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方源献礼
现如今赵启所站的地方,想来当年武安侯也是来过的。武安侯府邸几十年来一直处于荒废之中,有人认为这是朝廷对百官的一种警醒,也有人认为是为纪念武安侯,总之几十年来,武安侯府无人动过。
这次罗执选择了在武安侯府的旁边新建卫府,这让赵启觉得很是奇怪,因为罗执对还他人情一事很是执着,但现在却不惜求他买下这块地。
尤其是在自己说出这句话后,赵启清楚的注意到,罗执脸上出现的变化,他还下意识的看了赵启一眼,
从罗执眸子深处,赵启看到了一丝惊骇。
一池清澈潭水将刚冒头的桃树丫枝映入其中,这里是一处桃园,一曲游廊穿林而过,这还是赵启在设计图上落下的笔。
林中看似乱石点缀其间,但若从空中俯瞰,必能看出这些奇特别致的怪石头点缀出的是一副极美的山水画卷。
赵启刚才那简短的一句话,算是为众人都定下了调子,玉儿与亲人重逢,府宅新建,这是一件大好事,而紧邻着武安侯府,更是一件好事。
对此,自然没人再敢摆出一张阴沉的脸。
受邀而来的太中大夫陈玄默和尚书令荀绾听后,相互对视一眼。
对于他们来说,皇帝陛下说出这样一句话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已然大为不同。
众所周知。
曾如日中天的卫家之所以败落,是因为明帝晚年那场北宫政变,太子率领整个卫家发动政变,最后结局自然是被明帝镇压,卫家也因此而被灭门。
这场轰动整个大昭乃至燕越的政变,覆灭在其中的还不止卫家,在麒麟阁中数家开国功勋,都因此而湮灭在大昭的历史中。
其中就以卫家和诸葛家为最,而诸葛家的诸葛觉在麒麟阁中位列第二,爵文成候。
武安文成,此二者已是人臣之极。
文成侯为武皇帝开辟基业,筹谋天下,其才智当今天下亦鲜有人能出其右。
赵启在大臣的面前提出,昔年那场政变有问题,这岂不是在怀疑明帝?
陈玄默和荀绾心中自然感到一丝害怕。
若天子当真是什么也不懂的少年还好,但可惜不是。
赵征完全没注意到旁人的多余颜色,只觉得赵启的话说的深得他心,大笑提起石桌上的酒壶,“皇弟说的真好,就是可惜玉儿妹子的家里没有勇士,太可惜了。”
这话一出,罗执很不服,但介于赵征的身份,最后只得挺起胸膛弱弱的说道:“殿下,我难道不是勇士?”
赵征看了他一眼,“你又不姓卫。”
玉儿轻轻抿唇,清澈的眸子中升起几分难以察觉的浑浊。
卫家如今的确只有她一个人。
罗执也被憋的说不出话来。
赵启和平阳两人一左一右,一拳一掌同时朝赵征招呼了上去,昂头喝酒的赵征没防备,实打实的挨了两人的揍。
“你们两个打我干什么?”赵征左右问道。
就在此较为尴尬的时间里。
外间传来了方源的声音。
“陛下,书局已被查封,是韦和带的人,”
桃林中人,除了陈玄默和荀绾外,都是经常谋面的熟人,这件事还是陈玄默和荀绾主张的,自然无需隐瞒。
众人落座,赵启说道:“今日是玉儿乔迁,我们今日就不谈政事了,不管书局关不关,改土归流推行到何种地步,都不要管了。”
话音刚落,许渭便付诸实践,自随从的手中接过一精致锦盒,奉向玉儿说道:“卫姑娘,春风杨柳鸣金屋,晴日芳菲照玉堂,小小心意。”
他称的是卫姑娘,便道明了此刻既不在宫中,他也不是宫中议郎。
玉儿亲手起身接过。
方源鄙视道:“堂堂御史大夫之子,送些东西小里小气的。”
许渭还向他拱手致礼,“那么锁阳候之子,谏议大夫方大人又送什么呢?”
方源嘿嘿一笑,道:“我听说卫姑娘在后院深处设有一花圃之地,只可惜花种极少,前不久我便命人从四处寻找花种,”
“为此,我还专门找了海外商人,从他们手里买到了一些稀有的花卉种子,每一粒都价值千金。”
他知道皇帝陛下自从见到那红薯之后,就开始对海外商人手里的东西感兴趣。
赵启曾让他们多注意从海外来的荒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海外荒人可不会常常来到中原,即便是越国想要见到一名海外荒人也是要靠机缘的。
其一是因为来中原这些商人并不能谋取到极高的利益,并不值得他们冒险。
其二则是因为,海外荒人是在五夷之外。
五夷既是北方之狄、漠,西方之三苗,东方之闽及海上之奴。
越国往东的汪洋大海上,有奴夷,这是中原大国对其的称呼,显然是一种蔑称。
奴夷自己自称为瀛,这个名字倒是引起了赵启的注意。
总之,瀛人占据了东方及南方的广大海域,荒人想要穿过这两片瀛人掌控的海域来到中原,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因此听到方源竟专门派人去找海外荒人买东西,众人脸上都露出了无比质疑的目光,
许渭更是不屑一顾,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