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没有烟火的世界
“二百五是骂人的话,”长信宫中,一名老太监将发生在未央宫外的事情详细的告诉了袁太后,然后补充了这么一句。
袁太后当然知道二百五是骂人的话,想来和赵启常骂人为‘傻逼’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寇腾,哀家的瓜还没有好吗?”
寇腾将西瓜切成了两半,然后命人拿来了个勺子递给袁太后,说道:“陛下说,这样吃要更好一些。”
袁太后深以为然,问道:“皇帝呢?怎么没来拜见哀家?”
“回娘娘,陛下下朝后去了永寿殿,”
寇腾注意着袁太后脸上的变化,只是没发现任何不该有的神情。
只是传来淡若清水的声音,“到底是亲生的。”
寇腾脸色微变,服侍袁太后多年,他深知这句话有所不同,因为不该从袁太后口中说出。
“陛下是至孝之人,有此祥瑞,想必是要和二宫娘娘说说趣事吧。”
袁太后没回话,赞叹道:“天上飘零着雪花,哀家竟在吃西瓜,我们这位皇帝,不一般呐。”
这话旁人肯定是不敢接。
“是啊,陛下一身之才学,每每施展出来都令人不得不五体投地。”
“哀家听说,他在外面搞了个什么商会,吸引了全国各地商贾,甚至燕越两国都来了人,”西瓜很甜,很符合袁太后的口味。
不过终究是冬日,吃了几口,身边的侍女便提醒她。
她便放下,拿起竹签插了块哈密瓜放入嘴中,觉得很是不错。
寇腾定神回话,“是,今日方源许渭连瓜果都没顾上吃,就去忙活这件事了,昨天半日,听说陛下就赚了我朝半年多的赋税收入。”
此言一出。
旁边的侍女被吓了的花容失色。
半日就赚取一个国家大半年的收入,这可不比眼前的瓜果还要惊人。
袁太后听见这个数字都放下了手中的竹签,“皇帝用了什么手段?”
商会会员中就有寇腾安排的人,自是一清二楚,他将商会的概念慢慢讲解给袁太后听。
袁太后也是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惊叹道:“你说皇帝那小脑瓜里究竟还装了些什么东西。”
这话带着几分诙谐之气。
便是寇腾,也不敢接,选择了沉默。
很快,赵启来了。
袁太后见赵启行完礼便直接戳穿了他来此的目的,“你想让哀家为你的商会保驾护航?”
赵启看了眼旁边的寇腾。
商会,笼络聚集天下之商贾,从而赚取天下之钱财。
这已经不是暴利。
袁太后听了那个数字后,自然也清楚。
赵启竞拍地域销售权,并向商会会员承诺,地方官府乃至藩王一旦进行某种打压,商会都会保证会员的既得利益,
虽然那些商人背后都和朝中某些官员有所联系,但面对如此丰厚的利润,谁也不能确定地方上的地头蛇不会眼红。
赵启不想花费时间精力真的去调解,不止因为他是一国之帝王,还因为没时间以及没必要。
直接从袁太后这里获得准许,那么无论是韦一行还是地方藩王,都不敢出手,即便有些小心思,那也的掂量掂量。
赵启有准备,袁太后肯定知道短短半日他所获得的丰厚利润,定然会狮子大开口。
“是,相信母后也看出了商会背后存在的政治意义,它绝对不是单纯的为天下商人制造出一个聚集地那么简单,”
赵启认真说道:“自古以来,士农工商有着严格的分界线,朝廷亦有不同的对待方法,商人重利益,不事农桑,甚至勾结内外,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将之管束起来。”
袁太后的凤目宛若北方冬日里的冰湖,没有透露出任何别样情绪。
她没有和赵启深究这个问题,只是说道:“你准备放多少进入国库。”
赵启道:“儿臣不准备放入国库。”
“你确定这样哀家会助你?”
“儿臣现在没法相信国库。”
“说说你的看法,”袁太后叉起一块哈密瓜。
赵启看向寇腾,说道:“儿臣以为寇公公可以胜任。”
这场谈话要比预料中的更快。
接下来的几日,赵启忙活于冶铁工坊,商会和明镜楼之间。
工坊所制出的第一批化学仪器进入了课堂,都是些简单的物件,如量筒,玻璃杯等简单之物,另外酒精灯玻璃棒等物赵启也向浦丞等人提出了个思路来。
乃至望远镜,放大镜等实用性物件,赵启也提了提。
不过望远镜的构造可不止玻璃,赵启便去找了将作大匠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