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火烧驴牌寨(二)
“好,就这么定了。”徐达冲着郑乾笑笑。
“嗯嗯,好好。”汤和也随口应和着。
冬日天短,午饭过后没多久,便到了晚饭时间,晚上不许出军营,这是惯例,郑润也不例外,只能老老实实在军中吃饭。
像往常一样拿着饭缸子去打饭,结果郑润却发现饭堂门口围了一堆人,叽叽喳喳,不知道在看啥。
郑润好奇心大起,拼命往进挤,一看,原来是个穿着破衣烂衫的算命先生。
自从见了郭宁莲的父亲郭老汉,郑润便对算命先生这一职业充满了好奇,难道这些人真能预测福祸凶吉?
想到此处,郑润便问道:“老先生,来我定远军营可是有事?”
这算命先生上下打量了郑润一眼,笑道:“咦?这么一个八岁小屁孩将来都能当一方大吏?”
闻言,郑润面露喜色,刚要谢算命先生吉言,便听算命先生道:“小娃娃,你身份不凡吧?去把你家大人叫来,老道是来道喜的。”
听到这话,郑润赶紧跑去找郑乾,一进门便对郑元琼道:“父亲,军营来了一位算命先生,郑乾闻言,眉头一皱:“算命先生?骗人的吧?赶走,赶走。”
郑润大急,忙道:“您忘了,郭小姐的父亲,也是位算命先生?不妨听听他说什么,或许有意外收获呢?”
军帐中坐着的徐达等人也道:“听听,听听,说不定,这算命先生,也给你送个媳妇呢?”郑乾扑哧一笑,对郑润道:“好,请他到军帐来。”
这算命先生,也是见过大世面的,郑元境军帐坐满了人,也毫不畏惧,一进军帐,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越看,眼睛越亮。
郑乾有些不耐烦,便道:“老先生为何来我军中啊?”
这算命先生笑道:“鄙人路过将军军营,突见军营上方红云笼罩,便知此地贵不可言,一时好奇,便进来看看,结果这一看,果真是满营王侯将相啊。”
“将军您是人中龙凤,想必肯定有人说过这样的话,鄙人就不多说了。”说罢,随手一指,指着徐达道:“就说这位将军,将来一定位极人臣。”说完,又随手一指,指着李善长说:“再比如这位,将来一定是当宰相的料子。”
说了徐达和李善长,这算命先生好像还不尽兴,抬头一看,看见郭宁莲的两个弟弟,便指着郭兴和郭英道:“你们别看这两个小子看上去傻乎乎的,这命啊,也是好的不得了,将来也能当个侯爷。”
听了算命先生这话,郭兴、郭英二人大怒,郭英喝道:“嘿,你个糟老头子,说谁傻乎乎呢?我兄弟二人仪表堂堂,聪明的很,还有,凭啥他们都能封侯拜相,到了我们兄弟这儿,就是个小小的侯爷?”
说罢,郭英便要揪着这算命先生的脖领子,暴揍这算命先生,郑元境见状,对郭英道:“郭英,不得无礼。”
见郑元境阻止,郭英虽然生气,但还是放开了算命先生,重重哼了一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对郭英的无礼举动,这算命先生也有些生气,指着汤和道:“这位,将来是国公”指着李文忠道:“这位,将来也是国公。”说罢,又指向花云,正要开口,但却硬生生止住。
花云见状,问道:“咋啦,他们都是封侯拜相的,我不能?”
见花云追问,算命先生叹息一声道:“你也能封王,但那是死后的事情了。”
花云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关系?老子打战,就没怕过死!”
听算命先生指着自己手下一个个说他们将来的成就,郑元谆呵呵一乐,这算命先生,话里话外,不就是要表达一个意思,自己将来,要当皇帝?身边的这些人,也都一个个能辉煌腾达?
郭公这样说,还把女儿嫁给了自己,如今这算命先生又这样说,难道,自己将来真的能走到权利最巅峰?
