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43章多尔衮的廷议(1) - 大帝征途 - 月东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帝征途 >

43.第43章多尔衮的廷议(1)

尚国梁可以把有的活派出去,可是他不能把所有的活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千头万绪的工作需要统筹,这涉及到统筹学的范畴,即使尚国梁懂一些统筹学的概念,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工程,也顿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心力交瘁。

水电蓄水池、引水渠、山壁准备安装管道的渠道、发电机机房建设、民居建设、宿舍建设、从现代携带必须的机器设备,军队建设、对周边各势力防范工作,粮食问题,最关键的是他担心这个时代的工匠,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启蒙才能达到操作机床的地步,全都是未知数。纷乱杂沓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弄得尚国梁只想发脾气。

方前茅、唐新业、吴错,这三人也不懂得统筹,都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尚国梁这个最大的没头苍蝇的指挥下,转蒙了圈。

在又一次携带一批现代工具回到尚营后,在尚国梁的居所,一座还散发着新鲜木料气息的小房子里,尚国梁疲乏的在木桌边一边打盹,一边强打精神观看手提电脑里的视频,这个视频由金林生配音,视频里正在播演水连珠子弹底火盂的制作过程,尚国梁在考虑将来要把这个活儿交给谁做的问题。

那个雕刻匠?还是那个篾匠?心灵手巧倒是够了,近几天学没学会使用游标卡尺?

哎呀哎呀,尚国梁猛烈的搔了搔头。

“相公困了,妾身给你泡一杯茶可好?”

一声娇柔的声音在尚国梁身后响起,一双温暖的小手随即搭在尚国梁宽阔的肩膀上,轻轻的按摩起来。

白红玉对尚国梁越来越依恋了,也越来越熟悉尚国梁带过来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刚刚她才将尚国梁今天带来的一堆工具分门别类,依次摆放到旁边的仓房里。

一进门,看到尚国梁盯着神镜(电脑屏幕)昏昏欲睡,随后又狠命的挠头,心疼不已。

夫君最近实在是太累了,夫君所谋甚大,无奈欲速则不达,每天急得就像挠墙的猫一样。

“无妨无妨”,尚国梁一边享受着按摩一边转过头,轻轻拍拍白红玉的手背说道:“你也辛苦了。”

“妾身不苦,妾身愿为相公分忧,哎呀告诉相公,妾身已经读完了相公带来的初级会计,还学会了那些拼音,相公你高兴吗?”

为了让尚国梁从烦恼中走出来,白红玉不失时机告诉尚国梁一个好消息,期望尚国梁能高兴一点。

顺治二年十月二十日,北京紫禁城太和殿。

众大臣都默默站在殿内,今天不是大朝会,人数不是很多,只有十几位。

七岁的小皇帝顺治坐在龙椅上,默不作声的瞧着下首第一人位置上的多尔衮,心中盘算着下了朝要到哪里去玩,这些大臣们最没趣了,每天就知道吵嚷不休,都不知道他们叭叭什么,今天倒好,总算没一上朝就喋喋不休。

顺治的身后坐着两宫皇太后,后世称之为孝端皇太后与孝庄皇太后的两个女人。

这两个女人都姓博尔济吉特氏,同出蒙古科尔沁部落,都是皇太极的妻妾,为姑姑与侄女的关系。年龄较大相貌端庄的名叫哲哲,是皇太极的正妻,年龄较小相貌娇憨的名为布木布泰,也就是大玉儿。

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则端坐在椅子上,脸上由于愤怒而涨的通红,极其恼怒的看着跪在地上低头耷拉脑的阿济格。

大玉儿也在凝视多尔衮的后脑勺,她对多尔衮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她一方面爱慕着多尔衮,一方面惧怕着多尔衮,她既感激多尔衮把自己的儿子福临送上皇位,也担心着多尔衮成为权臣后篡权夺位。这种纠结的感情深藏在她的心里,不敢对人诉说。

多尔衮乃是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之弟,从小随父兄征战,在父兄两代人的扶持下,建树颇多。征战十几载,大小战斗百余次,几无败绩,早在崇德元年(1636)就被封为和硕睿亲王,成为清初有数的几个权倾朝野的人物之一。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也曾尝试夺取皇位,奈何当时实力不济,被迫与众多势力妥协,退而求其次做了摄政王。

如今的多尔衮早已圈禁了主要政治对手肃亲王豪格,从权势上讲已经成为当仁不让的清国第一人。

昨日和硕豫亲王多铎从南京引军凯旋至北京,多尔衮很高兴,与众臣一起喝的酩酊大醉。

今日凌晨宿醉未醒就听到了令他极为震怒的消息。

大贼李自成未死,在湖南重新竖起皇旗,其手下顺军将士欢声震野,士气大振。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丹樨下面跪着的阿济格。

曾经的英亲王阿济格如今已被降为郡王,降郡王的理由是阿济格擅自从武昌撤军,多尔衮认为阿济格挑战自己的权威,当几个月前阿济格刚回到卢沟桥的时候,多尔衮就下旨痛斥,后又在午门外将阿济格一顿羞辱,同时降为郡王。

讨伐李自成大获全胜又如何?占领六十三个城池又如何?俘获明军二十万又如何?这些功劳统统比不上大不敬之罪。

如今李自成竟然没有死,这说明阿济格的战绩水分太大,不是说顺军再也没有战斗力,再也不能对抗满洲大兵了吗?那为何驻守武昌的佟养和这几个月一个顺贼都没有招降到?为何湖南没有一地来降?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阿济格好大喜功,半途而废,在士气正壮、气势如虹的时期没有穷追,以至于大顺军主力全部逃脱。

打他个谎报军情、贻误战机的罪名不为过。

这顺贼选的时机竟然如此精妙,也让多尔衮大为头痛。现在阿济格与多铎的两只大军全部撤回到北京,多铎昨天才回来的,屁股还没有坐热,总不能马上就带领刚回来的八旗兵再次出征。

如果让阿济格再次带军出征湖南,想想自己才刚刚处罚阿济格不久,阿济格再心怀怨恨不肯卖力怎么办?何况阿济格的那些兵也才回来几个月,不休整完毕恐怕也不愿意再行出战,皇帝不差无战心之兵。

时机一旦错过了,就永远失去了。这让多尔衮如何不恼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