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下地干农活 - 都市绝代魂医 - 家有豆芽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都市绝代魂医 >

第25章下地干农活

阳飞凡决定最后炼制一炉他早已经想好的丹药,气血丹。这种丹药对他其实没什么用,因为其主要功用是打磨肉体,增强人体的气血程度。在仙武大陆,气血丹一般都是给那些还不到炼气期的修士服用,在进入炼气期之前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所以,气血丹同样适合阳飞凡的父母和妹妹,一方面增强他们的体质,小毛病自然会逐渐消失,另外还可以为他们将来的修炼打下基础。

气血丹是一品丹药中炼制难道较高的,需要四十五种药材。除了普通药材外,还需要三种稀有药材和六种珍贵药材,其中一味稀有药材就是阳飞凡刚刚寻找到的七星草,当然这些药材在乾坤戒中的存货都很丰富。但是,再多也不能坐吃山空,所以阳飞凡寻思着培育药材的事情需要好好规划。至于气血丹的炼制方法,阳飞凡已经了然于心。按部就班的一番操作,神识一动,九颗丹药从炼魂鼎飞出,其中五颗出现了较多的丹纹,达到了上等品质。拿出九个小玉瓶分别装好,贴上标签,留待后用。

接下来是阳飞凡期待已久的事情,他要炼化一柄飞剑,毕竟飞剑是修士战斗时最重要的攻击性武器,像法术之类的攻击手段都是辅助。不是说法术就不厉害,而是施展起来没有飞剑快啊,当然还有很多大范围的群体攻击性法术,也是飞剑所不能代替的。当然,还有一些辅助性质和防御性质的法宝,不过阳飞凡觉得此时没有必要炼化,以后再说吧。

阳飞凡从乾坤戒里拿出了一柄极品飞剑法器,长度大约一米二,锃亮的剑身,锋利的剑刃,散发着逼人的寒气,这是他前世在仙武大陆只能幻想的宝贝。实力一般的散修,大多数只能使用下品飞剑,极少数能得到一柄中品飞剑,至于上品和极品飞剑法宝,那基本不用想了,即便有,也很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飞剑品质越高,需要的材料就越珍贵,里面刻入的阵法就越复杂、越难以炼制,但是修士在使用时消耗的真元和精神力就越小,而且速度更快、更锋利。有些好的飞剑,还因为炼器师在炼制时刻入了特殊的阵法,拥有一些特殊的附加效果。阳飞凡此时拿出的这柄极品飞剑,就具备一种特殊的效果,隐匿,就是用眼睛无法看见,这非常合适在地球使用。当然,修士的精神力和神识可以捕捉到。

首先自然是滴血认主,然后阳飞凡将自己的神识打入到飞剑中,这柄飞剑法器就完全属于自己了,并且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天问剑,有向天问道之意。阳飞凡神识一动,倚天剑突然消失,立刻出现在自己的丹田之中,边上还有一尊巨大的炼魂鼎。神识再次一动,天问剑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一跃而上,御剑飞行,好不潇洒!在天空熟悉了一阵子,阳飞凡感觉御剑飞行的速度比直接御空飞行还要快五成,真元和神识的消耗更小,毕竟有天问剑作为载体。

熟悉了御剑飞行之后,阳飞凡开始按照《魂炼圣典》中传承的神识御剑之术,配合真元运转之法,御使天问剑进行攻击和防守。练了一会儿,顿觉没什么意思,这也没有个对手啊,总不能对着树林和山峰攻击吧,破坏环境多不好。而且,阳飞凡一旦全力施展起来,这一剑就能摧毁一座巨大的山峰,到时候估计动静会很大,肯定会引来各个组织的查看,不符合他低调的习惯。将天问剑收入丹田,阳飞凡一闪身来到自己的卧室窗外,推开窗户一跃而入,撤去真元护罩和隐身术,随后躺在床上开始恢复神识和真元。

一家人都起得很早,不到六点就吃过了早餐,要准备一天的农活了。

暑假的两个月时间,也就是七月和八月,正是阳家村村民们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既要忙着早稻的收获,又要忙着晚稻秧苗的培育和移植,事儿特别多。晚稻的秧苗一般要在八月初就要全部移植完,这样大概等到十月底的时候就可以成熟、收割。所以村民们要抓紧时间将早稻收割完,用耕牛套上套具,拉着犁,将稻田全部翻一遍,然后要将稻田蓄上水,再用耙具把田地耙平整,这块稻田就可以移植秧苗了,也就是插秧。插秧前先要拔秧,将秧苗从专门的育苗田里拔出来,捆成一只手能抓下的小捆,统一挑到移植的稻田,抛进稻田里,然后组织人手插秧。都要靠人干牛拉,全是苦活累活,这一天折腾下来,膝盖、腰和脖子都能感觉要断掉,酸痛不已,因为不管是割稻、拔秧还是插秧,都需要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弯着腰、低着头、曲着膝去完成。农民长年累月的这样劳作,腰腿多少都会落下点毛病。

