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大治之世 - 无敌小昏君 - 须胡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无敌小昏君 >

第90章大治之世

这时候没有学堂,只有私塾。私塾是要收钱的,叫做束脩,对于贫穷人家来说自然就上不起学,这也是为什么古代识字的人显得极少的原因。

赵启一句话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晚风拂过山岗,一时俱静。

“陛下,您刚才说什么?建学堂?”李春捏着拂尘,小心翼翼的问。

“不错,”

赵启没有丝毫避讳,“就在这里修建苍山学堂,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此为公立,不需要交钱。”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农人们有些迷糊,心想陛下怎么突然要建学堂?

有人很快反应过来,不是突然。

是那群围着玉儿的孩子们。

王基心想陛下对玉儿真是好啊,为了给玉儿解围,不惜花重金建学堂,其实陛下也是性情中人啊。

“公立?”

“什么是公立?”

太学生李来捕捉到陌生的字眼,很是疑惑。

赵启望向那群渴望注视着自己的孩子们,他们乌黑的瞳孔中好像看到了希望,他们也知道,自己似乎可以读书写字了,关键是可以吃到糖了。

“所谓公立,就是国家出资兴办学校,”

学校一词自古有之,并不陌生,赵启解释道:“国家要强盛,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孩子们就如春前之草,就如初升之朝阳,他们是国家的生命力所在,”

“不读书不得以明智,不得以报国,方源最近不是很闲吗,让他滚来苍山建学堂,这些孩子们都是我大昭的花骨朵,教不好朕唯他是问。”

捏着拂尘的李春站在赵启身后,问道:“奴婢这就去通知方大人。”

冯信很激动,他一辈子羡慕的就是读书人。

自己没钱,自己的孩子也没法送去多认几个字。

若是陛下建立苍山学堂,不需要他们交钱,还是方大人亲自教授,这可比那些私塾要强得多了。

“老郑,我们的孩子能读书识字了?”冯信激动道。

郑陇不敢相信,“好像.好像是的。”

“什么好像,圣上都亲自说了,以后我的乖孙子能读书了。”

他们看见圣上身边的公公果真去通知方源了,顿时激动起来山呼万岁。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道理谁又不懂?

百姓们不是不想出人头地,而是读书的成本太高。

若有这样的机会,试问谁不欣喜若狂,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光宗耀祖,这是这个时代的真理铁律,几千年来都没有变过。

一群孩子还很茫然,直到玉儿亲口对他们说,“孩子们,以后你们可以在一起读书识字了。”

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那位看起来就很漂亮,穿得也很好看的哥哥刚才为他们做了什么。

“圣天子万岁!”

诸多百姓纷纷朝赵启跪下,山呼万岁。

孩子们奶声奶气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哥哥万岁,哥哥万岁。”

~~~~~~

秋风带着淡淡的凉意吹过皇宫,调皮的吹起长乐宫旁的池水,圣后娘娘从旁边的盘子里抓起些许饵料撒入。

颜色各异的鱼儿们欢喜雀跃,身后的顾东明躬身徐徐说道:“陛下年初所定邮递一事,现今已过去了半年,经过统计.”

他的话说到一半,身后突然传来急切的步伐,同时响起寇腾激动的声音,“娘娘,大好消息,陛下成功了。”

顾东明转身,神情已经彻底怔住了。

这还是他所认知的大长秋寇公公吗,什么事情能让他激动成这个样子。

圣后娘娘旁边的宫女得到示意,向两边退去,“皇帝成功什么了?让你也跟着这么激动。”

寇腾注意到正在汇报政务的顾东明,很快将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说道:“娘娘,是红薯,陛下种的红薯成功了,亩产三十石!”

“三十石?!”

顾东明唇瓣颤抖起来,惊愕道:“怎么可能会有亩产三十石的农作物?”

他当然知道红薯,但原本估算的不是二十石吗?

圣后娘娘倏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背对着还在翻滚争食的无数鲤鱼,饶是她此刻也失去了常有的那份端庄,“当真?”

寇腾虽然没有人在苍山上,但他在山下得到的消息不可能是假的,“是真的,陛下等会应该就要来向娘娘报喜了。”

顾东明从浑身颤抖到惊喜莫名,骤然朝圣后跪下,“圣后,有此红薯,我朝距离大治之世也将不远了,即便是被誉为古今第一治世的文景之治,我朝也并非不能及。”

文景之治?

圣后娘娘的心中响起了令天下无数臣民推崇及向往的时代,抬头望向了星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