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一百五十八章袁安... - 无敌小昏君 - 须胡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无敌小昏君 >

第158章第一百五十八章袁安...

“陛下,在老奴看来,袁安突然这般状告柴端,其背后的用意恐怕不简单啊,”桓浩的脸色似乎天生就带着润红,在这微热的天气里,就显得更红了,他白眉间似乎藏着些什么没有向赵启说明,在为之思虑。

袁安突然状告柴端,此事的确让人十分惊骇。

桓浩所言,在半个多时辰前的廷尉府中。

张扬奉圣后旨意审问长水校尉袁安。

通体漆黑色的廷尉府衙极尽威严,宛若一头上古巨兽落在京都城中,门口的两个狮子便是其獠牙,无人触碰。

身为廷尉的张扬乃北疆乐阳城人,初举孝廉为梓归郡下武功县县尉,职掌治安,缉拿不法之徒,初次为官的他,县中百姓便赞他刚正不阿,一时间武功县贼匪灭绝,家家夜不闭户。

他出身寒门,得时任北州刺史的刘睿青睐,得以步步高升。

但后来刘睿因罪入狱,他亦毫不留情,亲审恩师最终判斩立决!

因此而得康帝赞赏为国之利剑,得居高位,但是却被诸多大臣所唾弃。

“袁安,本官问你,你为何说前大将军袁世才蛊惑你,你才通敌卖国?”张扬脸色如铁,自有一种上位者的强大气势流淌而出。

“袁世才已被斩首示众,你作此言,莫非是想说袁世才的鬼魂找到了你?”

袁安身上手铐脚镣都没有解开,身上的囚衣却非常干净,似乎是才换的,他嘴角撇起,脸上全然没有畏惧之色,“大将军没有蛊惑我。”

张扬一对苍眉挑起,双目就如即将捕食猎物的空中苍鹰,“你可知此处为何地?”

“大人不必提醒,我知道,”

袁安嗤笑一声,说道:“之前我若不那么说,还能活到现在吗?”

张扬皱眉,目光下移。

脑海中浮现起袁世才在菜市口前被斩首的一幕,当时是韦一行带他去的,他早已知道被斩首之人不是袁世才。

对此事他当然想查,所以后来他去找了圣后,但圣后严令,此事她会着手亲查,张扬自然不会抗命。

所以对于袁安说他是被袁世才蛊惑,第一时间张扬不像其它人一样怀疑他胡诌。

因为袁世才怀恨在心,想向燕国投降也说的过去,但他手中需要一支力量,或者需要向燕国拿出投名状。

那么在当时,将拒马关献出去自然可以帮助他在燕国获得高位。

不过,刚才在宫中听圣后一席话,他已明白袁安投敌并不是那么简单。

因之,袁安说出这么一句话,他并不惊讶。

只是确信了圣后之言。

严厉问道:“你叛国投敌,此罪本就当诛,苟活至今乃圣后仁慈,给你一个赎罪的机会,有何隐瞒,速速道来,若你确有苦衷,本官或可依律为你减刑,”

“但若你知情不报,所言皆虚,本官定让你五马分尸,便是地狱也难收你魂魄。”

袁安面容不为所动,只是再说话时其中已带着满腔愤然,“朝廷无道,诛杀大将军,这样的朝廷要之何用,我不过是第一个做了大家都想要做的事情而已,何罪之有。”

此言一出,张扬怒而起身。

目光犹若宝剑出鞘,“贼子,你以为天下人皆如你这般无君无父吗?袁世才触犯国法,理应当诛,你若再敢说此无状之言,本官便先让你尝尝何为刑罚。”

袁安挑眉,抬首直视张扬说道:“大人之刚正,京都百姓无人不知,今日,我要状告当朝御史大夫柴端。”

周边之人闻言大惊失色,唯有张扬面色反而平静下来,缓缓落座,“你要告柴公?所告何罪?可有证据?”

“若是没有,当堂污蔑朝廷大臣,你便是罪上加罪。”

廷尉府审问张扬的事情悉数被桓浩在石渠阁告诉赵启。

赵启听过后也发现这件事恐怕没有自己原本所想象那么简单,不过桓浩此刻所担心的事情跟赵启完全不一样。

袁世才没有死,袁安突然搞这么一出直接攻击柴端,那他之前做的那件事若是被捅了出来,自己怎么办?

这才是他来找赵启的真正目的,“陛下,袁安这个叛国投敌之贼,恐是想借此扰乱朝政,引韦相和柴公二人直面相斗,此人之祸心,堪比豺狼,”

“老奴以为,现在战事虽平,但各地满目疮痍,国库空虚,难民急需安抚,此时此刻,绝不能让朝廷陷入此等动荡之中,”

桓浩情真意切,仿若化身成了忧国忧民的忠直之臣,“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袁安这个通敌卖国之贼斩首示众,即能平息朝中争斗,也能安定百姓之心,此乃两全之策。”

站在两人身后的方源许渭对视一眼。

赵启望着石渠阁下清池中的锦鲤,沉思片刻后说道:“桓公公为何不去求见母后,禀命此事之凶险,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呢?”

桓浩叹声音道:“圣后娘娘大概是想坐山观虎斗,也可借此试探韦相柴公之虚实,臣虽为辅政大臣,但终究不过一内侍之官,”

“而且,圣后娘娘历来不喜老奴,即便老奴说,圣后娘娘也不会采纳,此事唯有陛下才能阻止。”

赵启轻笑一声,他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在袁太后面前说话这么管用了?

“真没想到,公公竟如此关心天下百姓,”

赵启语气温和道:“怪不得父皇那般信任倚重公公。”

桓浩以为赵启听进去了,亦平和了许多,“先帝托臣顾命之重担,臣唯有鞠躬尽瘁,方能报效先帝知遇之恩,而今百姓惨遭战火荼毒之苦,臣岂能置之不理。”

“陛下,韦相居丞相之位已十三年,纵观其执政其间,无一建树,却大招门客,兴党政之势,实乃国之罪臣。”

赵启微微一笑,表示赞同。

接着又和桓浩谈了一通推心置腹之言,在赵启说出要去向圣后说明此事,他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直至桓浩的背影彻底消失,又得影密卫来报周边无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