就云贵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而言,农民一般在七月中旬就算是进入了早稻的收割期。此时,全家齐上阵,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种植的早稻用镰刀割下来,铺好在稻田里。完成一块田地的收割后,再把平铺着的水稻捆成捆,放到竹编的大筐里面,用扁担挑到晒谷子的场地,码放整齐。之后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脱粒,需要用专门的机械装置,将稻谷与稻草分开。此后,要将稻谷晒干,用袋子装好,一部分卖掉换成钱,一部分储存在家里,是一家人的粮食来源。稻草同样需要晒干,之后要堆好,可当做耕牛的食物,或者做饭时当燃料。

这三个步骤,有时候是交替进行的,比如收割完一块稻田,紧接着就捆、挑,再堆码好,然后就脱粒。有时候会连续收割完好几块稻田,然后再进行捆、挑、堆码和脱粒的动作,这主要看天气和各家水稻的成熟情况。七八月份有时候会下暴雨,场地里堆码整齐的水稻,都要用大量的薄膜盖好,脱粒后的稻谷也需要盖好,避免雨水淋湿。否则一旦被雨淋,码在一起的稻谷堆内部温度会快速升高,湿度会大幅增加,稻谷很快就会发芽或者发霉,农民就会损失惨重!

阳飞凡一家四人,全都拿着镰刀,穿着拖鞋、长裤长袖褂子,显然这阵势是去田里割稻。长袖褂子可以保护胳膊在收割的过程中不会被稻杆儿划伤,长裤则可以保护腿部不会被田里割完水稻剩下的稻桩戳破。

这是一块面积差不多有一亩大小的水稻田,也是阳飞凡家最后一块等待收割的早稻田,其余的都已经收割完成,并且已经码放在离家不远处的空场地上,等着脱粒呢。这块稻田窄而长,田里的水稻已经完全成熟,金灿灿、沉甸甸的,从远处望,就如同黄金腰带一般缠绕在浮光峰的半山腰上。

阳忠义根据稻田的形状,做了一下简单的分工。割稻时,农民的双脚一般不会左右挪动,而是相互交替往前移动,此时,双手若要保持正常收割的姿势,即一只手把住稻杆,另一只手挥动镰刀收割,左右的最大覆盖范围约有一米二,个子高的人左右覆盖范围会多一些。阳忠义一家四人差不多可以覆盖五米,正好与这块稻田的宽度差不多,所以阳忠义决定四个人每人一趟全搞定。按照收割速度的快慢,最快的阳忠义收割第一趟,林腊梅第二趟,落后约一米的身位,阳飞凡第三趟,落后林腊梅约一米的身位,最后是阳一笑,同样落后阳飞凡约一米的身位。错开大约一米的身位,主要是空出地方来,用于铺放割下来的水稻。

四人拖下拖鞋,按刚才的计划左右排好位置,逐一下田开始割稻。阳忠义屈膝、弯腰、低头,左手前后一搂,三株稻杆在握,随即右手一刀挥下,割完三株,留下短短的稻茬。由于左手够大,握着割好的三株,左手再次前后一搂,又是三株稻杆在握,一刀割完。左手握满,随即将割完的六株水稻快速、轻轻的放置于身体右后侧的田埂上斜着铺好。这放水稻时不能太重,要又快又轻,太重会让已经非常成熟的稻谷从稻杆上脱落下来,从而造成损失,太慢,那你一趟一百多米那得割多久啊?只见阳忠义双手如飞,一片片水稻消失不见。后面的林腊梅同样双手如飞,紧接着跟上,随后是兄妹二人。

这割稻如果放在以前,那阳飞凡肯定是没他老妈快的,不过现在,即便是阳飞凡已经刻意放慢了动作,一会儿就追平了林腊梅的身位。林腊梅起身,看着阳飞凡说道:“儿子,这割稻是个耐力活儿,你可不要一开始猛冲,后面没力气。”“老妈,换个位置,我感觉体力充沛的很,不用担心。”于是母子二人互换了位置。

看着前面的阳忠义,阳飞凡露出了坏坏的笑容。

阳飞凡开动火力快速收割,不一会儿就追平了阳忠义的身位。

“老爸,你快点啊。都被我追上了,早上是不是没吃饱呢?”阳飞凡故意怼了阳忠义一句。

阳忠义也不接他儿子的话,继续埋头苦干。

见此,阳飞凡又露出了坏笑,不接话茬儿?呵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