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找药(一)
戚决明其实没有诊断出太后所患何种病症,也没有什么方法救治。可他对曾淼淼有迷之自信,在他心里小师妹是仅次于师父的存在。没有小师妹治不好的病,也没有小师妹解不了的毒。
所以当曾淼淼准备出宫去找药物,让他留下了来照看太后一干人等。戚决明都没有犹豫就同意了,曾淼淼也留下了一坛酒精,让宫女用来擦拭太后身体用来物理降温。让太医们用于太监和宫女身上,并且喷洒于慈安宫各处用于消毒。
临走时,戚决明还是不放心的把曾淼淼拉到没人的地方问问:“师妹你知道怎么用药了?要去何处找药?”
曾淼淼笑道:“不知道怎么用药,但知道去哪找药!”
戚决明一脸的疑惑,曾淼淼笑道:“倭奴国既然知道用什么药,去问问他们就可以了!他们号称能治,药肯定在他们那里啊!”
戚决明哈哈大笑出声,又怕旁边的太医说他对太后不敬生出不满。忙对曾淼淼小声地说:“那师妹万事小心,拿到了药就立即返回!”
曾淼淼点点头,御起秋霜剑飞走了。别管下面的太医,太监宫女侍卫如果惊讶,曾淼淼反正问清楚了倭奴国使者们的住处。现在是白天,晚上再说。最重要的是深秋时节哪里来的青蒿。
其实疟疾在曾淼淼前世所在的时空是古代流行病,很常见。早在东汉年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开出了治疗疟疾的方子。“柴胡桂姜汤,治疟疾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三两,甘草二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刚才出宫之前曾淼淼给戚决明留下了这个药方,让先给宫女太监们试药,病情有所缓解了再给太后服用。同时让太医把药方呈给皇帝陛下,快马加鞭送药方上的药去城郊小镇。
不过在曾淼淼原来的那个时空大家熟悉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还是奎宁。《八卦医学史》中提及:最早使用金鸡纳树皮治病的记录在1630年就有了,在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秘鲁首都利马的耶稣会传教士手里,也称为耶稣粉,里面含的治疗疟疾的物质,就是奎宁,1820年才被分离出来。1693年,康熙皇帝得了疟疾,病情严重。法国传教士洪若翰进献金鸡纳霜,治愈康熙帝的疟疾。由此金鸡纳树的特效药也在中国传播开来。
曾淼淼猜倭奴国人手中说不定就会有金鸡纳霜,不然倭奴国不会那么肯定自己能救太后。不过倭奴国手里的药物不会很多,小镇的老百姓不会在他们的救治范围之内。顶多是能救下一小部分,再进一步控制住传播之途径而已。所以关键还是要找到青蒿草。
等等,青蒿草在曾淼淼原来的时空里最好的产地不是在四季如春的滇省吗?地图上的西南角!对,师父!曾淼淼马上找个山林停下来,给师父发消息。鬼道子很快回信:“自己刚刚从鬼医谷出发。要黄花蒿,臭蒿?容易!马上去找!找多点,和徒弟们一起去找!”
曾淼淼和鬼道子没想到因为他们改道去找青蒿草,无意中避开了倭奴国的埋伏圈,躲过了一场危险的战斗。这是后话,此处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