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调令
第431章调令
江似卿给戚云归的贺礼还未准备好,二房一家即将举家搬离京城的消息就先传到了江似卿的耳朵里。“二叔他们一家怎么突然就要离开京城了?”江似卿觉得很是奇怪。
江明城在做官这件事情上其实并没有太高得天赋,或者说他的能力太过平庸。
所以即便入朝为官多年,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加之江明睿的帮衬,才坐上了刑部侍郎的位置。
但好歹也是个京官。
作为朝廷官员,要离开京城,无非就只有辞官和调去做地方官这两种途径。
“你二叔不知在朝里犯了什么事儿,被调去做地方官了,不过幸运的是,他赴任的地方,与你堂兄任职得地方很近,不久之后,你二叔便是你堂兄的上峰了。”
周氏说着,心里其实很是痛快。
二来也是因为高轩是江家的姻亲,所以元帝对高轩这人,无端多了几分信任。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许多时候,刑部和大理寺这种地方其实都未必会有答案,更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若是提前有个准备,他们还能有机会筹谋筹谋,现在却是说什么都晚了。
不管大房和二房的关系再怎么不融洽,老大和老二都是亲兄弟。
老二留在京城,对老大而言,也是一种助力。
“我只是个后宅妇人,朝中得任何事情,夫君他都从不会与我提起,老二是我夫君的亲弟弟,若真听到什么风声,又怎么会不提醒老二呢?老夫人您说对不对?”
至于这人,也是个例外。
所以这么些年来,都从未派人去过广陵。
现在调令都下来了,哪怕他们再怎么不情愿,都只能按照期限去赴任。
听到老夫人如此不客气的话,周氏脸上的笑容瞬间淡去,“我又不是老夫人肚里的蛔虫,我又怎会知晓您是为何而来?”
“夫人,老夫人来了。”
心里并不是真的半点怨言都没有。
周氏见老夫人不说话,又道:“眼下离阿卿和太子殿下大婚,已经只有短短一月,不知老夫人是要留在京城,还是与老二同去任职地颐养天年?”
周氏莫名的有种大仇得报的畅快感。
周氏这话说得在理。
所以连带着周氏,年轻时候,也在江老夫人的手里吃过不少苦头。
自打搬去二房后,老夫人鲜少会来大房。
心中不快归不快,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除非对方在地方任职期间,能做出十分漂亮的政绩,否则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甚至,还有可能一辈子都只能是个地方官。
“听说调令都下来了,只是皇上念在他是你二叔的份上,准许他等你与太子殿下大婚之后再动身去上任。”周氏又补充了一句。
皇权至上的年代,许多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谁又会故意去犯事儿呢?
周氏满脸堆笑,“是啊,侍郎这个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若能留在京城,谁又愿意再去地方做官呢?”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老夫人恨恨地瞪了周氏一眼,道:“老二被调去做地方官这事儿,老大怎么都没提前说一声?”
一来是广陵离京城近,元帝没想到天子脚下,都有人敢做那胆大妄为之事。
由此可见,他江明睿只怕是办差的时候出了大错,才会被罚调离京城。
老夫人冷哼一声,“这还没到老二走的时候呢,你这就开始迫不及待想赶我走了?”
从京城被调去其他地方的官员,这辈子几乎是没机会再重新被调回来的了。
“老夫人怎么突然过来了?可是有什么缺的?差个人过来说一声就是,怎敢劳烦您老人家亲自跑一趟。”周氏笑问道。
老夫人一脸不痛快地坐下,“周氏,我为何而来,你难道不知道?跟我装什么装?”
周氏不由想到了高轩……
若是发现有地方关于贪腐受贿,必定会严惩。
所以大多数时候,那些个地方官都只能矜矜业业地办差,不敢有别的想法。
高轩那些个见不得人的事情,也一直都未曾被人察觉。
周氏笑了笑,道:“老夫人慎言,这皇上做的决定,我夫君又岂能未卜先知?更何况,我夫君掌管的是户部,又岂会知晓刑部的事情?”
老夫人心中生出一股无力感,老二在京城待了大半辈子,人到中年,却要被调去地方上做官。
如今陡然听说江明睿要被调离京城,江老夫人和唐氏大概率也是要一块儿跟去的。
在地方做官,虽说天高皇帝远,有时候比京官还潇洒。
“近来也没听说过刑部那边有什么大的案子,二叔想必是别的地方出现了岔子,所以才会被调离京城吧。”
听说是要被调职,江似卿便没再多想。
这个时候突然造访,想必是为了江明城的事情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