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赈济 - 重生三次后我放飞自我了 - 柠檬小打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3章 赈济

巴中城的百姓还没等到钱大人来,先等到陈东家施粥赈济的消息。这对巴中百姓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尤其是对一些已经弹尽粮绝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而对于其他勉强能维持生计的百姓来说这也是件很好的事,能少吃一顿自家的就是大赚特赚。

消息一放出来不胫而走,再加上陈家的刻意宣传,不止是巴中城,就连巴中城附近几座城的百姓也都听说,纷纷向着这里来,希望能喝上一碗热粥。

彼时陈家尚不知道自己这么宣传能引来那么多人,尚沉浸在自己善名远扬的前景之中。

就连谢家村这样在深山中的村子也对此有所耳闻。

纵然谢家村村民已经从谢晦这里抢了粮食确保他们能勉强活动,但施粥是白捡的便宜,相当于可以不花一文钱就能喝上一碗粥。

不花钱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哪怕为此要从山中出去。只可惜不能打包回来,不然他们一定要连喝带拿,捎些回来存着过冬。不止是谢家村的人,其余地方的百姓抱有相同想法。

这也不是错,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让自己活得久一些只是本能罢了。

姜莞看着面前嘴巴张张合合的谢明月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并没太听清她在说什么。姜莞也能领略她话中的核心要义,那就是她认为姜莞狮子大开口,讹她的钱。

姜莞坐正了些,微微抬手,打断她的话:“不想还不还就是了,当我倒霉。总之你们一个村子都是这样,你也赖皮,很不稀奇。不过我可不会讹你一个穷鬼的钱,这话要先说清楚了。你娘吃的用的,你尽快拿条子去亲口问她,哪一样不是落在实处?你再去城里问问这些东西是不是这么个价,没见过世面不代表世上样样东西都和你们村子里吃用一致。”

她干脆利落地翻了个白眼,将谢明月气得够呛:“对了,陈家这几日正好要在巴中城里施粥,我建议你去那里凑凑热闹。那个不要钱,可以随便喝,不会有人找你要钱的。”

谢明月被她气得一张脸红一阵白一阵,余光瞥见一旁冷脸站着的谢晦,自觉没面子极了,忍不住要拿话刺一刺姜莞。

虽然攻击姜莞并不能使她找回什么面子,但能拉得姜莞没面子她就会有一种大家一起丢人的平衡感。

“陈家这样的富商有钱却愿意救天下贫苦百姓,和一些人全然不同,值得人敬佩!”谢明月望着姜莞咬唇道。

姜莞眨眼,故意问她:“和谁全然不同啊?说来听听,我也好奇。”

谢明月见她毫无羞愧,甚至大大咧咧地问了回来,怄得难受。

姜莞在心中问零零九:“你俩怎么一个德行啊?都觉得陈家是了不得的大善人。怪不得你那么容不得她,一山不容二虎是吧?”

零零九气得在她脑海中疯狂跳脚:“我和她怎么会一样!”

“我看你俩没什么区别。”姜莞认真道,又抬眼问谢明月,“你真觉得陈家好极了?”

“那是自然!”谢明月既是发自内心地认为陈家好,也是为了气姜莞。

她一板一眼道:“陈家肯在这时候拿出粮食救济百姓,可是比一些虽然有钱只会用于自己享乐的人要强得多。什么是大公无私,一下子高下立判了。”

姜莞笑眯眯地点头:“你说的是。”这样油盐不进的样子让人拿她莫可奈何。

谢明月看谢晦没有要走的意思,可自己和姜莞闹得又僵,实在没法硬着头皮待在这里,只好自己先走。

姜莞看向谢晦问:“你要去么?”

“去。”谢晦一板一眼道,但他显然不是为了一口粥去的,而是为了见更多的人。他难得有败绩,输在对人性感悟不深之上,便要用见更多的人来弥补这件事。

姜莞点头:“那我也去凑凑热闹好了。”

圆圆惊慌:“女郎,那种场面会很乱的。您还是不要去了。”

零零九叹气,只觉得圆圆还不清楚姜莞是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困境的。哪怕她每次看似单独与谢晦出门,暗中总有许多护卫护她周全,绝不会让她陷入险境。

姜莞却从不曾说过此事,只是对着谢晦假惺惺一笑:“谢晦,你会保护好我的,对不对?”

谢晦神色冷淡,淡淡点头。

他这个神情该是做出摇头的动作,可他偏偏的确是点了头,看上去十分违和。

姜莞在脑海中啧啧:“你看,打一大棒给个胡萝卜不仅对驴很有用,对男人也很有用呢!”

零零九懵懵懂懂,觉得好像是这个道理。

“你看,我平常对他越差劲,稍微对他好一些他就觉得我需要他啦。”她十分活泼地解释,丝毫不觉得自己此举有什么问题。

陈家施粥当日很快到来,姜莞早上本就起不来,又因为是冬日,房间里暖和,更是怎么也叫不醒。最后到巴中城时太阳已经快到头顶上方。

今日是冬日里最冷的一日,虽然出了太阳,但日光照在明晃晃的大地上不见半分暖意,只有入骨髓的冷。

姜莞双手揣着,缀了毛的袖子中藏着暖炉。她整张脸藏在帷帽下,看着眼前排出几里的队伍瞠目结舌:“好多人啊。”

谢晦眉头微锁,只见长龙似的队伍在街上拐了又拐,一条街被占满,又顺延到另一条街。五条街上都是满满当当的人,队伍最前的那几人头上落满霜花,经太阳一晒也不曾融化。可见是在此苦等了至少一个天黑到天亮的时候。

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矮小脆弱,站在凛冽的寒风摇摇晃晃,仿佛一阵大风来就能将他们悉数吹趴下。可他们还是咬牙站着,从下颌可以看出他们的确是在发力。大约不坚定住这股力道他们就要泄气,无法再支撑下去。人活着有时候就是靠一股精气神。

而陈家只开了两间施粥的粥棚。

姜莞和谢晦站在陈家其余铺子下门前看着,一眼可望遍全景,包括粥棚。

说是施粥,煮粥的大锅里并没有几粒米,熬得一副清水样儿,几乎能照见人影。施粥的东家拿大勺子舀粥往经不知道多少人喝过的碗里一倾,碗里便有了一碗说是清粥的白水。

队伍里头一个人立刻上前抢似的将碗夺过,直接将粥灌入口中,依旧不觉得痛快,于是拿着碗并不肯还,作出哀求的样子:“东家,再给我喝一碗吧,求你了,我饿啊!”

东家烦躁地骂道:“狗东西,快将碗还来!一人只有一碗!多了没有!”

这人只哭着哀求:“东家,求你了,我只要再喝一碗,一碗就好!这只有一碗实在不够喝啊!”

东家被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耍赖惹恼,就要打人。然而想到老爷的嘱咐,他眼一瞥那人身后的长队有了主意。

姜莞用胳膊肘撞撞谢晦问:“你觉得该不该再给这人一碗?”

谢晦冷静到一种冷酷的地步,直言:“不该,既有法纪,便该遵守。”

姜莞啧啧两声又问:“换作是你,你要如何处理这事?如果你是那个给人盛粥的东家。”

谢晦便将自己代入,设身处地思索:“三令五申后不听者便命人拖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