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再度自信袁世才
太安门,为皇城十二门中的南正门,在其侧方,还有开阳门、苑门和京门。叛军之所以选择太安门,乃是因为此门直通南宫宫城朱雀门。
已经步入暮色的城墙上,士兵们搬运着沉重的雷石滚木,架起了杀伤力极为恐怖,便是太上宗师见了也会担心的重型大黄力弩弩炮车,
还有攻击颇为迅速,同时具有大面积杀伤效果的连弩车,无不让人心惊胆寒。
肃杀之气已经在周围蔓延开来,寒风呼啸下,雪不知是在什么时候渐渐停下,只剩下周围一片雪白的地面。
城门前方护城河水乃引奈河之水而成,水面未曾结冰,不过只是看着便可以想象那水将会有多么的冰凉刺骨。
上面白玉石打造的虹桥雕栏玉砌,与周边的雪色相交映辉,彰显出这座皇城的繁华。
叛军将领望着那没有断的桥,想着对方何来这么大的底气,还是说不将他们放在眼里。
皇城十二门,何等宽广,即便他们将兵力几乎都聚集在此,但城内的人决然不敢不守其余十一门,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而在宫城内,此刻诸大臣也在争议着这个问题。
有人建议,应该直接退守南宫,这样才能将兵力最大化,但遭到了黄庭柱的极力反对,他认为城外叛军实际上没有一个具有真正威严的统帅。
赵甫名义上是叛军统帅,可实际上叛军中的韦一行部及柴邵柴远两兄弟都不会太买他的账,此为将令不一,乃兵家大忌。
圣后娘娘亦觉得放弃皇城不妥,如此太过损朝廷威严,当即否定。
在这般争吵中,赵启还想着一件尤为重要的事,该派何人前往北军军营。
长乐宫中,赵启俯瞰着众人,看向了一个身躯凛凛,唇角生有一颗大痣,满面刚劲气的羽林中郎将华秋,
他抬手止住争吵的声音,说道:“北军至今尚未传信入宫,朕需要一位忠义勇猛的将军突围前往北军军营,与锁阳候取得联系,你们谁愿意担此重任?”
虽然这场战斗已有计划,但叛军三部聚集起来,兵力已达六千余众,
宫内真正能战之士唯有羽林虎贲两部,合计三千余人,宫掖门司马所领之兵属于南军,若是整合起来倒有四千余人,
然就如适才诸大臣所言,皇城十二门必须分兵把守,这就大大削减了他们的兵力优势。
因此,即便赵启已有计划,但他也不能完全寄希望在南宫五百多名卫士的身上,况且赵启想要的可不是击退这群叛军就行了。
他要的是抓住赵甫,继而威逼吴王,若那吴王念子心切,就此罢兵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所以无论如何,都需要方正南尽快率北军前来。
他话音刚落,白日从承明门杀回来的城门侯赵重便慨然走出,“陛下,卑职愿意前往。”
赵启看了他一眼,说道:“将军白日刚经苦战,身上还有伤,朕岂能派你前往。”
城门校尉曹樊心中愧疚认为自己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属下,不过他正要出来,
上面的赵启已经看向了华秋,说道:“朕素闻华将军手持一柄方天画戟,入万军从中犹若观鱼赏花,不知将军可愿前往?”
华秋虽然没和桓浩见上面,但不代表他不知道桓浩在长乐宫里所面对的事,也明白赵启这是不想留他这个羽林中郎将在宫城中,
不然,作为精锐的羽林军在黄庭柱的统帅下,只怕会颇为麻烦,同时也是为了将他从桓浩身边支开。
想到义父事先便已料到皇帝会让他去北军军营,心中颇为感慨义父的高明,
早有指示的华秋没拒绝赵启,领命道:“臣遵旨,”
虽然他不能判断吴王和皇帝最终会是谁胜利,但在他看来,京都这一战,胜利的天平是倾斜在皇帝这边的,
赵启自是不会让华秋这一路人前往北军的,倒不是不认为他会被对方拦下,只是想上个保险。
只是简单换洗了一番的王基从殿外进来,向赵启禀告道:“陛下,影密卫来报,袁世才这厮在昨夜就已潜逃出了京都,现在只怕是去了北军军营。”
闻听此言,众臣大为惊骇。
圣后娘娘凤目寒气逼现,倏然起身,盯着下面的王基说道:“当真如此?”
袁世才一身修为全废,一年多来在西市卖猪肉卖的不温不火,却也逐渐让朝廷对他放松了戒心,就连赵启也因为军械和红衣女一案将监视袁世才的影密卫抽调了出来。
未曾想就在此短短的时间内,袁世才便再生异心,抑或者他的野心从始至终都没有消失过。
王基正色说道:“回禀圣后,可以确定的是他昨夜确实出京都了,不过是否是去了北军军营,还不能确定。”
圣后娘娘双眉微挑,放在小腹处的双手已然落下,
当初她为保下袁世才那条老命,不惜将御史大夫之位交给了许广安,却未曾想今日会换来如此恶果。
宗正赵放捏紧手中香椿木做的拐杖,怒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正如王基所猜想的一般。
袁世才已潜入了北军,并且带领袁力达等北军三营将士发动了叛变。
北军自然是驻扎在北方,如果极目眺望而去,便可见数不清的军阵在一片平原上穿梭不断,火红色的箭矢破开了苍穹,
在晦暗的天光里燃烧出炙热的光芒,而后掀起一片红色的血云,最后在咆哮的呐喊声和悲鸣的哀嚎声中逐渐消退。
袁世才穿上了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大将军铠甲,手里握着锋利无比的环首刀,他一身内功的确是没了,但无数年来征战沙场的经验却未曾丢失。
实际上,一直以来他都和袁力达等人保持着联系,方正南在长水三营中安插的那些人他同样知道。
昨夜的突袭,他已将方正南所率领的越骑射声两营士兵分化成了数部,现如今他只要拦住方正南,等待京都城传来喜讯,他便可以获得胜利。
可是,出现在他眼前这只不过三百人的部队,让他头疼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