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改变京都江湖的一场谈...
圣后娘娘为什么不下旨?这只有圣后娘娘自己知道,就连赵启也没有办法去猜测。
他也没有回答云璟的问题,望向外面的阴沉天气。
潇潇细雨里,竟不知及时其中竟飘起了朵朵雪花,
对方的目的已经公之于众,其一是从锁阳候方正南手中夺走兵权,将之交给大将军高冉掌管,继而停止北军的整顿,
其二折断赵启日益壮大的影密卫,杀死王基这个头领,将皇帝一年多以来的经营打入谷底。
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拂而来,渐渐的红墙开始和雪花相融,
“陛下,臣建议,先去长乐宫拜见圣后娘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臣想圣后娘娘必不会纵容恶人的,”许渭神情肃然,朝着皇帝的背影拜下。
赵启手掌从袖中伸出,有细雨打湿手掌,有细细的白雪携着寒气浸入肌肤。
天气很冷,赵启的声音很平静,“你想得太过简单了,母后虽然没有插手,但朕相信这一切都在母后的注视下,无论是情还是理,又怎么需要朕去讲。”
许渭神情霎时暗淡下来,皇帝陛下说的对。
圣后娘娘是何等人物,这片乱象岂能瞒得过她的眼睛。
玉儿想了想,上前主动握住赵启的手,柔和的声音中透着坚定,“无论如何,都要去试试这上策是否可行。”
赵启看向玉儿清澈的眸子中那抹坚定,最后一丝犹豫也随之消弭。
某人似乎也是这样的想法。
落下的风雪雨色里,有一个老太监正向这边走来,竟是大长秋寇腾。
“陛下,娘娘请您过去一趟,”寇腾是如此说的。
众人闻言,疑云浮上心头,
圣后此时召见是已经准备下旨,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前者显然是极为渺茫的。
“寇公公,母后此时召见,所谓何事?”赵启笑吟吟的问道。
寇腾笑起来,就像一只猴子,让人不敢相信,“不敢欺瞒陛下,昨夜娘娘只休息了两个时辰,得知昨夜京都城里发生的风云变化,”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后面脸色苍白如雪的清水,续言道:“又听闻清水姑娘已入皇城,便令奴婢来请陛下,所谓何事,奴婢确实不知。”
许渭脸色沉了下去,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只因长乐宫中那位掌管大昭的女人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从村中翠花走到天下圣后,这本身就是传奇。
玉儿墨眉轻蹙,即便知道圣后没有害陛下之心,可她还是有些担心,“公公,婢子可否随陛下同去。”
“不行,”
寇腾神色决然,“陛下,请吧。”
赵启问道:“朕若想带上清水姑娘呢?”
“娘娘说了,请陛下一人前往,”寇腾很坚定的说道。
赵启轻轻皱眉,看了众人一眼,说道:“若半个时辰朕没有出来,你们便执行第三策。”
第三策,是直面对抗,是直面迎击,又岂是许渭张子钧几人能够轻易执行的?
然现在,显然是没有时间去筹谋布局了,韦一行那边也不会给他们时间去筹谋布局。
~~~~~~
长乐宫,长信殿,火意正旺。
袁太后端坐在前,妆容和往日别无二致,可自她身上散发出的气质却让人感到更加的神圣庄重,让人不敢侵犯,不敢接近。
天已经亮了,殿内灯笼里的烛火却还没有吹灭。
桌上摆着两副碗筷,没有任何菜色搭配,只是两碗红薯粥。
袁太后见到赵启来,便走到桌前落座,温和的声音中充满了慈爱,真的就像是母亲对着自己极为喜爱的儿子说话般,“皇儿,你年纪还小,以后熬夜这种事一定不要在做了,知道了吗?”
赵启神色有些复杂,心想这女人又想搞什么?
不愧是能力值达到了九十二的女人,此刻便是赵启也捉摸不透对方究竟在计划着什么。
规规矩矩的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嗯,过来喝粥吧,早上不能不吃东西,是会影响身体的,”
袁太后亲切的说道:“苍山种这红薯虽然比不上米粥,但也是极为不错的。”
赵启来到桌前,行礼落座,
时间紧迫,他没时间和袁太后打太极,单刀直入,“母后,方源王基无罪,儿臣已经找到有力的人证可以证明他们是被陷害的,”
“现在人就在皇宫之中,儿臣恳请母后下旨,中止审案,应当人证到达御史大夫衙门,再行开堂问案。”
袁太后平静的用汤勺喝着粥,偶尔从旁边的小罐子中取出些许白砂糖混入其中,
“皇帝,”
她改变了称呼,语调也不再亲切,很是严肃,“从昨夜你们安排的那场追逐的争斗下开始,这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杀人案。”
赵启双眉紧皱,注意到对方的表情,又很快调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