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揭竿而起
上官锦进入宫殿时被太子拦住,“段王世子着急赶去哪里?”“我想见陛下。”上官锦看都没看他一眼,冷冷地说。
太子笑道,“那还真巧了,我父亲身体抱恙,早已歇息,世子还是改天再来吧。”
上官锦瞥了他一眼,被上官锦这样的眼神盯着,帝澈轩也不知怎么的,顿时脊背发凉。
“我想和陛下商议,我出京任官之事。”
帝澈轩一愣,不可思议的想,不会吧?他竟自愿离开京华?
这是帝澈轩做梦都想要实现的事情,因为只要他离开京城,就再也没有人能压得住他了。他可以趁机拉拢朝中大臣,等上官锦回来的时候,他还会害怕自己被牵制么?
况且,只要他离开京城,万一在路上遇到山贼,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太子想了一会儿,态度马上就变了,“好吧,看来你的事情真的很重要,你可以进去。”
上官锦:……
当上官锦看到皇帝时,太子不知道他对皇帝说了什么。太子站在屋外,只听见里面好像有杯子打碎的声音。
帝澈轩暗暗得意,“让你惹父皇生气!”
过了一会儿,上官锦从大殿里出来了,看上去十分狼狈,太子假模假样的上前关心了两句。
上官锦瞪了太子一眼,一言不发地走出了宫殿。
皇帝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刚刚上官锦进来以后,告诉他茂州的旱情已被隐瞒,没有如实上报。虽然上官锦没有说清楚是谁办的这件事情,但皇帝已经猜到是太子了。
太子很愚蠢,但他认为太子应该是个善良的孩子,不过是蠢了些。现在看来,他不仅是蠢的,而且心狠手辣,他甚至为了权势,不顾百姓生死,他想做什么!
最后,他的脸沉了下来,他下定决心:“福顺……”
“老奴在。”福顺公共恭敬地回答,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
看来皇帝已经决定了如何对付太子。
作为皇帝的知己,福顺公公这几天把皇帝的纠结都看到了眼里。
“给我一枚铜币。”
什么?
这一命令出人意料,福顺公公直接惊呆了。
“怎么?”皇帝瞥了他一眼。
福顺公公不敢再犹豫了,他拿了一枚铜币给皇帝。
皇帝坐在书柜前,心里说:“年号在上边,就留着太子,以后好好教他;若是财宝在上边,就废了太子吧。”
皇帝默念着,把铜钱扔得高高的。
铜钱在空中转了好几次,福顺公公的眼睛都直了。
皇帝在干什么?
在皇帝略显紧张的心情下,铜钱掉在桌上,皇帝和福顺双双瞪大了眼睛。
既不是年号,也不是财宝,铜钱竟是站着的!
站着是什么意思?对皇帝来说很难!
皇帝大发雷霆,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铜钱被打在地上。
皇帝正要起身离开,又顿了一下,命令道:“福顺,去看看铜币是正面着地还是正面着地。”
等了一会儿,福顺也没有声音,皇帝更加不满:“福顺,你一句话也没说,在那里干什么呢?”
福顺暗暗叹了口气,急忙回答:“皇帝,铜钱掉到台阶的缝隙里了。”
皇帝大步走过去,看到福顺正撅着屁股找铜钱呢,他一脚将福顺踢开,当他看到台阶的接缝处铺着金砖时,确实有一条裂缝。
他禁不住脸色发青:“你们仆人吃什么?是不是要等我的大殿倒塌了?”
福顺大人知道皇帝脾气不好,一言不发地跪在一旁。
皇帝盯着那条小裂缝,固执地说:“福顺,找人把这地方撬开,今天我要看看铜币的哪一面朝上!”
这是一个如此小的缝隙,偏偏铜钱又掉到了里面,这不是给他添堵吗?
很快,福顺公公带领着一群人把金砖搬开,默默地说:铜钱,你要赶快配合,正面反面随便哪一面都可以!
金砖搬起的那一刻,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伸长脖子看着,又发现地上的金砖下有一个大拳头洞。
“这是——”皇帝很困惑。
每个人都不敢说话。
“现在告诉我是什么!”皇帝彻底怒了。
小太监受不了天威,他脱口而出:“老鼠洞!”
“什么?”皇帝认为他听错了。
“这是个老鼠洞,陛下!”话已说完,小太监干脆开口了。
“老鼠洞?”皇帝盯着黑洞,逐字吐出这三个字,他气得嘴唇发白。