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试探
皇上进入房间后,一眼就看到墙上的画,眉头微微的蹙着,看着身后跟着的白宜公主,有些疑惑的问道:“朕记得,你这里以前没有这幅画?这幅画,又是从何而来?”
看来这幅画,皇上已经猜到其中的问题所在。
“皇兄,这幅画……”白宜一脸愁容,不知道应该怎样向皇帝解释。
这时,阿玉突然站出来,一下子跪在皇帝面前,慌忙的说道:“皇上,这幅画是奴婢所作,公主殿下看着喜爱,所以就将这幅画,挂在房中。”
幸好,阿玉解释,白宜公主悬着的心,这才平静下来。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婢女,也如此有闲情雅致。”皇上多看了阿玉一眼,嘴角微微上扬,赞叹的说道。
可是,皇上的心里如同明镜一般,又怎能不知道,阿玉说的是谎话,只不过不想揭穿罢了。
“皇兄,你也就别怪阿玉,是我让阿玉陪我一起的。”白宜也似乎意识到这一点,连忙走上前去,挽着皇上的胳膊,脸上浮现着甜甜的笑容。
“朕不怪她。”皇上眼眸又看了阿玉一眼,不过话说回来,这阿玉脸蛋挺精致,人也聪明伶俐,如果能留在身边,那岂不是一件好事。
白宜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
可没成想,皇帝又开口说道:“朕看,你这婢女倒是挺聪明的,不如让她,做朕的御前宫女。”
此话一出,白宜和阿玉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皇兄,阿玉一直都是臣妹的人,也一直陪在臣妹身边。要是,皇兄真的要走阿玉,臣妹心里会万分难过。”白宜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眼睛中流下一抹慌忙的泪水,连忙解释说道。
“朕跟你开玩笑的,你这小丫头,还当真了!”皇帝双手背在后面,看着心急如焚的白宜,镇静自若的说着,“好了,朕也该回去了。”
于是,皇帝双手背在后面,就朝门外走去。
白宜这才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恭送皇帝离开。
等到皇帝走后,白宜悬着的心,这才平静下来。
“阿玉,谢谢你能帮本公主解围。”白宜双手拉着阿玉,眼眸里星光闪闪,感激的说道。
“公主殿下,这是奴婢应该做的。”
直到现在,阿玉都是心惊胆战,生怕去到皇上身边,永远都没有后悔的机会。
“不过,本公主觉得今日,发生的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想必,本公主与骆公子在宫中相见,肯定有人告诉皇上了。不然,也不会有这么一出。”
白宜紧紧的皱着眉头,瞳孔紧紧的收起,目光冷冽的注视着面前的一切,心里已然有了一个人选,那就是珍妃。
“那公主殿下,您需要奴婢怎么做?”阿玉微微蹙眉,附和着白宜公主,无论多么危险的事情,她都愿意去做。
“你借着出宫的名义,帮本公主送一封信,交给骆明堂。就说,最近不要出现在宫里,防止被有心人抓到把柄。”白宜脸颊紧绷在一起,面容如寒冰霜,冷的让人无法靠近。
“公主殿下,你就尽管放心,我一定会把这封信,平平安安交到骆明堂的手里。”阿玉拳头紧紧的捏在一起,眼眸里透过深沉的神色,她一定会帮公主,将这封信交到骆明堂的手里。
白宜公主,看着不辞辛苦的阿玉,心里充满了感动。
于是,她坐在书桌前,就开始写信,阿玉也在一旁为她磨着墨。
白宜写着信,脑海里想着,今日骆明堂会不会出现在宫里,要是来到宫里冒险见她,会不会受到牵连。
她也在暗暗祈祷着,希望骆明堂今日,千万不要出现在皇宫里。
……
另一边,骆家。
骆明笙找到骆明堂,面容带着一副笑意,捋着下巴的胡须,文绉绉地说道:“明堂,我有件事情想要和你商量,不知你答不答应?”
他带着商量的语气,问着房间里的弟弟,也希望他这个弟弟,能够加入他这边的阵营。
骆明堂紧紧的皱着眉头,不禁挠了挠头,有些疑惑的问道:“大哥,你到底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出来吧!我下午,还想要进宫一趟,去见白宜公主。”
一提到白宜公主,骆明堂的心里抑制不住的兴奋,他恨不得飞到皇宫里面,时时刻刻陪在白宜公主的身边。
骆明笙双手背在身后,坐在骆明堂旁边的凳子上,严肃的看着他,缓慢的开口说道:“你也知道,目前兄长是太子这边的人,所以……兄长现在境遇很难。”
他本来是不想麻烦弟弟的,想直接越过骆明堂,去找到白宜公主,让她加入到他们的阵营。可现在得知,骆明堂喜欢公主,公主也对他的弟弟,似乎产生了情愫,这就可以拉拢她过来。
“大哥,你到底想说什么?”骆明堂微微蹙着眉头,心里感觉到一丝紧张,总感觉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要发生。
“大哥的意思这么明显,就是想让你和公主,投奔太子的麾下。届时,我们的实力雄厚,就可以一统天下。”骆明笙仰天狂笑,一想到这千秋霸业,心里万分的激动。
“哥,这绝对是不行的。白宜公主,一向跟王舒语交好,又怎么可能,轻易的加入你们的阵营。”骆明堂面容紧绷在一起,眼中透过一丝为难,无可奈何地说着,“哥,你昨天还不是教导我,不要乱说话。你今日,怎么又糊涂起来了?要是让皇上知道,你投靠太子麾下,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骆明堂又怎么可能亲眼看着,自家的哥哥拿着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他一定要阻止这种事情发生,将大哥从歧途上拉回来。
“你怎么觉得像一头驴!你只要跟着大哥走,大哥不会坑你的。再说,现在朝野都向太子这边倒,我们也要学会站队。否则,等朝廷变天的时候,我们就得完蛋。”骆明笙面容十分扭曲,看着油盐不进的骆明堂,心中十分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