没这么个速度。

她带着三分讥诮、三分不屑、四分漫不经心抬头,发现梁彦昭真的搓完了,而且搓得真的很圆。

宁歆歆:!

“你怎么搓的,来给我演示一下,”她不由分说,就把自己剩下的面团塞到了梁彦昭手里。

然后就见得,梁彦昭用刀切好剂子之后散开,在剂子上洒了不少生粉,而后双手一道发力,几下就搓好了几十个。

宁歆歆闭了闭眼――我晕了。

“刚刚比赛无效,你玩赖,”宁歆歆撇撇嘴,端起小圆子下了红豆锅,暗暗立誓,再也不做跟梁彦昭比手工这种自取其辱的事儿。

梁彦昭笑着跟在她身后忙碌,伸手把她有些松垮的围裙系带重新系好。

赤小豆这时已煮至酥烂,加入糯米小圆子之后,再加入足量的白糖和一大碗淀粉水,煮至小圆子浮起便可出锅。

“尝尝,”宁歆歆先盛了一小碗给梁彦昭。

梁彦昭却先舀了一勺,吹了吹递到了宁歆歆嘴边,“歆歆先吃。”

宁歆歆尝了一口,赤小豆绵软甜烂,已出了沙,豆香十足,汤汁黏滑浓稠,在口中划过便是安适,小圆子滑软弹牙,不烂不硬,是刚刚好的劲道。

不错,算是比较成功的复刻了。

梁彦昭吃罢也赞不绝口。

二人分食了半小碗,宁歆歆又盛了三碗出来,青瓷碗里不做处理,粉彩瓷碗里又添了一勺糖,白瓷碗里又添了两勺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