想到此处,郑乾也有些飘飘然,对算命先生拱拱手道:“借先生吉言,请问先生名讳,如果将来真能成事,定有厚报。”
算命先生却道:“鄙人名讳,不值一提,将来,也不图沾将军的光,只是,当下腹中饥渴,若将军能施舍一顿饱饭,便心满意足了。”
郑乾闻言,哈哈一笑:“这有何难?”说罢,便让人给这算命先生准备饭菜。
席间,郑乾、徐达等人,给这相士频频敬酒,希望从这算命先生口中套出更多话,但可惜的是,这算命先生只顾吃饭,对郑乾等人的询问,不再回答,只对郑乾说,他的话,不是信口胡诌,将来一定会实现,让郑乾拭目以待。
等算命先生吃饱喝足,郑元境等人便把他送出了军营,看着算命先生潇洒远去的背影,徐达问道:“这究竟是个世外高人,还是混吃混喝的江湖骗子啊?我有些摸不准了。”
郑乾哈哈一笑:“我也摸不准,谁知道呢?或许,这世上真有能知晓天机的世外高人吧,希望如他所言,咱将来满营都是王侯将相。”
算命先生闯入军营,注定只能是一个插曲,定远军营,该怎样训练,还是怎样训练,筹划攻打滁州的事情,也没有停止。
定远到滁州200里的距离,不算远,也不算近,郑乾整顿军营的时候,毛骧手底下的密探,早已渗透滁州,虽然短时间内,没办法接触到滁州元军高层,但滁州有多少兵力,是不是真心为元军卖命,百姓对漉州的元兵是什么态度,这些已经摸得一清二楚。
密探反馈回来的信息,经过毛骧整理,已经摆在郑乾案头,对于滁州如今的情况,郑乾已经有了大致了解,郑乾觉得,定远的义军,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于是,便把众将叫到自己军帐内,把毛骧整理出来的情报,传示给众人看,待众人看完后,郑乾沉声问道:“大家觉得如何?咱们现在能去攻打滕州吗?”
“打呀,怎么不能打?郭大帅起兵之时,只有几千青壮,都能拿下濠州,咱们现在有将近三万兵马,拿下滁州,还不是轻而易举?”徐达大声嚷嚷着。
“对呀,早该打了,一个滁州,又没有名将镇守,三万人拿不下来,咱就回家种地去算了。”花云也在一旁给徐达助威。
“李先生,你怎么看?”郑乾把目光转向了李善长。
这李善长,来定远军营也有一段时间了,事实证明,让李善长管理军中粮草这种小事,确实屈才了,如今的李善长目前在定远的官职未变,但实际上,地位已经提高了无数倍,变成了郑乾谋士。
不仅郑乾看重李善长,就连徐达、汤和这些人,对李善长也很信服,军中后勤的杂活,基本还是徐鸿川在打理,除非碰到实在解决不了的事情,李善长才偶尔指点一下。
听郑乾问自己,李善长便道:“滁州守军并不算强大,这对咱们来说是好事,但毕竟咱是首次攻城,千万不可大意,而且,我看滁州附近,目前也没有太强大的元军,攻下滁州后,只要元军没有迅速反扑,在滁州站稳脚,应该没有问题。”
“这么说,李先生是觉得源州可以打?”
“可以打。”李善长斩钉截铁道。
“汤和,你觉得呢?”郑乾又问汤和。
“打,放开手脚打,事到临头需放胆,不管怎样,先打下滁州再说,最坏也不过是退会定远而已。”汤和沉声道。
“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那就怎么定,明日一早,便向滁州进发,就按之前咱们定好的部署,各自回营做准备吧。”众人应一声诺,便喜气洋洋出去做准备了。
对于攻打滁州,众将早已期待已久,这定远,只是一个小小县城,3万兵马聚集定远,显得很是拥挤,众将都期待着冲出定远,去广阔的天地看看。
郑乾在定远军营留了一万余人看家,其余人,便浩浩荡荡的开往滁州,一路之上,斥候被放了出去,只要行军附近有土匪、山贼之流,便派出小股军队清剿,一来,替当地百姓解决了麻烦,这第二,也能缴获一些战利品。
更重要的是,确保定远到滁州之间,不会出现别的势力,保证道路的畅通,这样,信使,斥候便不会被人截杀,可以有效防止军中机密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