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破阵乐 - 小椴武侠合集 - 小椴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小椴武侠合集 >

第183章破阵乐

第183章破阵乐  大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

正月辛巳,李世民如洛阳宫,卫士崔卿、刁文懿谋反,事败伏诛。

三月戊辰,皇帝如襄城宫。

四月辛卯,诏以来岁二月有事于泰山。

六月己酉,有星孛于太微……

正是六月初,玄武门外,一个少年静静地坐着。

他在心里数着皇上的行程。

崔、刁二人的事败伏诛,那是潜藏的大野龙蛇的又一场爆发吧?

不过这些他并不关心。距上一次他来到这里,已经过了六年。

六年的光阴有多长?身量会长出多高?唇上浅浅的茸毛能生出多少?颈下的喉结又会有多耸然?

逝去的光阴哑然。浮生渐随流水,记忆中唯有草香。那少年只是那么静静地坐着,却让人觉得,原来“少年”两个字竟是如此美好的字眼。

他远远地坐在正对玄武门的地方。挺直的腰与松松垮垮的长腿,那种懒懒的却又精力勃发的、一只伏草的豹子样的姿态只有一个少年才能将之调弄得恰到好处。

自重入长安以来,他就关心着叔叔李世民的消息。他望着玄武门,心里想:这就是父亲毙命的地方?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设圈套借皇帝口诏令太子入宫议事。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走马至此,秦王与尉迟敬德跃马突现。建成与元吉见势不妙,返身欲逃,元吉为求自保,三次开弓,却都搭不上箭。最后秦王李世民突然开弓,对着太子建成就是一箭。

这一箭封喉!

其后……秦王遣尉迟敬德入宫面驾;其后,秦王得立为太子;其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改年号为贞观;再其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移居正殿……

他们李家的江山就是这么传承的?

那少年在脑海中蓦地想着当年的情况:那烽火中打下来的江山,那万民仰望中的宫廷楼阁与这宫闱间的秘斗,那一箭封喉下从父亲喉头簌簌流下来的血……

可他不觉得愤恨。

因为在他心里,还记得当初娘在云韶宫说过的话。

如果娘说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么这铁血江山背后,还狼藉着如此多的垢腻。自己贴近了看去,让那些岁月山河仿佛都像是一段虫蛀了的传说。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这个世界都是这样的吗……这个世界就让它这样好了。

他今天之所以坐在这里,是因为重入长安以后,肩胛带他来到了这里。

肩胛说:“我不知道这对你来说是不是一件伤心的事。”

“不过,这始终是一件你必须面对的事。”

“一个王子是什么?这世上并没有太多的王子。大家都以为王子就是一个传说了,因为一个王子的出现需要很多偶然的机缘。他们必有着不一样的家世,不一样的先人,与那些先人留下来的功德与罪恶。但这个身份只是个开始,他将面对选择,与常人不太那么一样的选择。人人都渴望当一个王子,因为人人都梦想与众不同。”

“但这不同,必然是会付出代价的……”

“也算幸运也算不幸,在你的身后,流着那么多不由你选择的血与火。但只要坚强,所有的这一切都将是有用的,是会促成你有力的,令你不软弱、不怯懦的。我今天带你重返这个长安,就是希望,你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王子。拥有真正的尊华,拥有真正的高贵,拥有不容亵侮的生命的一个王子。”

“不要抱怨过往,它恰恰可以让你成为一个不在虚荣的盛宴中迷离的人偶。如果决心做自己的王子,你将拥有自己的选择。”

这六年间,其实他已到处听来了许多关于自己家世的传说。可直到今天面对这玄武门,他才第一次感到:自己真是一个王子。

且是一个与别的王子不太相同的“息王子”。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一行队列,共有三十许人。他们个个画纸为甲,刻木拟戈,正在明德堂上舞弄着。

那纸甲上用或朱或黑的纹路模拟着熊罴虎豹,兵器上也粘贴着金纸银箔。这些舞者俱是男子,他们身材劲健,动作刚猛,个个手中舞器上晃着明晃晃的光,有如阵前军中,决荡杀敌一般。

这是开朝以来教坊中独创的健舞,名为《秦王破阵乐》,模拟开国荡平之事。

这段乐舞所用乐器多为响器,那是鼓吹部的阵容。场面最盛时,号为“全仗”。用鼓一百二十面,金钲七十面,舞者一百二十八人,另有警鼓者二人,银甲红缨,光灿天地。

那“全仗”一敲响起来,当真是震彻天地的响!

今日明德堂上,设宴的正是现今的天子,也就是当年的秦王。

他十八岁起兵,二十四岁荡平天下,二十九岁为天子。自古至今,功业彪炳之盛,只怕无可与之争锋者。

此时正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六月。去年,也就是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八月,唐遣大将侯君集攻克高昌;九月,皇帝赦高昌部众老幼士民贵贱人等;十二月丁酉,侯君集俘高昌王归长安以献。

那以后,朝廷就一直沉浸在这破敌万里的喜悦中。

紧挨着殿门口,那丹墀玉阶之侧,正站着一个少年。他头上戴了个面具,正眼一眨不眨地向堂上望着。他身侧多是待命的乐师,这时个个屏息静气,不敢轻发一言。只有那少年似乎全忘了礼数,一直在向堂上翘首看着。

堂上那正座之位,此时正摆放着一张胡床。胡床之上,踞坐的就是当今的天子。

那天子不过四十许岁,按当时人的说法,他那相貌气度,真可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少年望着他,想起跟肩胛读书时看到的几句话:“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

那文中,说的该就是这样的人吧?

那少年正是当年的却奴。

今日他之所以前来,就是为了见这个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